
一缕阳光照进房间,带着朦胧的睡眼起床,妈妈已经为我准备好早餐。吃过早餐,带着憧憬离开了滋养我十多年的家乡。
不曾会如此想家,十多年过去了,每到春节,思念更深。
小时候,最期待春节,因为这个节日,不仅可以穿新衣服,还可以收到压岁钱。记忆中,每到年底,大人们就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各种糖饼和粿品。
粿品和糖饼就像潮汕的标志,深受人们的喜爱。
农历的元旦,新一年的开始,春节,中国传统的节日中,最热闹、最团圆、最受人们重视的节日。春节风俗:贴对联,门神,放鞭炮,吃年夜饭,送压岁钱等等。
不过,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各种洋文化洋节日的冲击,中国传统节日的氛围越来越淡了。但是,在广东潮汕地区,传统的春节习俗还比较完好,每年春节,我总爱和家人一起制作,这才是节日该有的氛围。各种喜糖喜饼,今天又是一款经典中式酥糖:白芝麻花生酥糖。这款潮汕花生芝麻酥糖,口感松脆香甜,用花生米、芝麻拌入糖浆,辗压成片分割成小块,色泽鲜艳、口感松脆、香甜爽口。小时候就特别喜欢吃芝麻酥糖,酥香又不粘牙,满满的都是孩童时期的记忆,一个一个停不下来。
很多北方朋友问我,为什么每次带的特产除了甜还是甜?是的,潮汕的零食出奇的多,但基本上都是甜食:南糖、米润、朥饼、糕仔、束砂等。
原因其实很简单,在“壶小乾坤大,茶薄人情厚”的潮汕地区,茶已经是待人接物的生活礼仪。在部分人的生活里,几乎是从清晨到夜晚都不断。而我家更是厉害,爸爸每天起床第一件是就是开始煮水烹茶,常常一泡茶后,早餐才开始,我们每天得六七泡。
想想这样的喝法,如果胃里没点东西垫底,头晕眼花、双手发抖的醉茶就是分分钟的事情。因此,茶配就应运而生。再问为何偏偏都是糖?那是,汕头和厦门、台南被称为中国三大糖市,糖自热成为主角,经过许多年的演变,各种款式的糖也成为潮汕喜事、节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材料:
白芝麻180克 花生70克 枸杞15克 麦芽糖130克 细砂糖15克 水45克 黄油12克
做法:
1,花生洗干净,用开水浸泡2小时。
2,沥干水后,放入烤箱200度8分钟,再转120度10分钟后用手搓去花生皮。
3,花生皮轻轻吹走,取70克备用。把花生和芝麻一起放入烤盘,150度烤5分钟。枸杞、花生、芝麻混合备用。
4,锅里加入麦芽糖、砂糖、水开小火把糖浆煮开。加入黄油。
5,煮至糖浆128度。(请忽略这里显示102.6度,如果煮到128度再拍,糖浆可能要升高10度了。)
6,倒入全部材料。
7,充分搅拌。
8,倒入抹了油的盘子或者模具里,用力压平。放至不烫手,有少许温度的时候倒出,切成自己喜欢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