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跟老男孩学Linux运维:Shell编程实战3.2 环境变量

<b>3.2 环境变量</b>

<b></b>

环境变量一般是指用export内置命令导出的变量,用于定义shell的运行环境,保证shell命令的正确执行。shell通过环境变量来确定登录用户名、命令路径、终端类型、登录目录等,所有的环境变量都是系统全局变量,可用于所有子进程中,这包括编辑器、shell脚本和各类应用。

环境变量可以在命令行中设置和创建,但用户退出命令行时这些变量值就会丢失,因此,如果希望永久保存环境变量,可在用户家目录下的.bash_prof?ile或.bashrc(非用户登录模式特有,例如远程ssh)文件中,或者全局配置/etc/bashrc(非用户登录模式特有,例如远程ssh)或/etc/prof?ile文件中定义。在将环境变量放入上述的文件中后,每次用户登录时这些变量都将被初始化。

按照系统规范,所有环境变量的名字均采用大写形式。在将环境变量应用于用户进程程序之前,都应该用export命令导出定义,例如:正确的环境变量定义方法为export oldgirl=1。

有一些环境变量,比如home、path、shell、uid、user等,在用户登录之前就已经被/bin/login程序设置好了。通常环境变量被定义并保存在用户家目录下的.bash_prof?ile文件或全局的配置文件/etc/prof?ile中,具体的环境变量说明参见表3-1。

表3-1 部分bash环境变量展示(执行env命令后获得)

变量名 含  义

_= 上一条命令的最后一个参数

bash=/bin/bash 调用bash实例时使用的全路径名

bash_versinfo=([0]="3"[1]="2"[2]="25" [3]="1"[4]="release"[5]="x86_64-redhat-linux-gnu") 使用2.0以上版本时,展开为版本信息

bash_version='3.2.25(1)-release' 当前bash实例的版本号

colors=/etc/dir_colors 颜色变量

columns=132 设置该变量,就给shell编辑模式和选择的命令定义了编辑窗口的宽度

dirstack=() 代表目录栈的当前内容

euid=0 在shell启动时被初始化的当前用户的有效id

groups=() 当前用户所属的组

histfile=/root/.bash_history 历史记录文件的全路径

histfilesize=50 历史文件能包含的最大行数

histsize=50 记录在命令行历史文件中的命令行数

home=/root 当前用户家目录

hostname=oldboy 当前主机名称

hosttype=x86_64 当前操作系统类型

ifs=$'\t\n' 内部字段分隔符,一般是空格符、制表符和换行符,用于划分由命令替换、循环结构中的表和所读取的输入产生的词的字段

inputrc=/etc/inputrc readline启动文件的文件名,取代默认的~/.inputrc

java_home=/application/jdk1.6.0_10 java home环境变量

lang=zh_cn.utf-8 字符集

logname=root 登录用户名称

machtype=x86_64-redhat-linux-gnu 包含一个描述正在运行bash的系统串

mailcheck=60 这个参数定义shell将隔多长时间(以秒为单位)检查一次由参数mailpath或mailfile指定的文件,看看是否有邮件到达。默认值为600s

mail=/var/spool/mail/root 邮件全路径

oldpwd=/root 前一个当前工作目录

optind=1 下一个由getopts内置命令处理的参数的序号

ostype=linux-gnu 自动设置成一个串,该串描述正在运行bash的操作系统,默认值由系统来决定

path=/usr/lib64/qt-3.3/bin:/usr/kerberos/sbin:

/usr/kerberos/bin

:/usr/local/sbin:/usr/local/bin:/sbin:/bin:/usr/sbin:/usr/bin:/bin:

/server/script/shangxian:/root/bin 全局path路径,命令搜索路径。一个由冒号分隔的目录列表,shell用它来搜索命令。默认路径由系统来决定,并且由安装bash的管理员来设置

pipestatus=([0]="0"[1]="0") 一个数组,包含一列最近在管道执行的前台作业的进程退出的状态值

ppid=1112 父进程的进程id

ps1='[\u@\h \w]\$ ' 主提示符串,默认值是$

ps2='&gt;' 次提示符串,默认值是&gt;

ps4=`+` 当开启追踪时使用的是调试提示符串,默认值是+,追踪可用set –x开启

pwd=/home 当前用户家目录

resin_home=/application/resin-3.1.6 这是通过export人为设置的环境变量,java环境会用

shell=/bin/bash 登录shell类型

shellopts=braceexpand:emacs:hashall:

histexpand:history:interactive-comments:monitor 包含一列开启的shell选项

shlvl=1 每启动一个bash实例就将其加1

term=vt100 终端设置

tmout=3600 退出前等待超时的秒数

uid=0 当前用户的uid,在shell启动时初始化

user=root 当前用户的用户名,在shell启动时初始化

在查看设置的变量时,有3个命令可以显示变量的值:set、env和declare(替代早期的typeset)。set命令输出所有的变量,包括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env命令只显示全局变量;declare命令输出所有的变量、函数、整数和已经导出的变量。set -o命令显示bash shell的所有参数配置信息。

范例3-1:set、env和declare输出。

[root@oldboy ~]# env|tail

shlvl=1

home=/root

logname=root

cvs_rsh=ssh

moduleshome=/usr/share/modules

lessopen=||/usr/bin/lesspipe.sh %s

g_broken_filenames=1

bash_func_module()=() {  eval `/usr/bin/modulecmd bash $*`

}

_=/bin/env

[root@oldboy ~]# declare|tail

_module_not_yet_loaded ()

{

    comm -23 &lt;(_module_avail|sort) &lt;(tr : '\n' &lt;&lt;&lt;${loadedmodules}|sort)

module ()

    eval `/usr/bin/modulecmd bash $*`

[root@oldboy ~]# set|tail

[root@oldboy ~]# set -o|head

allexport       off

braceexpand     on

emacs           on

errexit         off

errtrace        off

functrace       off

hashall         on

histexpand      on

history         on

ignoreeof       off

3.2.1 自定义环境变量

1.?设置环境变量

如果想要设置环境变量,就要在给变量赋值之后或在设置变量时使用export命令,具体设置见下文的示例。其实,除了export命令,带-x选项的declare内置命令也可以完成同样的功能(注意:此处不要在变量名前面加$)。

export命令和declare命令的格式如下:

①export 变量名=value

②变量名=value ; export 变量名

③declare –x 变量名=value

提示: 以上为设置环境变量的3种方法。

范例3-2:定义环境变量并赋值的方法。

export name=oldboy

declare –x name=oldboy

name=oldboy ;export name

以下是自定义全局环境变量的示例:

[root@oldboy script]# cat /etc/profile|grep old

export oldboy='oldboy' #&lt;==编辑/etc/profile,然后输出此行并保存

[root@oldboy script]# source /etc/profile #&lt;==或. /etc/profile使其生效

[root@oldboy script]# echo $oldboy #&lt;==在变量前加$符号并打印变量值

oldboy

[root@oldboy script]# env|grep oldboy #&lt;==查看定义结果

oldboy=oldboy

下面来看看让环境变量永久生效的常用设置文件。

(1)用户的环境变量配置

配置如下:

[root@oldboy scripts]# ls /root/.bashrc #&lt;==推荐在此文件中优先设置

/root/.bashrc

[root@oldboy scripts]# ls /root/.bash_profile

/root/.bash_profile

提示: 对于用户的环境变量设置,比较常见的是用户家目录下的.bashrc和.bash_profile。

(2)全局环境变量的配置

常见的全局环境变量的配置文件如下:

/etc/profile

/etc/bashrc #&lt;==推荐在此文件中优先设置

/etc/profile.d/

若要在登录后初始化或显示加载内容,则把脚本文件放在/etc/prof?ile.d/下即可(无须加执行权限)。

2.?设置登录提示的两种方式

第一种是在/etc/motd里增加提示的字符串,如下:

[root@oldboy ~]# cat /etc/motd #&lt;==文件里仅为字符串内容

welcome to oldboy linux shell training.

登录后显示内容如下:

last login : fri nov  7 15 :36 :56 2016 from 10.0.0.100

第二种是在/etc/prof?ile.d/下面增加如下脚本。

[root@oldboy ~]# cat /etc/profile.d/oldboy.sh #&lt;==这里是脚本的内容

echo " here is oldboy training "

登录后显示的内容如下:

here is oldboy training

以下是在生产场景下(在java环境中),自定义环境变量的示例。

export java_home=/application/jdk

export classpath=$classpath:$java_home/lib:$java_home/jre/lib

export path=$java_home/bin:$java_home/jre/bin:$path:$home/bin

export resin_home=/application/resin

提示: 上述的环境变量设置通常放在/etc/profile全局环境变量里。

如果是写java的脚本,那么最好是把上述java环境配置放入脚本内重新定义,特别是作为定时任务执行的脚本。

3.2.2 显示与取消环境变量

1.?通过echo或printf命令打印环境变量

下面我们先来看看常见的系统环境变量。

$home:用户登录时进入的目录。

$uid:当前用户的uid(用户标识),相当于id?-u。

$pwd:当前工作目录的绝对路径名。

$shell:当前shell。

$user:当前用户。

......

范例3-3:通过echo和printf命令打印环境变量。

[oldboy@oldboy ~]$ echo $home

/home/oldboy

[oldboy@oldboy ~]$ echo $uid

504

[oldboy@oldboy ~]$ echo $pwd

[oldboy@oldboy ~]$ echo $shell

/bin/bash

[oldboy@oldboy ~]$ echo $user

[root@oldboy ~]# printf "$home\n"

#&lt;==printf是一个更复杂的格式化打印内容的工具,一般不需要

/root

提示: 在写shell脚本时可以直接使用系统默认的环境变量,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重新定义的,在使用定时任务等执行shell脚本时建议在脚本中重新定义。

2.?用env或set显示默认的环境变量

用env(printenv)显示默认环境变量的示例如下:

[oldboy@oldboy ~]$ env

hostname=oldboy

shell=/bin/bash

histsize=1000

lc_all=c

mail=/var/spool/mail/oldboy

path=/usr/kerberos/bin:/usr/local/bin:/bin:/usr/bin:/home/oldboy/bin

inputrc=/etc/inputrc

pwd=/home/oldboy

lang=zh_cn.gb18030

home=/home/oldboy

logname=oldboy

中间和结尾省略若干代码

用set也可以显示环境变量(包括局部变量),如下:

[root@oldboy ~]# set

apacheerr=hello

bash=/bin/bash

bash_aliases=()

bash_argc=()

bash_argv=()

bash_cmds=()

bash_lineno=()

bash_source=()

bash_versinfo=([0]="4" [1]="1" [2]="2" [3]="1" [4]="release" [5]="x86_64-redhat-linux-gnu")

bash_version='4.1.2(1)-release'

colors=/etc/dir_colors

columns=103

在3.2.1节还提到了一个相关的命令declare,大家还记得吗?

3.?用unset消除本地变量和环境变量

用unset消除本地变量和环境变量的示例如下:

[oldboy@oldboy ~]$ unset user

                                #&lt;==此处为输出的空行

可以看到变量的内容显示为空。

环境变量的知识小结:

变量名通常要大写。

变量可以在自身的shell及子shell中使用。

常用export来定义环境变量。

执行env默认可以显示所有的环境变量名称及对应的值。

输出时用“$变量名”,取消时用“unset变量名”。

书写crond定时任务时要注意,脚本要用到的环境变量最好先在所执行的shell脚本中重新定义。

如果希望环境变量永久生效,则可以将其放在用户环境变量文件或全局环境变量文件里。

3.2.3 环境变量初始化与对应文件的生效顺序

在登录linux系统并启动一个bash shell时,默认情况下bash会在若干个文件中查找环境变量的设置。这些文件可统称为系统环境文件。bash检查的环境变量文件的情况取决于系统运行shell的方式。系统运行shell的方式一般有3种:

1) 通过系统用户登录后默认运行的shell。

2) 非登录交互式运行shell。

3) 执行脚本运行非交互式shell。

当用户登录linux系统时,shell会作为登录shell启动。此时的登录shell加载环境变量的顺序如图3-1所示。

用户登录系统后首先会加载/etc/profile全局环境变量文件,这是linux系统上默认的shell主环境变量文件。系统上每个用户登录都会加载这个文件。

当加载完/etc/profile文件后,才会执行/etc/profile.d目录下的脚本文件,这个目录下的脚本文件有很多,例如:系统的字符集设置(/etc/sysconfig/i18n)等,在后文开发跳板机案例里,我们也把脚本的起始加载放到这个目录下,以便用户登录后即刻运行脚本。

之后开始运行$home/.bash_profile(用户环境变量文件),在这个文件中,又会去找$home/.bashrc(用户环境变量文件),如果有,则执行,如果没有,则不执行。在$home/.bashrc文件中又会去找/etc/bashrc(全局环境变量文件),如果有,则执行,如果没有,则不执行。

如果用户的shell不是登录时启动的(比如手动敲下bash时启动或者其他不需要输入密码的登录及远程ssh连接情况 ),那么这种非登录shell只会加载$home/.bashrc(用户环境变量文件),并会去找/etc/bashrc(全局环境变量文件)。因此如果希望在非登录shell下也可读到设置的环境变量等内容,就需要将变量设定等写入$home/.bashrc或者/etc/bashrc,而不是$home/.bash_profile或/etc/pro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