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92年,朱镕基跳槽到政治局常委,邓小平:好的干部怎样才能在他们面前振兴上海?上海市朱市长希望浦东"消防队长"朱副总理

作者:Talk历史

1992年10月19日举行的中共中央第四次全会,中央候补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同志成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成为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人"。

至于朱(金字旁容)基的"三级跳",曾有传言,党内外不少人持反对意见,甚至有人写信给党中央表示坚决反对。

朱(金字旁容)基之所以能够顺利"经商",很大程度上与邓小平同志把他从地方一级提拔到中央有很大关系。

当时,面对党内外的反对,邓小平下大力发声说:"我们党现在和将来都需要一批党性强、懂经济的领导干部,朱(金字旁容)基就是这样一位同志,有些同志如果能抛开偏见的话, 一大批好干部摆在我们面前。"

1992年,朱镕基跳槽到政治局常委,邓小平:好的干部怎样才能在他们面前振兴上海?上海市朱市长希望浦东"消防队长"朱副总理

朱(金字旁容)基

此时朱(金字旁容)基刚刚担任国务院副总理一年多,邓小平为什么这么重视他?让我们从上个世纪的上海开始。

< >"pgc-h-right-arrow"数据轨道""148"如何振兴上海?</h1>

1978年12月,中共中央三中全会正式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定,次年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随着改革开放春风的迅速成长,特区已成为全国瞩目的"锐龙先锋"。

然而,与吸引全国瞩目的深圳相比,中国最大的老工业基地和加工中心上海过于"黯然失色"。

1992年,朱镕基跳槽到政治局常委,邓小平:好的干部怎样才能在他们面前振兴上海?上海市朱市长希望浦东"消防队长"朱副总理

一次上海

新中国成立30年来,上海一个城市占全国财政收入的一半,其中87%不得不上缴国库。同时,上海日用工业产品转移量也占全国的2/5,因此,当时,上海在中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然而,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逐步放开对日用工业品和食品价格的控制,作为老工业城市上海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基础设施差、市政府"债务"多、环境污染严重等。

当时,上海,即使有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干部,住房条件也不比普通市民好多少。除了市委书记、市长、市领导住房甚至独立的环卫设备外,副市长还要早起做炉子。

同时,1980年,上海也成为全国著名的"倒数第五位第一"。

第一:城市平均每平方公里41000人,人口密度全国第一;

二、城市建筑密度达到56%,人均道路面积1.57平方米,人均绿化面积0.47平方米,在全国主要城市排名最后;

三是城市人均居住面积4.3平方米,即便如此,全市仍有60%的居民连这4.3平方米的房屋都没有,户数不足居全国第一;

第四,上海平均每1万辆汽车的年死亡人数为42.5人,是全国事故数量最多的国家;

第五,上海由于环境污染严重,城市地区癌症病例数居全国第一。

1992年,朱镕基跳槽到政治局常委,邓小平:好的干部怎样才能在他们面前振兴上海?上海市朱市长希望浦东"消防队长"朱副总理

老上海

上海去哪儿了?它成为当时上海人民共同关心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对上海的情况了如指掌,甚至在1986年10月呼吁"把上海建设成为太平洋西海岸最大的经贸中心之一"时,也从未放弃过上海。

问题是,如何让上海"重振辉煌",重回辉煌?

< h1级"pgc-h-right-arrow"数据轨道"158">上海市市长</h1>

1987年底,原国家经社委副主任朱镕基调任上海市委副书记,次年4月正式当选上海市市长。

自上任以来,朱先生几乎每天都会收到近100封来自上海居民的来信,抱怨城市里到处都是粪便或垃圾,或者交通过度拥挤,住房太紧张,生活困难。

1992年,朱镕基跳槽到政治局常委,邓小平:好的干部怎样才能在他们面前振兴上海?上海市朱市长希望浦东"消防队长"朱副总理

老话说"铁也需要自己的硬",朱(金字旁容)基明白,上海的发展离不改变上海干部官僚主义和腐败的不良文化。

因此,在朱(金字旁容)基作为上海市长的第一次办公会议上,对出席会议的上级干部作出了特别规定,吃饭请礼貌,之后他还献给上海各区、县、市政府官员在《官员》中说了一句话:"不要怕我严,要怕我正直;公众很清楚,诚信就是力量。"

为了让他们理解得更深,朱(金字旁容)基还专门逐字逐句地解释。

同时,朱(金字旁容)基还特意向上海市监察局吴德询问,让他牢牢盯住上海506委员会、办公室、局领导干部,对他们严格监督,如果人员范围吃请礼貌,哪里必须查处。

一旦核实事实,当事人可以直接发"监查函",要求当事人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整改,请吃,缴纳酒菜费、赠品、退礼,同时,当事人的行为被举报曝光。

1992年,朱镕基跳槽到政治局常委,邓小平:好的干部怎样才能在他们面前振兴上海?上海市朱市长希望浦东"消防队长"朱副总理

同时,朱(金字旁容)基还听取了吴德军的意见,通过宣传部门进行宣传,让人民群众也参与了对上海干部的监督。

朱(金字旁容)基不仅对别人严格,而且对自己也很严格,他向基层检查工作要求"一菜一汤",他自己严格遵守这一规定,同时,他也使自己"不经审查,不切色,不刻字"的"三条规则"。

朱(金字旁容)基的大力反腐败工作很快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上海的社会氛围为一体。仅1988年,上海就共处理了29名负责委员会、办公室和局的干部。朱镕基随后罢免了两名腐败的副省长,并派出一名违反刑法的市委候补委员到司法部门。

朱(金字旁容)基还彻底改革了官僚主义问题。当时,在上海的外国投资者并不多,因为外国投资者想在上海投资,从项目成功到在上海各个政府部门之间旅行了很长时间,至少要覆盖126个章节。外资来不来了,上海没有钱,自然也不会发展。

朱(金字旁容)基于1988年6月成立上海市外商投资工作委员会,他担任主任,副市长担任第一副主任,原外商投资审批单"126章"缩减为"一个机构、一个窗口、一个印章"。"

1992年,朱镕基跳槽到政治局常委,邓小平:好的干部怎样才能在他们面前振兴上海?上海市朱市长希望浦东"消防队长"朱副总理

<h1级"pgc-h-右箭头"数据轨道""170">上海在浦东的希望</h1>

朱(金字旁容)基在打击腐败、促进廉政的同时,没有忘记上海人民关心的基础设施问题。针对浦西交通拥堵和住房短缺,朱(金字旁容)基认为,工厂和市民可以迁往浦东。因此,很少有人对他的政策做出回应。

对此感到困惑的朱(金字旁容)基进行了专门的基层调研,发现上海居民不愿迁往浦东的主要原因是浦东的基础设施太差、不方便,工厂因此不愿意搬过去。

针对这一情况,朱(金字旁容)基与市委书记协商,决定在浦西建设南浦、杨浦两座桥梁和延安东路隧道,在浦西建设环城高程,推进浦东一体化浦西,为浦东未来的发展和开放做好前期准备。

1992年,朱镕基跳槽到政治局常委,邓小平:好的干部怎样才能在他们面前振兴上海?上海市朱市长希望浦东"消防队长"朱副总理

南浦大桥

事实上,在朱(金字旁容)基之前,上海的领导干部也知道开发浦东的重要性,并写了一份特别报告向中央政府报告,并得到了中央政府的支持。但开发浦东是地方决定,中央政府仅将其视为提振上海经济的引擎,尚未将其视为国家战略。

朱(金字旁容)基认为,浦东是未来上海的窗口,上海的希望,想让上海重新辉煌,只有深圳的支持,才有希望。他正在等待一个机会,这个机会很快就会到来。

1990年1月27日,上海掀起了一场罕见的暴风雪,党的第二任核心领导人邓小平同志在那里度过了春节。

1992年,朱镕基跳槽到政治局常委,邓小平:好的干部怎样才能在他们面前振兴上海?上海市朱市长希望浦东"消防队长"朱副总理

邓小平

元旦那天,当朱镕基和其他上海领导人来到邓小平的住所致以新年问候时,这位86岁的老人似乎在想些什么。

此时,中国刚刚经历了一个不同寻常的1989年,在那一年,西方出于多种原因对我国实施了经济制裁,国内经济受到重创。与此同时,大量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执政党内短时间内失去了政权,政治和经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北方老大哥本身因为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而陷入危机四伏的局面。

因此,中国一些人对正在推进的改革开放事业有一些怀疑。面对这种情况,邓小平立即提出:"进一步把旗子开出去!

上海,是他推动进一步开放的"王牌"。因此,邓小平在会见朱(金字旁容)基等人时,问了他们一个不限量的问题:如何让上海成为改革开放的"新旗"?

1992年,朱镕基跳槽到政治局常委,邓小平:好的干部怎样才能在他们面前振兴上海?上海市朱市长希望浦东"消防队长"朱副总理

邓小平在上海

朱(金字旁容)基知道,这是他期待已久的机会。借此机会提出"把浦东建设成深圳这样的经济特区"的建议。邓小平沉思了很久,说:"浦东发展晚了,但还是太晚了,上海应该赶紧去中央报社。"

朱(金字旁容)基听完后虽然很开心,但心中还是有些顾虑,于是说:"开发建设报告不理想,不敢报告。邓小平知道朱(金字旁容)基在担心什么,上海市委书记去找中央,朱(金字旁容)基"避免怀疑",于是笑着说:"别怕,报案!""

离开上海时,邓小平遗憾地对朱(金字旁容)基说:"我赞成你们浦东开发,你们迟到了,迟到了。"

回到北京后,邓小平与中央领导人举行了一次特别会议,要求他们更加关注上海浦东的发展。2月26日,上海正式提交了中央高度重视的《浦东发展请求书》,副总理姚义林亲自率领国务院特区办事处、财政部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到上海进行调研论证,并提出了一些问题。

1992年,朱镕基跳槽到政治局常委,邓小平:好的干部怎样才能在他们面前振兴上海?上海市朱市长希望浦东"消防队长"朱副总理

姚一林

1990年6月2日,中共中央正式批准了上海新近提出的《浦东开发开放要求》。

七个月后,1991年1月28日,邓小平再次访问上海,听取了同时也是上海市委书记的朱镕基关于浦东发展情况的简报。邓小平非常重视浦东,对朱(金字旁容)基说,浦东的发展至少晚了五年,如果能像深圳那样在早年发展,改革开放形势会比现在更强。

十六天后,邓小平在参观上海航天局中国新机械厂时,向朱(金字旁容)基强调,当年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在地理上是考虑的,如深圳到香港,珠海到澳门,厦门到台湾。浦东则不同,面向太平洋,更是面向整个世界。

1992年,朱镕基跳槽到政治局常委,邓小平:好的干部怎样才能在他们面前振兴上海?上海市朱市长希望浦东"消防队长"朱副总理

2月16日,邓小平在上海领导同志的陪同下,来到新锦江宾馆41楼的旋转餐厅,透过玻璃透过窗户望去上海市中心的新面貌。"

朱(金字旁容)基借此机会与邓小平提出了浦东发展开放的"金融优先"战略,邓小平对朱(金字旁容)基的发言十分感兴趣,他说: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如果金融做得好,一个搬家就活下去,一切活着。如果中国想在金融领域获得国际地位,它首先要做的就是你在上海,在那里你有优势。"

后来,邓小平对朱(金字旁容)基说:"我希望上海人民解放一点,大胆一点,快一点。"

在邓小平的"三点"下,深受鼓舞的朱(金字旁容)基决定加快改革步伐,称1991年为"改革年"。

1992年,朱镕基跳槽到政治局常委,邓小平:好的干部怎样才能在他们面前振兴上海?上海市朱市长希望浦东"消防队长"朱副总理

邓小平、朱(金字旁容)基

<h1级"pgc-h-right-arrow"数据轨道"193">"消防队长"朱副总理</h1>

两次上海之行,朱(金字旁容)基对邓小平印象极为深刻,邓小平大力支持改革开放,提出了符合当前形势的思想。

1991年"两会"后,朱(金字旁容)基正式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问题是,此时浦东新区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陆家嘴、金桥、外高桥等地的项目尚未启动。最初,根据浦东开发办公室主任杨昌吉的估计,这三个项目至少要耗资20亿元,朱镕基承诺在当选副总理之前给他3亿元。

现在朱(金字旁容)基立即离开上海,杨昌吉不禁担心。这时,朱(金字旁容)基突然发现杨昌吉发现并说:"少给,马上开多少钱?"

杨昌吉也知道朱(金字旁容)基要去北京,所以他咬牙切齿地说:"9000万。"显然,这么大的项目批核9000万只能说是'杯水车薪',朱(金字旁容)基不放心问:"9000万,可以吗?杨昌吉郑重地点了点头,表示要筹够钱。

朱朝杨昌吉看了一会儿,拍了拍他的肩膀,什么也没说。几天后,朱正式离开上海前往北京。

1992年,朱镕基跳槽到政治局常委,邓小平:好的干部怎样才能在他们面前振兴上海?上海市朱市长希望浦东"消防队长"朱副总理

其实,朱(金字旁容)基进入北京时,有些人对此并不满意,因为朱(金字旁容)基的"硬"性格,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再加上他仅仅一年的上海市委书记调到北京,难免会有一些人出现情绪。

但邓小平却非常支持朱(金字旁容)基。在邓小平的心目中,中国政府今天需要的是一个懂经济的干部,朱(金字旁容)基是懂经济的好干部。为此,邓小平打算"一如既往"推荐朱镕基。

关于"朱镕基进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问题,党内外不少人表示反对,甚至给党中央写了一封反对信,有人在信中写道:"对朱(金字旁容)基同志来说,要多学习,多看业绩。还有人说:"多听听大家的意见,真想上来,然后被动下去。"

虽然党内外对朱(金字旁容)基"正常化"的讨论很多,但邓小平的态度丝毫没有改变,当一位中央领导人告诉他自己的想法时,邓小平沉思了很久,对他说:

"我们党,现在和将来,都需要一批党性强、懂经济、思想开明的领导干部。但高级干部对经济了解不多,朱(金字旁容)基才是真正了解经济的人。一些同志应该放下这些偏见,新的能够投身于党的事业的好同志就在眼前。"

1992年,朱镕基跳槽到政治局常委,邓小平:好的干部怎样才能在他们面前振兴上海?上海市朱市长希望浦东"消防队长"朱副总理

随着邓小平的锤炼,党内外关于朱镕基的言论少了很多。1992年10月19日,朱(金字旁容)基成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事实上,朱(金字旁容)基并没有辜负邓小平的期望。1993年7月2日,65岁的朱(金字旁容)基成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当时中国正面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通货膨胀,当时消费物价指数上涨了14.7%。

上任后不久,"消防队长"朱(金字旁容)基举行了八次会议,讨论如何应对通货膨胀。在朱(金字旁容)基看来,这次因为经济增长太快而抑制通货膨胀的最重要办法,就是控制资本投资的过度增长。

抑制通货膨胀并不难,通过强有力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可以解决,很难在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保持我国经济发展的正常步伐,以及整个社会的稳定。

1992年,朱镕基跳槽到政治局常委,邓小平:好的干部怎样才能在他们面前振兴上海?上海市朱市长希望浦东"消防队长"朱副总理

朱(金字旁容)基明白,遏制通货膨胀必须避免经济的重动,不能以牺牲社会稳定为代价,否则中国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将受到严重打击。

为此,朱(金字旁容)基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没有选择全面收紧,而是向低层重复建设、严格管理、能源、农业等部分配套。同时,朱(金字旁容)基还对金融秩序进行了强有力的整顿,成功实现了中国经济的软着陆。

朱(金字旁容)基进入中央所取得的成就得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支持,邓小平对此非常满意,称朱(金字旁容)基是"难得的人才"。"

1992年,朱镕基跳槽到政治局常委,邓小平:好的干部怎样才能在他们面前振兴上海?上海市朱市长希望浦东"消防队长"朱副总理

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同志逝世,次年,朱镕基当选为国务院总理。

历史证明,原来浦东发展开放政策是绝对正确的,使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曾经逐渐走向衰落的上海再次焕发活力,已成为国际知名的大城市。

如果朱(金字旁容)基是上世纪末最引人注目的"黑马",为什么不是一个一直支持他、把他带进中央政府的"伯乐"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