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红外相机镜头,认识车八岭的精灵
守护绿水青山,弘扬生态文明。为展示车八岭保护区资源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让公众更直观深入地了解车八岭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区管理局通过整合利用红外相机在野外拍摄的野生动物的照片及视频,推出“野趣车八岭”系列宣传活动。
本期我们将带领大家,一起认识被称为七彩山鸡的环颈雉。
环颈雉一般指雉鸡,也叫野鸡。据说汉代吕太后名雉,为了避讳,汉高祖下令将雉鸡改为野鸡称呼。因雄雉颈部有较宽的白色羽毛环绕,故学名“环颈雉”,又名山鸡、雉鸡,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鸡形目鸟类。车八岭较常见。
1.环颈雉的特征
环颈雉属于大型雉类,体长58-90cm。雄鸟羽毛华丽漂亮,头部具黑色光泽,有显眼的耳羽簇,眼周有鲜红色裸皮,身体披金挂彩,满身点缀着发光羽毛,从墨绿色、铜色至金色,两翼灰色,尾长而尖,褐色并带黑色横纹。相比之下,雌性环颈雉的羽毛色彩较雄性相比要逊色得多,雌鸟身材较小,色暗淡,周身密布浅褐色斑纹。生性胆小,警惕性较高,它全权负责孵蛋带孩子的工作,灰暗的羽色为它提供了更好的隐蔽效果。

雄性环颈雉
雌性环颈雉
2.环颈雉的栖息环境
环颈雉可以适应各式各样的环境,不同高度的开阔林地、灌木丛、半荒漠及农耕地都有它们的身影,但是对于它们来说是山地灌丛或者是丘陵地带是最理想的环境,因为这些地域更有助于它们潜匿自己。环颈雉在吃上面不太挑食,属于杂食性鸟类,以植物的嫩叶、嫩芽、嫩茎、果实和种子为食,也会吃昆虫等小型无脊椎动物。
环颈雉不能久飞,是典型的地面生活的鸟类,晚上通常会上树休息。但是受惊吓时飞行速度较快,很有力,落地前滑翔。落地后又急速在灌丛和草丛中奔跑窜行和藏匿,轻易不再起飞。
3.环颈雉的生长繁殖
每年的3-7月,是环颈雉的繁殖期,虽然有的地区的雄性环颈雉会有多个配偶,但是在车八岭这里目前观测到的基本上都是一夫一妻制。繁殖期间雄鸟常发出“咯-咯咯咯”的鸣叫,特别是清晨最为频繁,每次鸣叫后,多要扇动几下翅膀。
在寒冷的地区或者四季分明的地区,环颈雉每年可以繁育一次,而在比较温暖的地区环颈雉一年可以繁育两次。有些繁殖能力特别强的环颈雉亚种,一窝甚至就能产卵二十枚左右,所以在人类不对它们出手的情况下,这种鸟类有资本在大多数的地区立足。
4.保护措施
近些年来,由于环境保护得到改善,环颈雉的生存状态越来越好,从种群数量上来说,环颈雉属于典型的无危物种,不过因为它们的形象美丽,具有重大的生态价值,所以在我国隶属于国家三有保护动物的行列。对于“三有动物”,我国刑法及相关法律规定,私自捕捉1只(条)就违法,捕捉20只(条)以上就构成犯罪,捕捉50只(条)以上就属于重大刑事案件。
保护生态资源就是保护民生,环颈雉虽小,却是生态资源的组成部分,保护生态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来源:车八岭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