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据《北东园笔录》中〈陈扶升〉一文改写,有不少内容属于封建陈旧观念,请诸君批判性地阅读——
清代湖北黄州陈家,是黄州府的巨族大姓,子孙繁衍兴旺,家大业大。
陈家的祖坟在一座山上,这里龙形虎穴,是金钩玉锁之风水宝地。但是陈家的人并不知道,这块山地的地形如灵蛇摆动,属于风水家们常说的水木芦鞭形。地下的龙气被鞭打之后,反而被逼到边上的角落里。陈家的祖坟却都在中间,所以陈家这些年来并没有多大的发展。

陈家有一个叫陈扶升的人,是陈家的支族,家里人丁稀少,不受陈家重视。陈扶升的父亲死后,陈扶升为父亲营造墓地安葬,因为他们这一支人单势薄,陈家的族人都欺侮他,不让他占据祖坟中好的坟地,陈抚升没有办法,只好在角落里找了一个地方作为墓地,将父亲安葬在那里。可是他却歪打正着,无意之中将父亲安葬在龙气所在的风水宝地。自此之后,陈扶升连着生下六个孩子,每个孩子都聪明异常,少年科第,后来都成了显贵高官。
陈扶升一家发达之后,家里婢女如云,陈扶升在管理家务方面,十分荒唐。家里的仆妇只要有点姿色,就会让她们与主人伴宿。那些婢女仆妇也争相献媚,讨好主人。仆妇们生下了孩子,明明是主人的,但是也只能当作仆人的儿子,由仆人抚养。后来有些仆人带着孩子去了外地,改姓换名,后来这些孩子也都很有出息,竟然成了大富大贵之家。而陈扶升这一脉,却仅仅只传了一代,就很快衰落下去。陈扶升的后代子孙也听说去外地成了显贵的那些人,其实是陈家的后人,但是他们畏惧显贵的权势,不敢上门相认,只能不无醋意地说那些奴仆发达了,竟然不知道回报陈家正宗。
当地有权贵感叹:“这些事情都是我亲眼所见,我们这里像陈家这样的不知道有多少。当初他们占人便宜之时,没有一个不洋洋得意,却不知其实受害的正是自己。哪一个人不想子孙后代显贵荣耀,舍得将大富大贵的子孙白白送给别的人家?陈家人这样做,只图一时之快,一叶障目,看不清长远以后的利害。要是他们有一天想明白了,只怕会后悔莫及!”
有人说起另外一起肥水不流外人的故事:当年衡山有一家姓谭的人家,主人做过一任县官,有钱有势,辞官回家之后过起了悠哉游哉的生活,整天吃喝玩乐。这一天,谭员外在庄户中收租,看见一个庄户的妻子十分美貌,就有意调戏勾引她。妇人一开始不情愿,谭员外步步相逼,妇人没有办法,只好躲回家中,将这事告诉了自己的婆婆。
没想到婆婆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劝解儿媳:“像他们的富贵人家,我们想将他们的好风水谋夺过来,根本就无法做到。现在他主动来找你,有什么吃亏的?你怎么还不愿意?”妇人还是有顾虑:“只怕丈夫知道了这事,会责怪我。”婆婆说道:“你不用担心,我先替你跟他说明白。”
第二天,潭员外又见到了妇人,又用言语调戏她,妇人不但没有拒绝,反而主动送上门来。谭员外十分高兴,当天晚上,拥着妇人进了房,谭员外不无疑惑地问她:“我前几天三番五次地挑逗你,你坚决不从,一副拒人千里的样子,怎么今天我只是略微表示了一下,你就顺从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妇人也不隐瞒,就一五一十地将她婆婆对她说的话转告了谭员外。谭员外一下子醒悟过来,他假称要出去方便一下,出了门就回到自己家中。后来谭员外连生了好几个儿子,都天资聪颖,少年发达,成了达官显贵,子孙后代一直兴旺不衰。
由此可知,富贵人家尤其应该保重自家,肥水不可外流。真种一失,永不归还,否则就会认他人为父,就算有后代能扬名显亲,也白白便宜了别的人家。到时候将自家的灵气转移到别人家中,自己的家族反而日渐衰败,将自家的荣耀拱手送人。到时候父亲不认识自己的亲生儿子,亲生儿子不知道真实生父,而当事人却还自以是,沾沾自喜,实在是可悲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