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清奇譚——富貴人家不偷玉竊香,隻為肥水不流外人田

本文據《北東園筆錄》中〈陳扶升〉一文改寫,有不少内容屬于封建陳舊觀念,請諸君批判性地閱讀——

清代湖北黃州陳家,是黃州府的巨族大姓,子孫繁衍興旺,家大業大。

陳家的祖墳在一座山上,這裡龍形虎穴,是金鈎玉鎖之風水寶地。但是陳家的人并不知道,這塊山地的地形如靈蛇擺動,屬于風水家們常說的水木蘆鞭形。地下的龍氣被鞭打之後,反而被逼到邊上的角落裡。陳家的祖墳卻都在中間,是以陳家這些年來并沒有多大的發展。

明清奇譚——富貴人家不偷玉竊香,隻為肥水不流外人田

陳家有一個叫陳扶升的人,是陳家的支族,家裡人丁稀少,不受陳家重視。陳扶升的父親死後,陳扶升為父親營造墓地安葬,因為他們這一支人單勢薄,陳家的族人都欺侮他,不讓他占據祖墳中好的墳地,陳撫升沒有辦法,隻好在角落裡找了一個地方作為墓地,将父親安葬在那裡。可是他卻歪打正着,無意之中将父親安葬在龍氣所在的風水寶地。自此之後,陳扶升連着生下六個孩子,每個孩子都聰明異常,少年科第,後來都成了顯貴高官。

陳扶升一家發達之後,家裡婢女如雲,陳扶升在管理家務方面,十分荒唐。家裡的仆婦隻要有點姿色,就會讓她們與主人伴宿。那些婢女仆婦也争相獻媚,讨好主人。仆婦們生下了孩子,明明是主人的,但是也隻能當作仆人的兒子,由仆人撫養。後來有些仆人帶着孩子去了外地,改姓換名,後來這些孩子也都很有出息,竟然成了大富大貴之家。而陳扶升這一脈,卻僅僅隻傳了一代,就很快衰落下去。陳扶升的後代子孫也聽說去外地成了顯貴的那些人,其實是陳家的後人,但是他們畏懼顯貴的權勢,不敢上門相認,隻能不無醋意地說那些奴仆發達了,竟然不知道回報陳家正宗。

明清奇譚——富貴人家不偷玉竊香,隻為肥水不流外人田

當地有權貴感歎:“這些事情都是我親眼所見,我們這裡像陳家這樣的不知道有多少。當初他們占人便宜之時,沒有一個不洋洋得意,卻不知其實受害的正是自己。哪一個人不想子孫後代顯貴榮耀,舍得将大富大貴的子孫白白送給别的人家?陳家人這樣做,隻圖一時之快,一葉障目,看不清長遠以後的利害。要是他們有一天想明白了,隻怕會後悔莫及!”

有人說起另外一起肥水不流外人的故事:當年衡山有一家姓譚的人家,主人做過一任縣官,有錢有勢,辭官回家之後過起了悠哉遊哉的生活,整天吃喝玩樂。這一天,譚員外在莊戶中收租,看見一個莊戶的妻子十分美貌,就有意調戲勾引她。婦人一開始不情願,譚員外步步相逼,婦人沒有辦法,隻好躲回家中,将這事告訴了自己的婆婆。

明清奇譚——富貴人家不偷玉竊香,隻為肥水不流外人田

沒想到婆婆不但沒有生氣,反而勸解兒媳:“像他們的富貴人家,我們想将他們的好風水謀奪過來,根本就無法做到。現在他主動來找你,有什麼吃虧的?你怎麼還不願意?”婦人還是有顧慮:“隻怕丈夫知道了這事,會責怪我。”婆婆說道:“你不用擔心,我先替你跟他說明白。”

第二天,潭員外又見到了婦人,又用言語調戲她,婦人不但沒有拒絕,反而主動送上門來。譚員外十分高興,當天晚上,擁着婦人進了房,譚員外不無疑惑地問她:“我前幾天三番五次地挑逗你,你堅決不從,一副拒人千裡的樣子,怎麼今天我隻是略微表示了一下,你就順從我,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明清奇譚——富貴人家不偷玉竊香,隻為肥水不流外人田

婦人也不隐瞞,就一五一十地将她婆婆對她說的話轉告了譚員外。譚員外一下子醒悟過來,他假稱要出去友善一下,出了門就回到自己家中。後來譚員外連生了好幾個兒子,都天資聰穎,少年發達,成了達官顯貴,子孫後代一直興旺不衰。

由此可知,富貴人家尤其應該保重自家,肥水不可外流。真種一失,永不歸還,否則就會認他人為父,就算有後代能揚名顯親,也白白便宜了别的人家。到時候将自家的靈氣轉移到别人家中,自己的家族反而日漸衰敗,将自家的榮耀拱手送人。到時候父親不認識自己的親生兒子,親生兒子不知道真實生父,而當事人卻還自以是,沾沾自喜,實在是可悲可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