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济(1768~1848年),字叔未,号未亭,又号海岳庵门下弟子,晚号眉寿老人,浙江秀水(嘉兴)新篁人。是清乾嘉道时期著名的金石学家、书法家、印学家,嘉道时期金石学界的主流学者之一。嘉兴博物馆藏有李富孙、朱善旂、王之佐、汪昉、吾德涵五人致张廷济之书札,颇具文献价值。
一、李富孙致张廷济札

李富孙致张廷济札
叔未门长三兄大人阁下:献岁以来,敬谂履端集祜,杖屦康强,曷胜企颂。拙著《七经异文释》,昨得阮梅尗世丈来信,相国师许刻入《皇清续经解》中。惟粤东现无上项刻资,须自行刻入。虽粤中刻价甚贱,然费亦不少。拟先刻一二种,再次弟筹之。拙著数种无力印全,今以现有者开奉台览。贱腹仍艰,未能拏舟奉造,畼图良觌,洄溯倍深矣。专此布念,顺请春褀,不尽神驰。门愚弟李富孙顿首。仲春三日。
李富孙(1764~1843年),字既汸,号香子,一号芗沚。历主金华丽正书院、义乌绣川书院、金坛金沙书院、海宁安澜书院。与阮元、卢文昭、钱大昕、王昶、孙星衍等往来频繁,并佐助阮元编辑《经籍纂诂》。其学受阮元启迪颇多,史志称其“诗文典雅、经术甚深”,以文学、经学知名当世,与兄超孙、从弟遇孙有“后三李”之目。
二、朱善旂致张廷济札(三页)
朱善旂致张廷济札(之一)
叔未老伯大人阁下:五月十九日亏家书中又奉一函,度已上尘清览。东卿先生处所刻小品已覛得六七种,墨拓与简册皆有之。渠尚不止此。或以公冗无暇检,或无现拓者,故未能即时齐全,容当再问之。非迫促不可得也。惟翁集甚难,《復初斋诗集》向有尚可。亏友人处许以一瓻之偿,然其板其家已失去。厂肆此种故绝少,至全集遍访同人,罕有知者。翁阁学,廼内外公王莲府尚书之外舅也。亏旂又属姻党。审悉阁学诗集外,伊家并未刊刻文集。顷始询得为近故李兰卿观察刻于任所,工竣未几,观察登真,其家属携以归里故。莲府外祖亦未得见,欲就覃溪先生令孙世兄引颖达处索稿本钞之,以为必可得也。孰知又为族长扄鐍家庙,家庙有条约不可借伊。虽心许而无如何在,侄亦不愿坏人家法,俾后人指为厉阶之始。到处辗转,恳托逾数月,始有密好访得二十年前有翁门高弟手录其全稿者,然亦秘不示人。又密访其《永乐大典》内尚缺地理一种,正在覛抄。今海所存止有敝藏孤本,遂托友作缘互为校钞。惟翁氏全集卷帙繁多,其诗集已见復初斋。知邺架已有,兹将文集全目先行抄览。金钞乎?抑摘抄乎?统希裁覆,以便照办。近闻翁氏全集尊处早有钞本,其人向不诳语者,似非无据。此地钞手精者亦少,而润笔则较多数倍。如真有,则不值重置副墨,否则无难遵命也。或钞而未全,或全而多讹,皆望详教。外《復初斋文集》全目一册,东卿驾部所刻目录一单,并祈垂察。敬请颐安,书不尽意。世愚侄制朱善旂稽颡。庚子六月二十日。
朱善旂致张廷济札(之二)
成亲王七岁所书怀基二小字额,一幅。率更书九歌石阙,两幅又一小幅。泰山秦篆谱,二幅。率更草书千字文残石成邸补全,三幅。东坡居士画竹,一幅。右石刻五种。 双钩庙堂碑唐本存字,一册。秦篆残石钩本,一册。刘熊碑钩本,附释文、跋,碑阴全,共一册。摹校虞恭公碑,一册,未订。钩本日本残碑,一册,线订。右简册五种。 东卿年翁所刻小品不止此,此特为叔未老伯转乞已得耳。馀当催全带奉。如不嫌压叠痕,书中亦可徐徐邮奉,然须分数次耳。恐廑渴怀,先此商略。庚子六月二十日,侄制善旂再敬。 朱善旂(1800~1855年),字大章,号建卿,乃朱为干之子,嗣为朱为弼长子。此札写于“庚子六月二十日”,当是1840年7月18日。那年张廷济73岁,朱善旂41岁。
朱善旂致张廷济札(之三)
从札中,我们可窥见朱善旂寻访《復初斋文集》颇费一番周折,倒也有线索,并送呈张廷济《復初斋文集》全目一册和叶志诜所刻目录一单。张廷济曾辑《復初斋文》一卷,今上海图书馆藏有其稿本。张廷济访求《復初斋文集》,似与辑此书有关。
原文作者:葛金根 文章来源:《收藏家》2016年10月刊《友朋致张廷济书札五通》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删减)
谁是崔晋?——傻傻分不清赵孟頫书札中的「晋之」与「进之」
想了解更多艺术推介与艺术收藏,欢迎关注【文藏】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