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知故事烹酒,敬请关注崔黎黎
美,是人本性、也是本能之追求,特别是对于女人来说,美是福,是运,更是武器。可对于有的女人来说,美却是一场属于人生的灾难。
白薇就是一个美丽的女人,眉眼精致灵动,气质出尘飘逸,她曾被鲁迅称赞为仙女。但白薇的美于她来说却是砒霜,是一生之苦难的原罪。

白薇
白薇原叫黄彰,湖南资兴人士,家中不算富贵,却也世代书香。白薇自幼就显现出了美人的风骨,邻居亲戚见了都不免慈爱地夸赞几句,说这小姑娘长大后必定是一家有女百家求。可还没等白薇长大,她便被有儿子的人家觊觎了去。
9岁那年,白薇随同母亲一起去看戏,相貌出挑的她在人群中很扎眼,一下子就被在场的一位妇人看中。
戏班子散场后,这位妇人自来熟地请白薇母女吃面,想要替自家儿子讨要这个漂亮的小姑娘做媳妇。软磨硬泡下,白薇母亲竟然草率地答应了这门亲事。
白薇悲惨的人生由这门荒唐的婚事而起,谁能想到,一个书香世家女儿的婚事竟然因为一碗肉汁面便被敲定。
更加荒唐的是,婚事定下没多久,白薇的婆婆便急着要迎娶尚未长大的小姑娘进门,理由是太喜欢这个儿媳妇了。
白薇父母听之欢喜,认为女儿受婆家喜欢他们脸上有光,全然没想过白薇这是给人家做童养媳的。
人性难以揣测,都以为如此受婆婆喜欢的白薇是进门做养尊处优的少奶奶的,可嘴巴抹了蜜糖的婆婆,待白薇进了门,却待她比畜生都不如。
白薇婆婆是个寡妇,年纪轻轻便丧夫,唯有一个儿子李登高那是当成眼珠子一样捧着。
给儿子挑选媳妇时,力求最好,所以死缠烂打也要长得漂亮又出身书香之家的白薇。待媳妇儿成自家的后,她又恨不得白薇在儿子面前低到尘埃里,为李家当牛做马。
白薇降生在读书人家,比大部分农家女幸运,获得了读书的机会,按照人生轨迹,她的未来应当是一片光明的。
奈何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生命,这一次改变了白薇原本的命与运,将她推入了烈火焚坑。
嫁到李家,白薇不仅中断了学业,还从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小家碧玉变成了低三下四的劳累丫鬟。
婆婆每天想着法儿地折磨她,不仅把做饭、洗衣、种地、挑水等所有家务活儿都交给她做,还动辄就打骂侮辱。
不仅婆婆不把她当人看,连丈夫也虐待她,经常将她打得下不了床,甚至一经婆婆挑拨,还会拿着斧头追着她砍。
有一次,白薇无意间闯破了婆婆偷人的丑事,婆婆不仅不心虚,还对白薇生出怨恨,使出泼妇那一套,把她的脚后跟筋都咬断了。
生活在李家的白薇被折磨得不成人样,婆婆和丈夫粗俗又不讲理,她再也无法忍受了,逃回娘家寻求保护。
白薇母亲看着女儿被折磨得生生瘦了一大圈,很是心疼,但白薇父亲听着女儿的哭诉却丝毫未生出恻隐之心。或许这位读书人也是心疼女儿的,但在做一个父亲之前,他首先选择了做一个封建礼教的的忠实捍卫者。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白薇父亲选择将好不容易逃出魔窟的白薇再度送回去做砧板上的肉。
后来,李登高意外去世,16岁的白薇在如今还是一个孩子的年纪,便已经成为寡妇。
失去了独子,白薇婆婆心理更加变态,老寡妇对付小寡妇,李家彻底成为了人家炼狱。
白薇再次出逃了几次,可父亲都狠心将她送回了夫家。对娘家也绝望的白薇最后一次从夫家出逃时,选择了悄悄去舅舅家。
还好舅舅心疼外甥女,没有透出一丝风声,暗地里把白薇送到衡阳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读书。
饱受封建礼教摧残的白薇在学校是新思潮的代表人物,当校长被换成一位清朝遗老时,两方势力必然相互对峙。
校长排斥一切西方舶来品,不允许学生读外刊,更是直接停止了英语课。以白薇为代表的学生团体忍无可忍,联络几位思想开明的老师将校长告上政府。
学生时代的白薇
但白薇他们显然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校长是政府派来的校长,民与官斗,无异于鸡蛋碰石头。
最后白薇等冒头的几位学生被学校开除,进入了长沙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读书。
白薇以为奋力反抗命运的不公,便能将命运的钉耙剔除,殊不知,正是因为她掀起的风浪,将父亲引到了长沙。
思想老派的父亲带着一帮亲戚将学校团团围住,势必要将白薇这个不孝女抓回夫家。思想背道而驰的父女俩都无法将对方说通,白薇很绝望,可她还是不愿屈服,反抗到了这一步,不能前功尽弃。
还好白薇人缘好,同学们敬佩她也同情她,帮助她拦住来势汹汹的“亲友团”,让白薇有机会从厕所出粪孔道逃出。
若不是遭受生命的威胁,若不是万不得已的万不得已,应该没有人愿意用满身的污秽去谋求一个生机。可想而知,被亲生父亲逼迫的白薇,当时该是怎样的绝望。
做一个被父权掌控,被女德裹挟的封建女子,若是不反抗,便是三从四德地温顺一生,最大的成就也是获得一个被男人们评定的贞节牌坊。
白薇的反抗意识已经成熟,她注定做不了“在家从父,出嫁从夫”的藤蔓,更何况她攀附大树的代价太过昂贵。
带着满身污秽,白薇逃亡了日本,隔着远洋,她才感到彻底安全。可一个独身女子,在日本人生地不熟,茫然无措的她经历了短暂的惊惧后,决定靠着双手在这个地方活下来。
为了挣到生活费,白薇做过女佣,到码头用瘦削的肩膀扛过麻袋,到餐馆端过盘子,将挣来的钱用于学习日语。
白薇明白,只有学会日语,她才能在日本完全生存下来,这个国家才能彻底接纳她。
浸泡在生活的苦水里,白薇仍旧没有忘记学习,在她看来,生活保障和精神追求并不冲突,她不愿意被生活的爪牙抓得面目全非。
命运的馈赠向来只有不屈之人才能承受,凭借着坚毅顽强的精神,白薇考上了东京高等女子师范大学,如饥似渴地身陷于生物学、历史、教育及心理学、美学、佛学、哲学等学科的知识海洋。
她像一个新生的婴孩,嗷嗷待哺知识给予养分,未知的一切都想要探索、追求。
最终,白薇选择专攻文学,她在报刊中、书籍里意识到了文字的强大,她想要把这些文字转化成锋利的武器,抨击这个黑暗的社会,打破一切的不公。
1923年,白薇30岁,而立之年的她开始写作,创作了三幕剧《苏斐》。也是从这年开始,黄彰消逝,世人只记住了“白薇”。
白薇是一味中草药,性苦微寒,芳香袭人,竟然与白薇的人生命运不谋而合,不知她在给自己取这个笔名的时候是否联想到了自己人生的苦涩和寒冷。
人如其名,白薇的命运也将如“白薇”这味草药的性质一样,苦寒一生。
白薇、杨骚
1924年,白薇遇上了一生中躲不开的劫,自然她不会意识到这是人生灾难的二度开始,因为她沉浸于爱情的美好中无法自拔。
在樱花盛开的季节,正是爱情萌芽的美好时刻,白薇美丽、清雅,杨骚视为天人;杨骚清朗、青春,白薇一见钟情,二人在樱花树下初遇,便已经一眼万年。
虽然白薇比杨骚大6岁,可爱情来得猛烈又炙热,这场姐弟恋绚如夏花,繁花似锦之后,终将迎来秋冬的落寞。
白薇独身一人在日本空虚6年才迎来一个知冷知热的亲密情人,自然是恨不得终其一生,恩爱两不相疑。
可对于多愁善感的文艺青年杨骚来说,白薇不是爱情的终点,只是他人生的调味剂。那时,他刚刚与女友分手,在感情最落寞的时候,白薇闯了进来,他只是把她当成了一味药。
果然,恋爱一年,杨骚便决绝地与白薇分手,不辞而别地回了国。白薇是万般不甘心,她将一颗心完整地交到了杨骚手上,杨骚也给了她从未有过的爱惜与温暖,她不相信这样的感情会是虚情假意。
为了挽回杨骚,白薇回到了阔别7年的故国,一路追寻情郎的足迹。杨骚从日本到杭州,再到漳州,又再到新加坡,只为躲避白薇。
这场猫与老鼠的追逐游戏最终以白薇的精疲力尽结束,辗转一圈,她还是又到了日本。
或许白薇都以为此生与杨骚就这样草草结束了吧,可就在她快要绝望的时候,杨骚又拖着病躯到了上海,陷在爱情中无法自拔的白薇再次说服自己,到上海找杨骚。
等待白薇的早已不是当初那个阳光的少年,杨骚不仅一身疾病,还负债累累。
杨骚
但白薇别无所求,杨骚能伴在身侧便已经是她最大的幸运,她选择与他一起共闯文坛,共同组建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
这对文人情侣在上海文坛很是出名,名声斐然,被大家称作“左翼戏剧初潮的一对海燕”。
可劳燕分飞,婚礼上,白薇没能将新郎杨骚等来,他逃婚追求自由,独留她善后婚礼的落寞和别人的嘲笑。
即便如此,白薇还是相信了杨骚明目张胆骗人的鬼话:“我是爱你的呵!信我,我最最爱的女子就是你,你记着!但我要去经验过一百个女人,然后疲惫残伤,憔悴得像一株从病室里搬出来的杨柳,永远倒在你怀中!你等着,三年后我一定来找你!”
杨骚体验一百个女人后,留给白薇的是一身可耻的不可言说的疾病,历经三番五次的戏弄后,白薇终于心死,出版了纪念她和杨骚爱情的《昨夜》,与前尘往事告别。
待杨骚飘荡疲惫后,再次回来找白薇时,她终于知道了拒绝,选择将己身奉献给革命事业,到西北,到北大荒,以苦难为伍,做一个修行的苦行僧。
白薇雕塑
待杨骚儿子杨西北为给父亲写传记找到白薇时,她还是傻傻的,一如以前的深情:“我从前的爱人也是漳州人……我只有一个爱人。”
白薇曾说:“我这一生,生无家,爱无果,死无墓!”直到94岁离开人世,她依旧孑然一身,无儿无女。
但她用苦难书写的文学,足以铸就一座不朽传奇之丰碑,为她的人生祭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