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特区纪念馆老照片系列报道|之二十一:踔厉奋发之华美

【听文章配音请点击↓↓↓】

「链接」

翻开《台海使槎录》,黄叔璥写有这样一段话:“海船多漳泉商贾贸易,于漳州则载丝线、漳纱。剪绒、纸料、烟……回时则载米、麦、寂豆……售于厦门诸海口。”由此可见,在清康熙年间,烟草已经出现在两岸贸易的产品目录之中。

197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确认了对福建省的特殊政策,敢为人先的厦门卷烟厂动起了“合资办厂”的念头,于是社会上发生各种思想的碰撞,时任福建省委书记的项南对合资办厂表示了关注和鼓励。当年厦门卷烟厂开始与美方洽谈合作事宜,终于于1986年,国家工商局颁发“华美卷烟有限公司”营业执照,这是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卷烟企业,是特区的一个高光时刻,其厂址便是我们特馆的这张老照片—— 湖里区华昌路132号。照片带着些许的模糊,揭开那段时光中的形影,讲述了一段段壮阔抑或不惊的往事。

特区纪念馆老照片系列报道|之二十一:踔厉奋发之华美

华美卷烟有限公司

1986年,执照厂房都有了,资金却还没着落。市领导就厦门烟草行业方面的问题组织了专家座谈,形成了一份《关于厦门烟草行业发展和技术改造的会议纪要》(厦府办【1986】048号),资金问题迎刃而解。1988年10月28日,公司正式投产。

特区纪念馆老照片系列报道|之二十一:踔厉奋发之华美

1992年的华美卷烟有限公司 曾少雄/摄

烟草是一种特殊的消费品,其行业担负着为国家建设增加资金积累的重要任务。1989年冬,董事长刘维灿接到项南同志打来的电话,说到他创办扶贫基金会的初衷和困难,刘维灿爽快地说:“项老这么大年纪,还在为国操劳,为民解忧,在我和企业遇到困难时您全力支持,现在我们一定支持您!” 华美人随即投身到了祖国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很快公司给基金会捐赠了40万元人民币,随后又将增拨的5000箱生产指标的税利1000万元,也捐给中国扶贫基金会,充分体现了华美人责任在肩、回报社会的担当精神。

根据合作协议,2004年8月28日,华美卷烟有限公司董事会将华美除厦烟拥有股权以外的他方股权以1.4亿元人民币的价格转让给厦门卷烟厂。8月30日,在华昌路华美卷烟有限公司原址举行隆重的揭幕仪式,这意味着厦门卷烟厂的又一次蝶变。

特区纪念馆老照片系列报道|之二十一:踔厉奋发之华美
特区纪念馆老照片系列报道|之二十一:踔厉奋发之华美

2021年厦门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陈沧山/摄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以厦门烟草业为代表的特区企业海纳百川,充满底气,正以饱满的热情去拥抱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钟兆云福建省委党史方志办《项南:一个撑伞的人》载《传记文学》2020年第12期

思想的激荡 --曾经的华美(上)鹭岛金叶(公众号) 2018-03-23

文化交融--曾经的“华美”(下)鹭岛金叶 (公众号) 2018-04-30

黄立东 “华美”资产移交厦烟 东南快报 2004年11月9日

黄叔璥 清代《台海使槎录》卷二,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96年版,第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