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历史师范专业认证"我校召开历史教师培训专业二级认证专家反馈会

记者:姚亮 记者:王保存核稿:刘晓轩 王文东

本网新闻10月18-21日,教育部师范类专业国家认证专家组对我校历史教师培训专业开展国家二级认证现场考察。21日上午,专家反馈将在我们新城市校园二楼的会议室举行。专家组全体成员,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王海波,教师工作部主任王斌武,陕西省教育考试评定研究会副书记王恒超,书记张文杰,学校领导班组成员、学术委员会委员、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学指导小组组长, 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师范学院院长、教学副校长、公共教学单位负责人、专业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参加了反馈会。反馈环节由东北师范大学专家组组长、师范学院院长李广平主持。

"历史师范专业认证"我校召开历史教师培训专业二级认证专家反馈会

李广平对现场考察的基本情况和总体意见给出了反馈。考核期间,专家组成员按照教育部《师范高校专业认证实施办法》和"学生中心、输出导向、持续改进"的认证理念,对专业人才培养情况进行了全面审查,重点关注职业认证的8项主要指标和39项二级指标, "主线"和"底线"的要求。共召开会议5次,参加讲座19次,共审查11门课程试卷和考核材料635份,审查毕业论文181份,查阅教育实习档案102份,查阅学校管理文件、教学档案、证明材料等327份。面试学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10人,面试学院领导、专业领导和专职教师24次,举办教师座谈会、学生座谈会、研究生代表和用人单位代表座谈会44次,现场考察学生活动中心、图书馆、教师技能培训中心,实地考察教育实践基地1次,通过多种渠道获得专业人才培训 信息。

专家组通过现场考察和充分讨论,一致认为延安大学历史专业自我评价非常有效,专业办学特色优势明显。一是师生热爱、勤奋、热心教育。历史专业教师有着积极的职业追求,有利德树人的教育感情,有团队精神和扎实有效的工作态度,脚踏实地的科研,认真、真心的人才教育。二、别忘初心,以延安精神铸魂教育人。延安大学多年来始终把延安精神作为建校之本、教育之魂,确立了延安精神人才培养目标和延安精神"一翼"教育体系。第三,内外课程的融合,帮助学生发展。历史专业构建了学术导师、技能培训、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等"三部曲"的实践能力和培养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为陕北地区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专家组建议学校继续发扬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纲要》精神,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和机制,加强教学质量控制和评价部门实力,系统构建持续改进的质量保证体系和机制, 形成自省、自强,不断追求卓越品质文化,推动专业内涵式高品质的发展。

"历史师范专业认证"我校召开历史教师培训专业二级认证专家反馈会

随后,李广平及专家组成员: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研究员李桂兰、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王双淮、内蒙古国立大学法学院与历史学院院长田明、李玉红, 河北省烟台市第七中学副校长分别从培训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与教学、合作与实践、教师、支持条件、质量保证、学生发展等八个方面给出了反馈。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历史师范专业认证"我校召开历史教师培训专业二级认证专家反馈会

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杜林元在发言中表示,专家组的意见和建议不仅是解决教师培训行业在历史上存在的问题的解药,也是行业未来发展的路线图,学院将收集专家组的所有反馈意见,认真研究专家组的反馈意见, 仔细梳理,理清思路,整顿期限,大力落实。

"历史师范专业认证"我校召开历史教师培训专业二级认证专家反馈会

校长高子伟代表学校发了言。他指出,首先是高度重视提高认识。学校将本着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的态度,强化"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全面梳理和审视历史上职业教育的体制机制,有效利用专家组的反馈作为学校深化师范教育改革的助推器, 不断提高教师教育质量,注重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色的中学历史骨干教师,为基础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二是注重短板,认真整改。学校将认真提出《规范专业认证标准》标准和专家组的意见,坚持问题导向,形成整改方案,强化整改措施,确保整改、分条落实,不断巩固和扩大本专业认证成果,建立学校师范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 推动教师教育迈上新台阶。三是深化改革,提高质量。学校将师资培训专业认证工作与"十四五"强力发展规划阶段相结合,紧紧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核心点,把握"特色"和"水平"进行整改,向教师培训行业在顶层设计、资金支持、 教师、教育资源、条件和设施,着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师培训专业人才素质。

"历史师范专业认证"我校召开历史教师培训专业二级认证专家反馈会

王海波在总结发言中指出,建设一流的本科教师培养专业,培养未来专业教师,是党和国家对师范教育的热切希望,也是高校的历史信任和光荣使命。此次认证研究将对延安大学和陕西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关于做好下一步整改工作,他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高度重视,认真听取专家组的反馈意见。学校领导和有关单位要逐项分析专家提出的问题,认真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细化分工,明确整改时限和责任人,确保各项措施全面落实到位。二是注重内涵的发展,做好整改的实施工作。学校要进一步拓展"考核推进建设"思想,建立长效管理和运行机制,制定有效措施,有效保证学校教育质量和水平再上新台阶。三是深化改革,注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勇于改革创新,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规划》,围绕陕西省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教育建设的基本任务,围绕立德墅人的根本任务, 用教育评价的指挥棒,充分发挥教师在学校的地位作用,完善普通学生的培养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师范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提高,为建设教育强省、做到人民满意教育而不懈努力。

"历史师范专业认证"我校召开历史教师培训专业二级认证专家反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