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h
《海边的曼彻斯特》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主流的电影,甚至有点偏意识流,时间冗长,137分钟里,整个画面呈现出清一色的冷色调,连配乐都有些阴郁冷淡。反鸡汤,交替蒙太奇式的剪辑手法却能让整个人物形象鲜明的跃于这平缓的基调上。
人的性格是可以改变的,尤其是经历过重大创伤以及不可逆转的悲痛之后,因而理解了lee在影片一开始所呈现出疏离的近乎残忍,又暴戾到不可理喻的言谈举止。
穿插跳跃的镜头中,之前的lee虽然已为3个孩子的父亲,却依然像个少年般玩心不改,爱和侄子开玩笑,会对妻子撒娇,也有着一帮能够玩到深夜的朋友。但一场突如其来的事故让lee的生活乃至命运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的3个天使般可爱的孩子在一场大火中纷纷丧命,最小的还在襁褓里,而这场无心之过的始作俑者,是lee 。
大火不仅仅带走了lee的房子和妻儿,还带走了lee那颗看似跳动,却已经枯竭的心。他对生活不再抱有希望,宛如一具行尸走肉。那不是无意踩死自己亲自养的宠物,那些是会嘟着嘴伸着手软绵绵要拥抱的血肉之躯。
这该是怎样的一种空洞和悲痛。
lee没有办法原谅自己,也不想与自己的错误和解,转而走向了最极端的哪一条路,压抑和回避,彻彻底底地将自己封闭了起来。后来在哥哥的葬礼上看见前妻隆起的肚子,他深深的低下了眼帘。
三个孩子的遗照至今还端端正正的摆放在床头,他做不到,做不到背着沉重的罪孽若无其事般开始崭新的生活。
没想到在路上又偶遇前妻。那个娇小的女人泣不成声,歉疚之余劝他别再低迷下去,lee显得十分不知所措,他说:nothing in there,我看的那一版翻译为,已经过去了。
我却觉得他是想说,你不明白,没用了,生活已经是这样,低迷也好堕落也好,那里已经空了。
所以当他侄子问他为什么不能留下来的时候,他有些无力和痛苦地说,我撑不下去了。
这座海边的城就像罪证,无时无刻煎熬着lee残败的内心,做梦都梦见女儿悲伤的拽着他说爸爸,你没有看见我们身上着火了吗?
那一刻,这个隐忍而克制的男人,绷着的神经终于崩溃了。
影片的最后,没有皆大欢喜的与过往和解,lee还是选择离开曼彻斯特,有人说他逃避现实,不肯与过去的伤害和解,但我觉得,他无疑是勇敢的,敢于真实的面对自己的痛苦,真实的承认自己的过错,又真实的去惩罚自己。
有些人还活着,是因为世上还有令人死不瞑目的东西存在,而有些人选择不去死,是因为内心已全然疏离于生活之外,死亡也无法解脱和洗清罪孽、延缓痛苦。
但我最触动的片段却不是关于lee的,而是他的侄子patrick,在听到父亲去世的消息时,表现得波澜不惊,一如往常的参加乐队,流连与两个女友之间,却在一个深夜看到冻住的鸡胸肉时崩溃的大哭,他对lee说,我不敢想象我爸爸就是这样被冻在冷藏室里。
lee与patrick本质上是相同的,在面对生活突如其来的重击时,压抑和逃避变成了优先选择,却总会下意识的又被细微的小事触碰到敏感的神经。
人生选择这件事,不是片面的主观即可定义。遭遇痛苦,有人选择接受它,治愈它,最终愿意重新来过。但有些人选择将生命定格在那里,余生包裹在痛苦和麻木之中。
重要的不是治愈,而是带着病痛活下去。加缪曾经这样说过。既然生活已成定局,放过自己反而变成一种折磨的时候,带着遗憾和痛苦走下去未免不是一种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