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年三月初一,时隔63天,我终于又吃到了蘸水面。
这一顿,我吃了四根面。
我丝毫没有意识到,这盆面,会让我足足等了两个月。

庚子年的春天,杨凌突然没有了烟火气,就连我的味蕾也陷入了沉睡。
火锅店啥时候开门?蘸水面为啥还没有营业?关于吃的话题,似乎成为家家户户关注的“今日头条”。
于是乎,从家常小吃到网红美食,技痒的网友们,纷纷学会了各类“绝活”。
全网“做面皮”,宅家做辣条,又好吃又好“晒”!“舌尖上的朋友圈”里的各路小姐姐们是绝不甘寂寞滴。
but!
面皮瘾过了,蛋糕小甜点也品尝了,辣条也上过台面了。久而久之,我却愈发思念那碗从小吃到大、热乎乎的蘸水面:蛋花飘荡,酸里透香,野菜裹着油泼辣子一口下去,浓汁四溢,妙不可言。
杨凌人对蘸水面的记忆,是离不开老电影院旁的那家蘸水面,尽管后面冒出多少家,这家面依然如卧虎藏龙般的隐居于这座小城。
一根面,薄筋光,二两重,四根饱,油泼辣子蒜香汤,连吃带喝赛“黄粱”。
如今,蘸水面多了,味道各有千秋,但若说到地道,我还是怀念她们家。
伴随复产复工,杨凌田园居“蘸水面”一条街,率先成为杨凌最有烟火气的一条街,也是最有勇气的一条街。
“老板,三个汤、十条面,野菜多一点!”心领神会般的三言两语,就完成了报单。
不到五分钟,浓汤、盆面端上桌,顷刻间的寒暄热闹,瞬间埋没在吃面的画面里,慢一步,可能就少了一根面!
“年前,曾经有一份热乎的蘸水面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再吃它的时候,已经快走完春天,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 如果上天能够给我再来一次吃蘸水面的机会,我会对老板说四个字:加把野菜!
《大话西游》里,至尊宝对紫霞仙子深情告白,用在疫情之后复苏的杨凌餐饮经济,我想,也是毫无违和感。
如今,蘸水面终于回来了!闹嚷的午时,灯火琉璃的傍晚,“蘸水面”一条街不会徘徊,你来,我就在,你坐,就开咥。
“复苏了,生意一天好过一天。”某店老板拉拉口罩,笑着说。
一张圆桌上,摘下口罩,就是团聚。生活,本来就应该有烟火气!
3月20日,杨凌疙瘩筋正式开业,“朋友圈”像是炸了锅!烤肉复苏,正式打开了杨凌吃货们的“荤”世界,同时,也助燃了他们对生活消费的信心。
示范区、杨陵区纷纷鼓励领导干部、职工逛商场、下馆子,带头为餐饮经济打call。
这股“吃喝风”带来的不是群众的反感,而是一致的点赞。
当领导也要有浓浓的“烟火气”……
犄角旮旯里的烟火气,越来越旺。
135平方公里,24万人口,每一位杨凌人都在心里开始默默地绘制自己的美食地图……
一位食客边吃烤肉边说,今天吃完不过瘾,下一顿蘸水面、旗花面、谭家甑糕、火锅一个一个往过吃。末了,还意味深长的说,过几天万一开学人一多,可能就挤不上桌了……
80%的餐饮复苏率,是吃货们撑起来的!80%的餐饮复苏率,离不开杨凌人对杨凌美食的热爱!
饿瘦了两个多月的身体,是时候该补一补了,走出家门,突然想起一句话,能吃就是福!
记者:张妮
编辑:王晴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