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高平陵之变中如果曹爽听了桓范的话,他能打败司马懿吗?

作者:历史教研室
高平陵之变中如果曹爽听了桓范的话,他能打败司马懿吗?

装病在家三年的老滑头司马懿,趁曹爽和皇帝曹芳,以及一帮文武大臣出宫祭陵的时候,和自己的两个儿子果断发动政变,控制了洛阳城,并且派兵把守洛水浮桥,切断了曹爽的回程。同时安排自己人接管了曹爽、曹羲的军营。并且拉拢了郭太后和一批功勋元老,同时上书给皇帝,声明自己的目的只是不满曹爽的行为,激发皇帝曹芳对往日曹爽跋扈行为的反感,间接挑拨了皇帝和曹爽的关系,经过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霹雳骚操作,同时通过欺骗等手段,最终让曹爽束手就擒,取得了高平陵政变的全面胜利。

当时,曹爽的同乡好友,时任大司农的桓范,冒险冲出城去和曹爽会面,建议曹爽把皇帝曹芳挟持到许昌,然后依托皇帝和大将军的身份,号令四方兵力勤王。桓范同时告诉曹爽,许昌有完备的武库,可以提供充足的武器补给,自己又身为大司农,并且官印在身,可以征四方粮草作为军用。有这些条件,足以和司马懿决一死战。可惜曹爽最终没有听从桓范的建议,他轻信了司马懿的不杀承诺,抱着做“富家翁”的幻想,坠入司马懿的彀中。

后人在回顾这段历史的时候,都为曹爽的庸碌而惋惜,很多历史爱好者,在总结这段历史的时候,分析了各种情况,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如果曹爽听从了桓范的建议,那么司马懿将毫无胜算。

但是我想说“也不尽然”。

高平陵之变中如果曹爽听了桓范的话,他能打败司马懿吗?

皇帝和太后谁好使?

曹爽手里有皇帝,司马懿手里有太后,在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孝治国是基本国策,太后的地位要远远高于皇帝。太后有权利和能力废掉皇帝。而皇帝和大臣对于太后的命令不敢有任何的悖逆。当年,即使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刘彻在没有真正掌权的时候也不敢对王太后的命令有任何违拗。在高平陵事件之前,曹爽就将郭太后迁到永宁宫软禁,可以说郭太后恨透了曹爽,这也是为何政变伊始,郭太后就主动站在司马懿一遍。司马懿向皇帝陈述曹爽擅权专威的奏表,以及京城四周的军事调动和人员变更等一系列政令都是经过郭太后同意后才实行的。史书说“奏皇太后,皇太后敕如奏施行”。

郭太后在魏末政坛颇有影响力,后来的毌邱俭、文钦叛乱,都是假借郭太后之名,钟会在四川的反叛也是打着郭太后的遗令。在废掉曹芳的时候,司马师也是假借郭太后之口废掉了曹芳,同时在曹芳之后立新皇帝的时候,司马师建议立彭城王曹据,而郭太后认为如果立曹据则辈分不妥,于是建议立曹髦,司马师欣然同意。曹髦被杀后,司马昭想废掉曹髦的皇帝名号,也是打着郭太后的名义废掉了曹髦,以高贵乡公归葬。

郭太后是实打实的曹睿皇后,是名正言顺的太后,而曹芳则“宫省事秘,莫有知其所由来者”,一个身份不明的皇帝和一个名正言顺的太后,两人相比,高下立判,很显然,郭太后要比曹芳更有权威。虽然郭太后被司马懿掌控,如同傀儡,但是曹芳何尝不是被曹爽掌控。同为傀儡,郭太后很明显要比曹芳好使得多。

因此,如果曹爽挟持曹芳,试图以曹芳的名义号令天下兵马,那么司马懿可以很轻松地以郭太后的名义下一道诏书,废掉曹芳的皇帝之位,然后在诸曹中随便挑选一个吉祥物立为皇帝,相信众多曹氏宗亲以及文武大臣应该是不会反对的。毕竟已经有一大帮元勋老臣站在了司马懿的一边。

曹爽能否顺利前往许昌?

高平陵是魏明帝曹睿的皇陵,位于今天洛阳市汝阳县工业区茹店村,在洛阳以南约50公里处。高平陵政变发生时,曹爽一行位于伊水之南,只有临时拼凑起来的屯兵几千人来担任护卫,防止洛阳城方向的军队渡过伊水进攻自己。屯兵只是一个好听的名字,其实就是农民,曹魏时期,在洛阳城周边的屯兵久不经战事,已经和农民无异,战斗力不会太强。另外,当时武库已经被司马懿占据,临时拼凑起来的屯兵装备绝不可能精良,可能都是拿着锄头。

从政变发生到最终曹爽放下武器,经过了一天一夜,50公里的路程,精锐骑兵半天就可赶到,事实上司马懿当时已经派出军队在伊水北岸严阵以待,并且让殿中校尉尹大目过河去劝说曹爽,之所以没有直接进攻,是因为顾忌皇帝在曹爽手中,担心背上忤逆的名声。伊水之上架有浮桥,如果司马懿一声令下,顷刻间就能让曹爽灰飞烟灭。

从高平陵到许昌,需经过梁县,也就是现在的汝州,汝州的大部分地区属于当时的河南尹管辖,而当时的河南尹是王基,此人和司马家一直暗通款曲,关系非同一般,否则司马师后来也不会把荆州刺史这么重要的位置给他,所以,完全有理由相信司马懿一定早就和王基通过气了,可随时拿下曹爽,所以曹爽根本没有前往许昌的机会,所谓的“奉天子幸许昌,移檄文征天下兵”只是桓范的一厢情愿。

高平陵之变中如果曹爽听了桓范的话,他能打败司马懿吗?

如果前往许昌,曹爽的实力如何?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桓范认为自己身为大司农,腰挂农业部和财政部长公章,可以很容易调动天下粮草。这也是他的一厢情愿。在战争年代,粮食绝对是硬通货,在兵荒马乱的时候,皇帝的话都不好使,你区区一个大司农又算什么呢?另外,郭太后在司马懿手里,人家连大将军、禁军中领军、禁军武卫将军这样的大人物都可轻松废掉,废掉一个小小的大司农还不是易如反掌?此外,大司农印章又不是传国玉玺,造办处想造多少就可造多少。因此,一旦双方交兵,仅靠桓范他是挣不来一粒粮食的,即使能征到粮食,也是因为人家支持曹爽,而绝不会因为大司农桓范的命令。

纵观当时曹魏的军力部署,胡遵统领青、兖、徐、扬,郭淮镇守雍凉,州泰镇守新城,石苞镇守徐州,王昶都督荆州、豫州,邓艾镇守南安,毌邱俭和文钦镇守扬州,王凌和令狐愚镇守兖州,其中,胡遵、州泰、石苞、王昶、邓艾都是司马懿一手提报起来的,是绝对站在司马懿一边的,毌邱俭、文钦、王凌、令狐愚以及后来的诸葛诞是反对司马懿的,但是这几个人和司马懿的提拔的人物相比,无论是个人实力还是掌控的军队都不占优势。司马懿提拔的一干人都是曹魏乃至西晋初年最重要的军事将领,虽然毌邱俭、诸葛诞等人也有名将称号,但是与其他几人相比,似乎还是弱了一些。这也是后来淮南三叛中,这些反对势力很快就被消灭的原因。

由于曹爽多年的专权和任人唯亲,原来朝中的有真才实学的元老重臣纷纷受到打压,而启用了一批浮华虚妄之徒,比如何晏、邓飏、丁谧、李胜等人,事件发生后,那些受到打压的老臣纷纷站在了司马懿的一边,比如老臣蒋济,不仅支持司马懿,还随司马懿的军队来到洛水浮桥边,亲自写信劝降曹爽。

因此,身为统帅的曹爽无法与司马懿相比,曹爽手下将领同样无法与司马氏一方的将领相比,曹爽身边的文臣谋士更是无法和司马懿身边的人相比,那么曹爽何来的胜算?

高平陵之变中如果曹爽听了桓范的话,他能打败司马懿吗?

之前,曹爽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将自己的亲信李胜安排到荆州做刺史。荆州在魏晋时期,绝对是天下第一重镇,除了税赋贡献大之外,战略位置也极其重要。荆州位于天下中央,它西锁川蜀之喉,东扼江东之门,北守中原之户,所以在魏晋时期,凡是坐镇荆州的人都有争取天下的实力,比如早期的刘备、关羽,后来的陶侃、桓温等,所以司马懿之所以在公元249年匆匆发动政变,除了曹爽一行倾巢而出机会难得之外,更重要的是曹爽任命的亲信李胜马上就要去荆州任刺史了。如果李胜到了荆州,掌握了荆州的军政大权,那么对于司马家来说,就是大大的不利。所以,在李胜还没有到任的时候,紧急发动政变,扼杀掉曹爽的这一企图,至关重要。

公元249年正月初六的那个夜晚,曹爽独自按剑沉思,他在脑海里预演了无数遍桓范的建议,直到第二天清晨,他终于扔掉宝剑,自嘲地说了一句:“我不失作富家翁”。曹爽虽然无法和他的父亲曹真相比,但是当年曹真在汉中、雍凉和诸葛亮等三国超一流的人物较量的时候,曹爽也都随父在阵前,多年的耳濡目染也不至于太过庸碌无能,之所以最终愿意束手就擒,是因为他也觉得按照桓范的建议真的毫无胜算,虽然他不相信司马懿会放过他,但是起码有一点点幻想的空间,毕竟家人都在洛阳城中,既然起兵反抗司马毫无胜算,为何不投降为家人争取一点活路,实在不济起码能和家人死在一起。

当然,曹爽并不真的以为能活着做一个富家翁,那只不过是他的一句自嘲罢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