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戈弓长
法国当地时间2018年5月19日,第71届法国戛纳电影节最高荣誉“金棕榈”大奖颁给了日本影片《小偷家族》。这是日本电影第五次获此殊荣,上一回还是1997年的《鳗鱼》。导演是枝裕和成为继衣笠贞之助、黑泽明、今村昌平之后,史上第四位摘得金棕榈的日本导演。
55岁的是枝裕和早就是戛纳的常客,他保持着日本式的含蓄,在领奖时表示“我的腿在发抖”。影迷们则在这部最新获奖作品中看到了熟悉的一切:失序的社会,失格的个体,无人知晓的孩子。贫贱卑微、罪行累累、心怀创痛的人们却要藏起悲伤,珍惜平淡中的细碎美好,重组超越血缘的家庭,用亲情的牵绊维系,彼此扶持努力生活下去。《幻之光》《距离》《无人知晓》《奇迹》《步履不停》等等,每一部都总是触动着人们心里的某一处。

一个导演成名后,国际化和商业化是必经之路,是枝裕和同样不能免俗。但他的商业片又总是对类型的解构,对惯有价值的背反。2009年的《空气人偶》改编自同名短篇漫画,这部纯美和情色交织,带有寓言和童话色彩的影片有个国际创作团队:韩国演员裴斗娜,台湾摄影师李屏宾。讲述充气娃娃小望有了“心”,新生的她感知着野草、清风和花朵的美好世界。但周围的人都失去了“心”,“空空如也,漫无目的”,过着孤独痛苦、浑浑噩噩的生活。小望对这样的世界失望,把自己丢进了垃圾堆。
2006年的《花之武者》,是枝裕和首次尝试武士商业片,改编自著名武士小说家藤泽周平的作品。这部古装喜剧把武士片中崇尚的传统“武士道”精神彻底颠覆,不再执着于非人性的,至死方休的复仇。冈田准一饰演的主角青木宗左卫门为了报杀父之仇来到江户下町,他和贫穷的邻居们苦中作乐,放弃了复仇。武士片成了贫民窟里的温情喜剧,是枝裕和式的江户生活片。
2017年《第三度嫌疑人》涉足悬疑侦探片。如是枝裕和所言,这是“一部套着犯罪片外壳,探索真相为何物的暧昧作品”。作为侦探悬疑片,影片开头罪犯就已经落网,但直到最后都没揭出真相。役所广司饰演的罪犯杀了工厂主,却供出三版证词。他是为钱杀人,还是保护厂主女儿免遭兽父性侵,没有答案。影片模糊了真假、善恶、正邪等侦探片必备要素。片尾福山雅治饰演的律师站在十字路口,罪犯被处死,真相依然悬置,社会依旧问题重重。
电影《海街日记》剧照
2015年《海街日记》改编自吉田秋生的漫画作品,再获68届戛纳金棕榈提名。香田家的三姐妹自幼时父亲出轨离家,母亲也改嫁。影片开头时父亲去世,成年的三姐妹接回了同父异母的妹妹,四姐妹共同生活在外婆留下的老宅里。影片像是《无人知晓》的成人和女生宿舍版,温婉明丽、清新纯美、淡然如风、全无伤感。老宅如同不受外界干扰的世外桃源,女孩们在这家园里感受四季流转。享用天妇罗、炸竹荚鱼和梅子酒等充满情感和回忆的家常料理。结尾处,四姐妹来到海边,想起抛妻弃子的父亲,大姐说道:“他虽然不靠谱,但说不定是个温柔的人,因为他留给我们这样一个可爱的妹妹啊。”
喜欢是枝裕和的人称赞他的内敛温和、敏感细腻、含蓄克制、处变不惊。没有激烈冲突,也不事批判,永远选择事物美好的一面。也有声音批评他已经沦为大众趣味的“治愈系”“心灵鸡汤”和“日系小清新”;平成年代的导演不会反抗,只会逆来顺受,沉溺于小幸福和小美好,自我欺骗。但是枝说自己无意于用影像干预社会,不喜欢强加判断和传达观念。他在随笔集《宛如走路的速度》中写道:“观念电影的导演认为他真理在握,但这个世界不按他的道理出牌。”想要描述“没有英雄,只有平凡人生活的,有点肮脏的世界忽然变得美好的瞬间”,以及生命在于平淡温暖的细节,“世界如此精彩,日常就很美丽”。
2015年的《比海更深》像是《步履不停》的姊妹篇,带有自传色彩,由生活细节堆积而成。同样由阿部宽饰演,他在剧中的名字又是“良多”,树木希林女士再次饰演老母亲。片名来自邓丽君《别离的预感》的歌词。嗜赌的良多是个不得志的小说家,妻子离开了他。良多回家探望独居的母亲,遇到了前妻和儿子。台风夜,重逢的三人像往日一样在公园玩闹,雨过天晴后再次分道扬镳。破镜不会重圆,人生依然要向前。
《比海更深》再次入围戛纳,片中良多的大姐嘲笑他“放弃写作吧,你拿奖都是15年前的事了”。从影二十余年,是枝裕和在国内外取得奖项不少,6次征战戛纳偶有收获,但还缺少一顶真正的桂冠。当《小偷家族》剧组成员集体亮相红毯——“祖母”树木希林,“老爸”中川雅也,亲切的面孔,男女老幼的家庭氛围令人感动。这位当代日本“作者”导演就这样携带着“家人”,用稳健而不绝的步伐,迈入了金棕榈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