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戈弓長
法國當地時間2018年5月19日,第71屆法國戛納電影節最高榮譽“金棕榈”大獎頒給了日本影片《小偷家族》。這是日本電影第五次獲此殊榮,上一回還是1997年的《鳗魚》。導演是枝裕和成為繼衣笠貞之助、黑澤明、今村昌平之後,史上第四位摘得金棕榈的日本導演。
55歲的是枝裕和早就是戛納的常客,他保持着日本式的含蓄,在領獎時表示“我的腿在發抖”。影迷們則在這部最新獲獎作品中看到了熟悉的一切:失序的社會,失格的個體,無人知曉的孩子。貧賤卑微、罪行累累、心懷創痛的人們卻要藏起悲傷,珍惜平淡中的細碎美好,重組超越血緣的家庭,用親情的牽絆維系,彼此扶持努力生活下去。《幻之光》《距離》《無人知曉》《奇迹》《步履不停》等等,每一部都總是觸動着人們心裡的某一處。

一個導演成名後,國際化和商業化是必經之路,是枝裕和同樣不能免俗。但他的商業片又總是對類型的解構,對慣有價值的背反。2009年的《空氣人偶》改編自同名短篇漫畫,這部純美和情色交織,帶有寓言和童話色彩的影片有個國際創作團隊:南韓演員裴鬥娜,台灣攝影師李屏賓。講述充氣娃娃小望有了“心”,新生的她感覺着野草、清風和花朵的美好世界。但周圍的人都失去了“心”,“空空如也,漫無目的”,過着孤獨痛苦、渾渾噩噩的生活。小望對這樣的世界失望,把自己丢進了垃圾堆。
2006年的《花之武者》,是枝裕和首次嘗試武士商業片,改編自著名武士小說家藤澤周平的作品。這部古裝喜劇把武士片中崇尚的傳統“武士道”精神徹底颠覆,不再執着于非人性的,至死方休的複仇。岡田準一飾演的主角青木宗左衛門為了報殺父之仇來到江戶下町,他和貧窮的鄰居們苦中作樂,放棄了複仇。武士片成了貧民窟裡的溫情喜劇,是枝裕和式的江戶生活片。
2017年《第三度嫌疑人》涉足懸疑偵探片。如是枝裕和所言,這是“一部套着犯罪片外殼,探索真相為何物的暧昧作品”。作為偵探懸疑片,影片開頭罪犯就已經落網,但直到最後都沒揭出真相。役所廣司飾演的罪犯殺了工廠主,卻供出三版證詞。他是為錢殺人,還是保護廠主女兒免遭獸父性侵,沒有答案。影片模糊了真假、善惡、正邪等偵探片必備要素。片尾福山雅治飾演的律師站在十字路口,罪犯被處死,真相依然懸置,社會依舊問題重重。
電影《海街日記》劇照
2015年《海街日記》改編自吉田秋生的漫畫作品,再獲68屆戛納金棕榈提名。香田家的三姐妹自幼時父親出軌離家,母親也改嫁。影片開頭時父親去世,成年的三姐妹接回了同父異母的妹妹,四姐妹共同生活在外婆留下的老宅裡。影片像是《無人知曉》的成人和女生宿舍版,溫婉明麗、清新純美、淡然如風、全無傷感。老宅如同不受外界幹擾的世外桃源,女孩們在這家園裡感受四季流轉。享用天婦羅、炸竹莢魚和梅子酒等充滿情感和回憶的家常料理。結尾處,四姐妹來到海邊,想起抛妻棄子的父親,大姐說道:“他雖然不靠譜,但說不定是個溫柔的人,因為他留給我們這樣一個可愛的妹妹啊。”
喜歡是枝裕和的人稱贊他的内斂溫和、敏感細膩、含蓄克制、處變不驚。沒有激烈沖突,也不事批判,永遠選擇事物美好的一面。也有聲音批評他已經淪為大衆趣味的“治愈系”“心靈雞湯”和“日系小清新”;平成年代的導演不會反抗,隻會逆來順受,沉溺于小幸福和小美好,自我欺騙。但是枝說自己無意于用影像幹預社會,不喜歡強加判斷和傳達觀念。他在随筆集《宛如走路的速度》中寫道:“觀念電影的導演認為他真理在握,但這個世界不按他的道理出牌。”想要描述“沒有英雄,隻有平凡人生活的,有點肮髒的世界忽然變得美好的瞬間”,以及生命在于平淡溫暖的細節,“世界如此精彩,日常就很美麗”。
2015年的《比海更深》像是《步履不停》的姊妹篇,帶有自傳色彩,由生活細節堆積而成。同樣由阿部寬飾演,他在劇中的名字又是“良多”,樹木希林女士再次飾演老母親。片名來自鄧麗君《别離的預感》的歌詞。嗜賭的良多是個不得志的小說家,妻子離開了他。良多回家探望獨居的母親,遇到了前妻和兒子。台風夜,重逢的三人像往日一樣在公園玩鬧,雨過天晴後再次分道揚镳。破鏡不會重圓,人生依然要向前。
《比海更深》再次入圍戛納,片中良多的大姐嘲笑他“放棄寫作吧,你拿獎都是15年前的事了”。從影二十餘年,是枝裕和在國内外取得獎項不少,6次征戰戛納偶有收獲,但還缺少一頂真正的桂冠。當《小偷家族》劇組成員集體亮相紅毯——“祖母”樹木希林,“老爸”中川雅也,親切的面孔,男女老幼的家庭氛圍令人感動。這位當代日本“作者”導演就這樣攜帶着“家人”,用穩健而不絕的步伐,邁入了金棕榈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