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凡人,如何与“神”同在?

作者:李欣V津房置换

道德经第四章原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释义:

道体是空虚包容的,而其所涵蕴发生的作用,却似乎无穷无尽。它深奥莫测如同深渊;好似创造万物的根源与主宰。道,隐而不显,非外在可见;纯而不乱,非繁琐紊杂;光明和谐,非暧昧晦暗;万有一体,非标新立异。它深潜无形,无踪无迹,却又似乎无所不在。我不知道谁产生它,似乎在未有天帝之前,它就存在了。
凡人,如何与“神”同在?

本章讲了“道”的五个方面内容:

第一,道是以空虚形态存在的万物之主;

第二,道的作用无穷无尽;

第三,道的功能是挫去世间一切锋锐,解除世间一切纷争;

第四,道的存在方式,与光相融,混同世尘,看似不见,却是实存;

第五,道的来历不可知,是产生于天帝之先的,可能是一切的起源。

凡人,如何与“神”同在?

基于此,我们需要理解这样几个关键问题:

第一,如何理解“冲”的内涵?

“冲”,即二者中合。哪二者?一阴一阳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源起,一是太极,二是阴阳,三是啥?是阴阳相济后的和谐生态,而后万物资生,乃顺承天。

再直白说些就是,一男一女,两人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但一起有了孩子,这个阴阳相济的结晶,就能世代繁衍、生生不息啦。所以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第二,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为何要“挫其锐”?

因为“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只进不出,就会得病,锋芒毕露,难以长久。熵减与谦卑才能长治久安。

如何去“解其纷”?

如上所说,“负阴抱阳,道冲为用”即可。想不明白,就去复习一下“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故事。飞龙在天的时候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潜龙勿用的时候要好好学习、锻炼身体,像司马懿一样。

“和其光、同其尘”又做何解呢?

用在为人处世方面,就是要“外圆内方”,同流而不合污。不需要标新立异,需要的是“韬光养晦、日拱一卒”,做时间的朋友。

而作为领导者,就需要朝着“太上,不知有之”努力,去“造钟,而非报时”,去建立运营系统来推进组织发展,而不要像诸葛亮一样,活活把自己累死。

凡人,如何与“神”同在?

第三,凡人如何与“神”同在?

当我们遇到了难题时一般会怎么办?有的人会积极试错,百折不回;有的人会听天由命,一蹶不振;还有的人可能探寻根本,追本溯源。

而“道”是什么?我们勉强可以用:客观规律、底层逻辑、事物本质、发展趋势、第一性原理来称呼。而当我们真正掌握了“道”的时候,我们就会“如有神助”。

孙子兵法讲: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雷军讲:站在风口,猪都能飞上天。当我们真正与大道同行的时候,就能如孔子般“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就能“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总之,大道无形,却是万物之主。当我们走进修道、悟道,以至于得道这样的一条人生道路的时候,就会不断地与客观规律相接近,就会如《天道》中的“丁元英”般犹如神助,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