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法国出版
画册顺序,精华版
徐淳刚 | 文
他是玛格南图片社前主席;他是国际摄影中心终身成就奖得主;他被誉为“人性幽默摄影大师”,但作品总流露出苦涩的伤感,表现出对现代人性的敏锐观察。
艾略特· 厄威特(elliott erwitt,1928—),父母为俄罗斯人,童年在米兰度过。1939年随家人从法国移民美国。因为少年时代生活在好莱坞,他渐渐对摄影产生了兴趣。在进入洛杉矶城市学院学习摄影前,他曾在商业暗房中工作过。1948年,他搬到纽约,结识了美国摄影大师爱德华·史泰钦,战地摄影大师、玛格南创始人之一罗伯特·卡帕,还有美国联邦农业安全管理局负责摄影的罗伊·斯特赖克。1949年,在游历拍摄了法国和意大利之后,他回到纽约,开始了职业摄影生涯。
1953年,厄维特应罗伯特·卡帕邀请加入马格南图片社。从那时起,厄维特以他平中见奇、笑中藏悲的摄影风格而声名鹊起,成为玛格南摄影的中坚力量,并多次担任主席。半个世纪以来,他的作品在世界各地展览出版,获得了国际性的声誉。2002年,厄维特被皇家摄影协会授予百年纪念奖章和荣誉高级会士。2011年,国际摄影中心授予他摄影无限奖的终身成就奖。
在中国,提起艾略特·厄维特,人们首先想到他是一位“幽默大师”,这是一种醒目的标记,但真正的艾略特远远不止于幽默。正如亚当戈普尼克所说:“他有卓别林式的风格,在情绪上却更接近于巴斯特基顿。他的幽默自然地形成了一种冷淡忧郁的诗意。每一幅照片都在定格的瞬间成为一首挽歌,不是源自任何深刻的形而上学思考,而是和任何曾历历在目却已不复存在的事物一样。厄维特那些突如其来的伤感瞬间与他的双关语似乎只有一道快门的距离,这也是它们之所以伟大的佐证。所有好的笑话最终都变成悲伤的想法。”从幽默到伤感,是艾略特凝视的过程,也是观者凝视、感知、认识的一个过程,而这就是人生,就是摄影。
厄威特长期生活在纽约,喜欢周游世界,四处拍照。他镜头下最著名的画面除了赫鲁晓夫、梦露和那些可爱的孩子,就是狗了。他以更低的、仰视的、动物般的视觉来拍狗,瞬间让人感觉到世界的异样之美,既幽默率真,又让人在欢笑中思考人与动物的区别或意义。“能体现人性的照片就是好照片。在我看来,狗是一种充满人性特点的动物。我喜欢狗,它们是非常棒的拍摄对象,而且你完全不用担心肖像权的问题。”
黑皮书《艾略特·厄维特》收录了厄维特1950年代至1980年代的诸多作品:拍电影时的梦露,一系列夏日裸照,孩子的笑脸,狗和孤单的老人,一只狗和一群人,寂静而又迷离的海滩……这些画面,除了对都市社会的细腻观察,更多的是对人性、人生的真实写照。所有的场景都司空见惯,但所有的画面都让我们享受到视觉艺术的非凡。如何从平庸的生活中提炼不平庸的画面、有价值的思想,这本书会带给我们很多思考。
ussr. russia. moscow. 1959.
france. saint tropez. 1979.
chateau de versailles. yvelines, france, 1975.
russia. siberia. bratsk. 1967.
reno, nevada, 1960.
us. las vegas. nevada. 1954.
usa. colorado. 1955.
wall street, new york, 1955.
lyndon johnson investiture. washington d.c., 1965.
north carolina, 1950.
hollywood, california, 1956.
usa. florida. miami beach. 1984.
usa. east hampton.1976.
california, 1955.
摄影圣经:法国原版黑皮书
——最具收藏价值的世界摄影经典丛书
“黑皮书”(photo poche)是世界摄影经典系列丛书,素有“摄影圣经”之称,入选的摄影家均为摄影史各时期中最为璀璨的摄影巨匠,如亨利·卡蒂埃·布列松、罗伯特·卡帕、罗伯特·杜瓦诺、约瑟夫·寇德卡等。这是一套印刷精美、便于携带与翻阅的袖珍摄影丛书。从1982年编辑出版至今,已经出版近200本,依然在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