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费丹旭以画仕女闻名,与改琦并称“改费”,过着年年毕竟浪游多费丹旭以画仕女闻名,与改琦并称“改费”,过着年年毕竟浪游多!

作者:医疗空间

《画人传》~第383篇

文/卢秀辉

费丹旭(1802年1月29日—1850年12月4日),字子苕,号晓楼,别号环溪生、环渚生、三碑乡人、长房后裔,晚号偶翁,乌程(今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人。

费丹旭的父亲费珏,擅长绘画,工画山水,对传统绘画也有所揣摩,曾临过南宋画家李唐《溪山行旅图》,是著名画家沈宗骞的学生。

费丹旭以画仕女闻名,与改琦并称“改费”,过着年年毕竟浪游多费丹旭以画仕女闻名,与改琦并称“改费”,过着年年毕竟浪游多!

费丹旭娶朱氏,并且生有三个儿子,长子费以耕,字余伯,幼子费以群,字谷士,都能克承家学,其子都以善长画仕女画流传世间,并且都在清朝末年画坛上有一定的影响力。费丹旭在杭州所做诗:

闰青春又感蹉跎,廿四番风一掷梭。

莫负湖烟与湖水,年年毕竟浪游多。

道光四年(1826年),费丹旭为了养家糊口,开始了出外鬻画谋生,踏上了“年年毕竟浪游多”的辛酸历程。费丹旭主要鬻画地集中在江浙两省,费丹旭《依旧草堂遗稿》,有吴牧驹手跋墨迹,记载着费丹旭曾到过广东、福建。费丹旭为了生活,差不多年年离开家乡,游走他乡,依附在富豪人家,寄人篱下,以绘画供人玩赏。江南有蓄能人之风,自宋以降,江南经济大起,有钱人家无不争养文士,元、明、清更甚。当时的天下,海内知名的艺术家无不涉足江南,既卖画也为某家专门创作一批作品。费丹旭“苦以家累缚”,而不得不生“浪迹今已鬓成丝”之感慨。绍兴、嘉兴、桐乡,无一不是费丹旭常常盘桓之地。费丹旭的一生,浪迹一生、崎岖一生。费丹旭《偕剑秋过小绿天庵访六舟上人不值》:

一曲潆洄水,危桥宛转通。

人来秋雨后,门叩夕阳中。

旧梦追尘榻,新题认雪鸿。

天涯健行脚,我亦感飘蓬。

费丹旭生活在嘉庆、道光年间,嘉庆帝打出“咸与维新”的旗号,整饬内政,整肃纲纪。诛杀权臣和珅,罢黜、囚禁和珅亲信死党。诏求直言,广开言路,祛邪扶正,褒奖起复乾隆朝以言获罪的官员。诏罢贡献,黜奢崇俭。要求地方官员对民隐民情“纤悉无隐”,据实陈报,力戒欺隐、粉饰、怠惰之风。但其对内政的有限整顿,未能从根本上扭转 清朝政局的颓败。嘉庆在位期间,正值世界 工业革命兴起的时期,也是清朝由盛转衰的时期。这时期发生了 白莲教起义、天理教起义,八旗生计、河道漕运等问题也日益凸显,鸦片亦流入中国,清朝开始出现了衰落,我国正在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

费丹旭以画仕女闻名,与改琦并称“改费”,过着年年毕竟浪游多费丹旭以画仕女闻名,与改琦并称“改费”,过着年年毕竟浪游多!

道光年间,毒品鸦片之害,愈演愈烈,道光十八年(1838年),道光帝彻底摒弃了弛禁派的错误主张,采纳严禁派的建议,在全国实力推行禁烟,支持林则徐禁烟措施。道光二十年(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此后八年道光帝苟安姑息、拒绝变革,而内忧外患日益严重,太平天国运动也已在酝酿之中,清王朝陷入危机。费丹旭这样的文人日子越发难混,不得不浪迹一生。他的家境也愈来愈差,他不得不辗转他乡,鬻画他人,只为维持生计。

费丹旭最初寓上海,辗转到苏州,三十二岁以后,经常流寓在杭州和海宁硖石镇。道光十二年,费丹旭三十二岁时,得到官僚画家汤贻汾的推荐,长期成为杭州汪氏振绮堂的座上客,直到他离开人间,在他所有流寓城市中流寓时间最长的就是杭州。

“振绮堂”为汪宪所创,汪宪为乾隆十年进士,官刑部主事,迁陕西司员外郎,不久以赡养双亲而辞官归家。平生酷爱藏书,每遇有人出售好书,往往不惜高价购买藏之,并点勘多部善本,朝夕不倦。家有“振绮堂”,为其藏书治学之所,为当时浙中六大藏书家之一,有《振绮堂书录》。藏书家小宛堂赵昱、飞鸿堂汪启淑、知不足斋鲍廷博、瓶花斋吴焯及朱文藻、严可均等交往甚多,共同讨论经史疑义,彼此相互借书抄录、校雠,因此得见宋椠元钞不下数十百种。闲暇时,大家则投壶赋诗,以为娱乐。宪博雅好古,邃于经学,尤长于校勘目录。诗文虽不多作,但作必精诣。作诗一字未当,辄沈思经时,必至惬意方罢之。家中专为养着一班文人,振绮堂主人汪远孙于道光十年创设东轩诗社,费丹旭便是其中帮闲之一。

费丹旭以画仕女闻名,与改琦并称“改费”,过着年年毕竟浪游多费丹旭以画仕女闻名,与改琦并称“改费”,过着年年毕竟浪游多!

费丹旭杭城之游,先后十五次,垂二十年,杭州俨然成了他的第二故乡。费丹旭到杭州来时,正是东轩诗社全盛的时候。入馆汪家,给画家打开了眼界,拓展了视野,也丰富了多方面的学术修养。他在许多老前辈的指导下,诗词书法都有着很大的提高。费丹旭在杭城时,正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前夕,费丹旭不仅是杭州汪家的座上客,同时又得到海宁蒋光煦的青睐。

蒋光煦是著名藏书家,豪饮好客,兴趣广泛,音律、博弈、杂艺无不爱好。后专意收藏古籍名刻及金石书画,每遇善本,不惜千金购买。筑别下斋以藏,积古籍10万余卷,其中名刻 善本居半,为海内知名藏书楼。并延揽学者张廷济、费丹旭、管庭芬、许光清等,常聚集于别下斋,校勘评论,问难析疑。每当朔风凛冽的季节里,这位画家经常出现在海宁硖石镇吴家走廊蒋氏别下斋中,偶然有几年,春暖花开或是蝉噪荷香的时候,也可以在这里找到他的游踪。蒋光煦曾私人花钱雇工刻过许多书籍,《阴猎文图证》,是道光二十四年在别下斋刊印的,插图共八十七幅,全出自费丹旭一人之手。费丹旭《十一月五日雪夜寒甚寄剑秋》:

雪压窗虚布被轻,梦回无那易愁生。

漏声不尽自断续,镫影欲残时暗明。

客馆早寒嗟岁晚,薄田迟税累秋成。

不知此日门前路,一笑何人访戴行。

费丹旭以画仕女闻名,与改琦并称“改费”,过着年年毕竟浪游多费丹旭以画仕女闻名,与改琦并称“改费”,过着年年毕竟浪游多!

费丹旭在交游的时候,结识了很多朋友,同时也创作了很多作品。费丹加在杭州所结交的一些人物中,有达官贵人、也有文人雅士,如浙江巡抚刘韵珂,曾做过浙江藩台的刘燕庭,“西泠八家”之一的篆刻家又是画家赵之琛,人称为“金石僧”的达受(六舟和尚)等等。还有翁雒、汤贻汾、赵之琛,这三人都是画家。翁雒早期画人物,中期攻画花鸟画、草虫、水族、尤其擅长画乌龟。而汤贻汾与山水画家戴熙并称“汤戴”。赵之琛则是“西泠八家”之一,精书画印。

费丹旭在杭州,创作了很多作品。初寓上海时,他创作了《红楼梦人物图册》十二幅,画册内容从“黛玉葬花”到“宝琴赏雪”,画面的构图有圆形、菱形、长方形、八角形等形式。画面中的人物、树石,笔调工整,界画楼阁,也见功力,接近民间绘画风格。后来,费丹旭于一八三一年又到了苏州。苏州作为一个东南地区的大都市,与费丹旭的故乡湖州隔着一个太湖。在苏州他创作了《鄂园考律图》《倚栏图卷》,这两幅作品属于费丹旭的肖像画作品,前一幅是为赵月波,陆听蕉画像,后一幅为海楼先生作。

费丹旭以画仕女闻名,与改琦并称“改费”,过着年年毕竟浪游多费丹旭以画仕女闻名,与改琦并称“改费”,过着年年毕竟浪游多!

费丹旭在杭州,创作了很多作品。但最值得称道的是他的群像式肖像画巨作《东轩吟社图卷》,此幅作品是奉振绮堂主人汪远孙所作,费丹旭是东轩诗社中人,当时诗社正是全盛。《东轩吟社图卷》是描写二十七位东轩社友学术活动的群像式肖像画。作者居然在不容过多修改的生宣纸上,把不同人物的眼睛神采,通过细致而又变化的笔墨技巧,一个个画了出来。费丹旭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在杭州所作,像肖像画作品如《荔影独立图》《果园感旧图》《纤倚图》等,仕女画作品如《仕女图屏》《柳荫仕女图卷》《仕女图册十二开》等等作品。费丹旭最后一次出游是在四十九岁那年(道光二十九年),春天到了蒋光煦的别下斋。后又到了杭州。

费丹旭是一位兼能诗词、书法、绘画,尤以擅长画仕女人物画享誉艺坛,兼能山水、花卉。费丹旭所画的仕女是清朝仕女画的典型代表,是明清时期的清新俊秀、弱柳扶风的典型风格特征。费丹旭所画的仕女画,毫无霸气,用笔松秀飘逸,女性形象娇媚柔弱。画中的人物形象往往不是那些生活在深宫内院的锦衣玉食,珠光宝气的皇家后妃形象,而是大家都比较容易接触到的大家闺秀和小家碧玉的形象。

费丹旭是一位善于作补景仕女的画家。为烘托画中人物的思想性格,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渲染画面的环境气氛,将人物之美与景趣之美相融会。他根据画作需要,将人物画、山水画和界画融合运用,使画面看起来趋于完美。费丹旭的仕女画用笔松秀飘逸。蒋宝龄说他“一以轻清淡雅之笔出之,同辈无与匹也”。费丹旭以画仕女闻名,与改琦并称“改费”。

费丹旭以画仕女闻名,与改琦并称“改费”,过着年年毕竟浪游多费丹旭以画仕女闻名,与改琦并称“改费”,过着年年毕竟浪游多!

卢秀辉有《为费丹旭晓楼歌》一首,诗云:

自小丹青爱,故而阿堵稀。

不知晓楼空,闲道人言非。

浪浮诗画间,徒与心迹违。

憔悴九霄初,生死何处归。

望乡浩荡远,笔下身世微。

书斋佳人好,身伴禅客依。

弱柳扶风逸,翠辇红旌威。

学到古人深,心事多感几。

书来秋水怨,画罢五岭衣。

故里奈别何,绿杨陈榻肥。

碧玉恨不嫁,小莺愿齐飞。

年光旧花丛,费郎倚寒闱。

费丹旭以画仕女闻名,与改琦并称“改费”,过着年年毕竟浪游多费丹旭以画仕女闻名,与改琦并称“改费”,过着年年毕竟浪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