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孟凡涛:用生命践行使命与担当

孟凡涛:用生命践行使命与担当

2020年2月16日,利津县明集乡疫情处置组成员孟凡涛因连续劳累突发疾病,倒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年仅40岁。22年扎根基层,16年党龄,孟凡涛用春风化雨的付出守护明集乡的平安,用任劳任怨和踏实工作诠释了一名基层干部的责任和担当,用自己的生命和坚守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孟凡涛:用生命践行使命与担当

扎根基层有担当 服务群众守初心

孟凡涛任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负责人期间,牵头筹备组建网格化队伍,建立健全了网格运行各项规章制度。在孟凡涛的带领下,截至2019年底,网格化中心累计上报处理事件6380件,办结率100%。去年6月,孟凡涛在全市“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大竞赛、大比武中获得“网格化服务管理先进个人”,他所负责的综治、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均在市县评比中获得荣誉。

在明集乡疫情防控工作中,孟凡涛负责社会随访、人员排查、市外人员劝返等工作。明集乡地处利津与滨州交接处,涉及人员成分复杂、工作头绪繁多、时间要求紧迫、遇到涉及重点人员核实和紧急任务时,必须做到第一时间调查、第一时间核准、第一时间反馈。

孟凡涛:用生命践行使命与担当

“我负责辖区内企业复工人员较多,每核查一名外来人员,孟主任要反复确认几次才放心,晚上十一点多还经常接到他的电话。”明集乡大张村网格员刘金香说道。“不管何种情况、何时何地,只要打电话给他,他就立马行动起来。检查劝导点、抚慰隔离人员、统计报表事无巨细⋯⋯好多次我看到他扶着额头,一声不吭地坐在那儿,看着很疲惫的样子。”

疫情防控期间,孟凡涛主动与各检测站、交通卡口同志们一道核实、排查、走访涉外人员,积极调动辖区内45名网格员进行疫情防控宣传、人员排查、劝返等工作,高标准完成人员信息核查上报、录入及后期随访管理工作。

孟凡涛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在他看来,疫情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效率,时间就是责任。“晚上十一点多,小孟还在工作群中回复需要调查核实的情况,早上八点多他就已经将全乡薄弱网格情况汇总上报了,可想而知,这一晚上他能有多少休息的时间。”明集乡人大副主席朱宝军说,一个人,一个晚上,涉及辖区内38个村,45个网格,情况全部摸排清楚,这就是孟凡涛。在朱宝军眼里,孟凡涛工作有韧劲,虽然负责的工作头绪繁多,但每一项工作都尽心竭力地去做好。

孟凡涛:用生命践行使命与担当

“在一次县区集中汇报工作前,我发现他做的ppt相比于其他先进地方,还存在一些不足。当我把情况反馈给他时,已经是晚上12点多了,可我第二天再看到这个ppt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就是这样,不善言辞,但总能在工作中给人‘惊喜’。”谈起在防疫工作中每天朝夕相处的同事,利津县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副主任杨红艳眼眶红了。“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任务繁杂、压力大,但只要把工作安排给他,他都能快速高效地完成。原本那天下午三点他还要向我反馈工作情况,可没想到他竟突然⋯⋯”

“我们网格中心刚成立时,小孟哥从来没有过周末和假期。我负责网格中心公众号的运营,当时遇到很多困难,但哪怕他手里的工作再多,他也会抽空帮我忙。14号下午,他还提醒我早点回家休息,自己又加班到很晚。”忆及孟凡涛一幕幕工作情景,明集乡网格办工作人员董俊珍几度扭头抹泪。“如果能再见他一面该多好,告诉他别把自己搞那么累,让我也为他多分担些。”“孟主任回来吧,我们还等你指导工作呢。”“孟哥,你不在了,我们还会把网格工作干好,你放心。”⋯⋯这是全乡45名网格员对孟凡涛的深深悼念。

孟凡涛:用生命践行使命与担当

勤勉尽责担使命 倒下前一刻仍在工作

2月15日晚上10点,孟凡涛接到县疫情防控指挥部社会随访组通知,明集乡境内有2名与确诊患者同乘人员,孟凡涛立即通过电话、微信调查随访2名同乘人员情况,并做好详细的记录,工作直到深夜。

“早上六点多,他说胸口闷,还有点疼,我想着赶快送他去医院,他说要先报上表。” 妻子李媛媛回忆说,2月16日早上起床后,孟凡涛感觉身体不适,他仍先电话联系东堤三村党支部书记张洪彬核实同乘人员信息,核实准确后上报。上午8点46分,在接到核实疫情防控薄弱区域紧急工作任务后,孟凡涛认真核实有关情况,就近借用电脑进行了上报。随后,孟凡涛在妻子陪同下赶往利津县中心医院检查身体。

“小孟,你在哪,现在需要做一个薄弱地区疫情防控排查统计表。”2月16日上午10点9分,孟凡涛接通了最后一个工作电话。躺在做心电图的床上,孟凡涛又就疫情防控薄弱区域有关工作向朱宝军作了汇报。随后,孟凡涛出现昏厥、休克等症状,经诊断为突发心源性猝死,抢救无效后去世。

年仅40岁的孟凡涛走了,留给亲人的只有奔波的背影。在离世前,他还一直坚守在工作一线,恪尽职守,不间断地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安排调度工作30余次。孟凡涛的心里,更多装着的,是明集乡社会治理服务网格化工作的大局,是辖区群众的安危冷暖,却很少能顾自己、顾“小家”。

孟凡涛:用生命践行使命与担当

“那天早上我看着他喝了一大碗饼汤才出的门,那时明明还好好的,出了门却再也没回来,也没留下一句话⋯⋯”孟凡涛的母亲考志平说道。疫情发生以来,孟凡涛一直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很少有时间陪伴家人和孩子。2月24日,是孟凡涛儿子16岁的生日,这个寒假,由于孟凡涛早出晚归,他们父子俩难得见上面,今年他们一家人还没能坐下来一起好好吃顿饭。

在孟凡涛的家中,他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办公室”。书桌上一台打印机,两台电脑,一摞摞码放整齐的人员信息排查表,见证了他无数次日夜连轴运转。“这里就是凡涛的‘根据地’。记得大年初一,村里人都来家里拜年了,他还坐在这儿工作,喊都喊不动。凡涛走后,这个房间再没有动过,就像他还在这里办公时那样⋯⋯”妻子李媛媛哽咽着说。

本色不褪、初心不改。孟凡涛,20余年扎根基层,勤勉尽责,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以奉献的精神、执着的干劲、为民的情怀耕耘一方热土,在人生路上留下了一串深深的足迹⋯⋯他的坚守和忠诚将激励着更多的基层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孟凡涛:用生命践行使命与担当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君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