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16日,利津縣明集鄉疫情處置組成員孟凡濤因連續勞累突發疾病,倒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年僅40歲。22年紮根基層,16年黨齡,孟凡濤用春風化雨的付出守護明集鄉的平安,用任勞任怨和踏實工作诠釋了一名基層幹部的責任和擔當,用自己的生命和堅守踐行了一名共産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紮根基層有擔當 服務群衆守初心
孟凡濤任社會治理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負責人期間,牽頭籌備組建網格化隊伍,建立健全了網格運作各項規章制度。在孟凡濤的帶領下,截至2019年底,網格化中心累計上報處理事件6380件,辦結率100%。去年6月,孟凡濤在全市“擔當作為、狠抓落實”大競賽、大比武中獲得“網格化服務管理先進個人”,他所負責的綜治、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均在市縣評比中獲得榮譽。
在明集鄉疫情防控工作中,孟凡濤負責社會随訪、人員排查、市外人員勸返等工作。明集鄉地處利津與濱州交接處,涉及人員成分複雜、工作頭緒繁多、時間要求緊迫、遇到涉及重點人員核實和緊急任務時,必須做到第一時間調查、第一時間核準、第一時間回報。
“我負責轄區内企業複勞工員較多,每核查一名外來人員,孟主任要反複确認幾次才放心,晚上十一點多還經常接到他的電話。”明集鄉大張村網格員劉金香說道。“不管何種情況、何時何地,隻要打電話給他,他就立馬行動起來。檢查勸導點、撫慰隔離人員、統計報表事無巨細⋯⋯好多次我看到他扶着額頭,一聲不吭地坐在那兒,看着很疲憊的樣子。”
疫情防控期間,孟凡濤主動與各檢測站、交通卡口同志們一道核實、排查、走訪涉外人員,積極調動轄區内45名網格員進行疫情防控宣傳、人員排查、勸返等工作,高标準完成人員資訊核查上報、錄入及後期随訪管理工作。
孟凡濤既是指揮員又是戰鬥員,在他看來,疫情是指令,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效率,時間就是責任。“晚上十一點多,小孟還在工作群中回複需要調查核實的情況,早上八點多他就已經将全鄉薄弱網格情況彙總上報了,可想而知,這一晚上他能有多少休息的時間。”明集鄉人大副主席朱寶軍說,一個人,一個晚上,涉及轄區内38個村,45個網格,情況全部摸排清楚,這就是孟凡濤。在朱寶軍眼裡,孟凡濤工作有韌勁,雖然負責的工作頭緒繁多,但每一項工作都盡心竭力地去做好。
“在一次縣區集中彙報工作前,我發現他做的ppt相比于其他先進地方,還存在一些不足。當我把情況回報給他時,已經是晚上12點多了,可我第二天再看到這個ppt時,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就是這樣,不善言辭,但總能在工作中給人‘驚喜’。”談起在防疫工作中每天朝夕相處的同僚,利津縣社會治理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副主任楊紅豔眼眶紅了。“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任務繁雜、壓力大,但隻要把工作安排給他,他都能快速高效地完成。原本那天下午三點他還要向我回報工作情況,可沒想到他竟突然⋯⋯”
“我們網格中心剛成立時,小孟哥從來沒有過周末和假期。我負責網格中心公衆号的營運,當時遇到很多困難,但哪怕他手裡的工作再多,他也會抽空幫我忙。14号下午,他還提醒我早點回家休息,自己又加班到很晚。”憶及孟凡濤一幕幕工作情景,明集鄉網格辦從業人員董俊珍幾度扭頭抹淚。“如果能再見他一面該多好,告訴他别把自己搞那麼累,讓我也為他多分擔些。”“孟主任回來吧,我們還等你指導工作呢。”“孟哥,你不在了,我們還會把網格工作幹好,你放心。”⋯⋯這是全鄉45名網格員對孟凡濤的深深悼念。
勤勉盡責擔使命 倒下前一刻仍在工作
2月15日晚上10點,孟凡濤接到縣疫情防控指揮部社會随訪組通知,明集鄉境内有2名與确診患者同乘人員,孟凡濤立即通過電話、微信調查随訪2名同乘人員情況,并做好詳細的記錄,工作直到深夜。
“早上六點多,他說胸口悶,還有點疼,我想着趕快送他去醫院,他說要先報上表。” 妻子李媛媛回憶說,2月16日早上起床後,孟凡濤感覺身體不适,他仍先電話聯系東堤三村黨支部書記張洪彬核實同乘人員資訊,核實準确後上報。上午8點46分,在接到核實疫情防控薄弱區域緊急工作任務後,孟凡濤認真核實有關情況,就近借用電腦進行了上報。随後,孟凡濤在妻子陪同下趕往利津縣中心醫院檢查身體。
“小孟,你在哪,現在需要做一個薄弱地區疫情防控排查統計表。”2月16日上午10點9分,孟凡濤接通了最後一個工作電話。躺在做心電圖的床上,孟凡濤又就疫情防控薄弱區域有關工作向朱寶軍作了彙報。随後,孟凡濤出現昏厥、休克等症狀,經診斷為突發心源性猝死,搶救無效後去世。
年僅40歲的孟凡濤走了,留給親人的隻有奔波的背影。在離世前,他還一直堅守在工作一線,恪盡職守,不間斷地通過微信、電話等方式,安排排程工作30餘次。孟凡濤的心裡,更多裝着的,是明集鄉社會治理服務網格化工作的大局,是轄區群衆的安危冷暖,卻很少能顧自己、顧“小家”。
“那天早上我看着他喝了一大碗餅湯才出的門,那時明明還好好的,出了門卻再也沒回來,也沒留下一句話⋯⋯”孟凡濤的母親考志平說道。疫情發生以來,孟凡濤一直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很少有時間陪伴家人和孩子。2月24日,是孟凡濤兒子16歲的生日,這個寒假,由于孟凡濤早出晚歸,他們父子倆難得見上面,今年他們一家人還沒能坐下來一起好好吃頓飯。
在孟凡濤的家中,他有一間屬于自己的“辦公室”。書桌上一台列印機,兩台電腦,一摞摞碼放整齊的人員資訊排查表,見證了他無數次日夜連軸運轉。“這裡就是凡濤的‘根據地’。記得大年初一,村裡人都來家裡拜年了,他還坐在這兒工作,喊都喊不動。凡濤走後,這個房間再沒有動過,就像他還在這裡辦公時那樣⋯⋯”妻子李媛媛哽咽着說。
本色不褪、初心不改。孟凡濤,20餘年紮根基層,勤勉盡責,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他以奉獻的精神、執着的幹勁、為民的情懷耕耘一方熱土,在人生路上留下了一串深深的足迹⋯⋯他的堅守和忠誠将激勵着更多的基層黨員幹部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君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下傳“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