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现代戏剧之父"易卜生吹响中国妇女解放战歌

(万象历史特辑作者:梦之歌)

"现代戏剧之父"易卜生吹响中国妇女解放战歌

"现代戏剧之父"易卜生吹响中国妇女解放战歌

1828年3月20日,易卜生出生于挪威的一个商人家庭。十几岁时,生活是艰难的。1844年(16岁),易卜生在一家药店当学徒,在业余时间大量阅读莎士比亚、歌德和拜伦,并开始写诗。他和一个比他大10岁的女仆有染,有一个男孩,但易卜生从未问过他们的生活。

"现代戏剧之父"易卜生吹响中国妇女解放战歌

(易卜生雕塑)

1850年(22岁),易卜生在医科大学没有通过入学考试,并被推荐到剧院工作。在此期间,他参与了许多戏剧的创作,并积累了丰富的编剧经验。几年后,剧院破产了,易卜生离开挪威,搬到意大利开始自己的剧院。

在接下来的二十年里,易卜生写了许多剧本,但它们并不温不火。直到1879年(51岁),易卜生的戏剧《玩偶之家》才被写成,两周后在丹麦哥本哈根皇家剧院首次亮相。

剧中的女主角娜拉美丽活泼,深爱着丈夫。为了对待丈夫,她伪造债务,试图赚钱,偷偷还清债务,但丈夫却把她当成工具,当娃娃。当她的丈夫得知娜拉的冒充会危及她的声誉和地位时,他称她为"犯罪女人"。当事情解决后,他甜化了娜拉的话。巨大的反差,让娜拉终于认清了自己的家庭"娃娃"身份,离家出走。

"现代戏剧之父"易卜生吹响中国妇女解放战歌

(玩偶之家海报)

《玩偶之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它与之前电视剧的流行内容不同:穿衣、谋杀、决斗等,而是对普通人生活的叙事,给人一种强烈的现实感。

娜拉的丈夫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这是一个男性主导的世界,女性只是她们的附庸。这使妇女地位和妇女解放问题成为头等大事。《玩偶之家》推动了当时社会女性的觉醒,被称为《妇女独立宣言》。

"现代戏剧之父"易卜生吹响中国妇女解放战歌

(伊布罗卡新青年特刊)

在新文化运动期间,《玩偶之家》被翻译成中国。1918年6月18日,《新青年》以娜拉的名义出版。

1935年,该剧被带到全国各地的舞台上,这一年被称为"娜拉年"。娜拉离开家乡,脱下镣铐,为自己的权益而战,成为包办婚姻制度下中国青年崇拜的偶像。江青在上海金城大剧院饰演女主角娜拉。

在娃娃屋、胡石的《终生大事》、欧阳宇轩的《The》、熊福熙的《新男人的一生》、郭沫若的历史剧《卓文君》等的影响下,塑造了一批已经离开、追求自由的女性,被称为娜拉剧,对中国女性的解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现代戏剧之父"易卜生吹响中国妇女解放战歌
"现代戏剧之父"易卜生吹响中国妇女解放战歌

(易卜生的戏剧在中国演出)

除了《玩偶之家》之外,易卜生还写了皮埃尔·冈特(1867年)、《幽灵》(1881年)、《人民公敌》(1882年)、《野鸭》(1884年)、《海达·盖布勒》(1890年)等等。

这些作品都是立足于现实,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矛盾搬上舞台。通过戏剧,易卜生讨论宗教、法律、道德、婚姻家庭、政治生活,为观众留下了充足的思考空间。

"写作就是坐下来评判自己,"易卜生在他作品的扉页上写道。易卜生一生写了二十六部戏剧,被誉为现代戏剧之父。

1906年5月23日,易卜生去世,享年78岁。

"现代戏剧之父"易卜生吹响中国妇女解放战歌

(万象历史传记写作营683部作品,营员"梦之歌"第54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