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聪明的事情(公众号:zhidxcom)</b>
<b>作者|徐山</b>
<b>编辑|云鹏</b>
10月20日,刚刚在江西省南昌召开的世界VR产业大会开幕,汇聚了国内外VR产业相关学者和从业人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梅红、欧洲科学院院士Dieter Smarstec、阿里云创始人王健、高通中国董事长孟伟等都表达了自己深入的看法。
会上,孟晚舟表达了自己对XR设备的看法,并表示XR是下一代计算平台,空间计算将是计算的未来趋势;谷歌母公司alphabet董事长约翰·轩尼诗(John Hennessy)专注于如何改善VR行业的创新;并指出VR会议和VR培训将是值得关注的领域;欧洲科学院院士Dieter Smarthian以特效的形式对VR价值链进行了演讲,并指出了场景可视化的应用前景。
不仅如此,在会上,虚拟现实产业联盟名誉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赵卫平发布了2021年中国VR50强企业名单。据介绍,这次主要是从企业规模、创新、成长的角度来选择国内有潜力的VR企业。其中,HTC排名第一,前五大企业还包括百度的北京百度网通科技有限公司、戈尔、北京东方和咪咕。
此外,虚拟现实产业联盟副理事长、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张力发布了中国虚拟现实产业的15项重要成果,包括中国电信5G云XR业务平台系列应用、河图增强现实平台等。
<h2>中国联通董事长刘立红:5G和算法是VR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h2>
"元宇宙、超真实、互联世界点燃了VR产业新一轮的热潮,"刘丽红首先表达了自己对当今VR产业的感受。
"VR行业的显着特征是需要实现虚拟现实,但仅凭这一点是不够的。刘丽红表示,VR行业的现实需要保持良好的用户体验,需要努力改善眩晕问题。
要解决眩晕问题,首先需要解决网络速度延迟问题。他表示,目前5G的响应速度可以达到29ms以内,网络速度也是4G的十倍,提高了响应速度,网络速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优化VR/AR设备信息不同步,造成眩晕问题。
目前,中国的5G建设,不仅在网络速度上优于全球70%的5G基站,而且拥有全球80%的5G用户。此外,中国联通的5G建设已经覆盖了中国重点城区和一些重点乡镇。
同时,中国联通也关注VR产业在发展计算机强国方面遇到的挑战。他说,一些数据需要在云中处理并传回终端设备,但数据传输速率仍然不高。因此,5G和计算能力是VR行业发展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5G在工业中的应用过程是5G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技术融合的过程,也是5G与VR和AR技术融合的过程,"刘说。
基于5G技术,AR可以提高工厂效率,优化装配设备和维护指导的人员配备,而VR则通过创建虚拟课程使人们能够更快地理解知识内容。
此外,刘丽红还提到了中国联通在冬奥会上的VR布局,中国联通将通过3D渲染技术提供智能观看、智能参与等方式,可以实现实时观看的功能,用户甚至可以在家中从任何角度观看比赛。
<h2>二、中国工程院院士梅红:数字孪生打破了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壁垒</h2>
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梅红介绍了VR重要落地的场景——智慧城市的发展方向。
"城市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主题,"梅说,并指出,到2050年,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率将达到68.4%左右,发达国家将达到86.6%。
然而,快速的城镇化发展也带来了就业、环境退化等挑战,梅红认为,城市信息化是解决城镇化进程面临的诸多困难和挑战的有效技术手段之一。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广泛、深入、全面的城市信息化项目。美鸿提出了在虚拟现实世界中建设智慧城市的三个阶段和三个突破。
第一阶段是筑基、建系统,主要以行业领域信息化为中心,解决城市各领域的数字化、网络化问题,其典型应用为电子政务、数字化城市管理等。
第二阶段是打破孤岛,互操作,我们正处于阶段。以应用场景为中心的数据交换与整合,解决跨系统、跨域数据流、业务协同问题,其典型应用为公卡、健康宝等政府服务。
第三阶段是全数字化、双联体建设,以大数据为中心的功能服务和生态建设为主,全面深入数字化、物联网化、智能化,利用城市数字孪生体解决智慧城市体系中出现的问题。
"新智慧城市是人机深度融合的产物,城市数字孪生技术为现实与虚拟世界的融合提供了解决方案。梅红表示,并认为未来智慧城市的发展在数据治理、数据共享、操作系统等三个层面的完善需要有所突破。
梅红提出,优秀的智慧城市大数据平台或数字城市操作系统应该具备高度灵活的服务支撑、跨时空数据融合和人机资源管理三要素,在上层服务、下层资源管理可以提高城市的调度和控制能力。
<h2>谷歌母公司Alphabet董事会主席约翰·轩尼诗(John Hennessy)表示,创新已成为VR行业发展背后的驱动力。</h2>
在会议上,图灵奖获得者约翰·轩尼诗(John Hennessy)也是美国国家工程院,科学院,哲学系的研究员,也是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董事会主席,他发表了关于变革时代的创新的视频演示。
他提出了三个问题,我们在思考创新时需要考虑这些问题。
首先是创新的源泉,他观察到,重新定义该行业的大多数创新都来自大学和企业研究中心,而对科学研究的关注和提供足够的自由将为创新的增长提供广泛的空间。其次,人们需要清楚什么是创新。最后,重要的是要清楚地了解这些创新将如何影响社会。
在他看来,VR的发展需要不断完善软硬件设备,提高沉浸式虚拟体验的质量。同时,VR设备的成本需要降低,这对VR的普及至关重要。
他还指出,一些公司正在简化通过软件构建高质量VR体验的过程,但他也指出,定制软件的高成本将使VR行业难以普及应用。
最后,他说VR中还有更多的"杀手级应用",虽然在游戏中被广泛使用,但在在线视频和电影等其他领域也有潜力。
他举了一个例子——沉浸式培训,人们可以利用VR帮助训练人们处理困难的情况,比如培训急救人员如何通过VR营救病人,训练消防员冲进燃烧的建筑物来控制火灾。
<h2>四、阿里云创始人王健:数字化就像电一样成为生活的"必需品"</h2>
"电气化重塑了二十世纪的城市,"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健说。
他指出,VR技术是计算机革命之后的一场新革命,而不是计算机革命的一个分支。同时,AR、VR和Cinematic Reality是一个整体,或者说是"精神状态"。
在回顾VR技术的发展时,王健想到了1993年的863项目,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逐渐拥有了自己的VR系统,1998年,人们可以在PC或互联网上使用VR。
"从1998年到现在,我相信世界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王健认为虚拟现实是一种现实,心理学是虚拟现实的物理学,比如从智慧城市的角度来看,大数据只是在展示城市的另一面。
在南昌建设数字大脑的过程中,南昌是第一个发布"限量"令,再在"限量"之后取消"限值"的城市,这在智能城市交通调度的背后起到了重要作用。"限制"的取消将成为南昌城市数字化的象征之一,也是智慧城市的象征之一。
<h2>5. Dieter Smarstec,欧洲科学院院士:数据将贯穿整个价值链</h2>
Dieter Smarstecker是欧洲科学院和奥地利国家科学院的成员。他使用VR/AR技术在特效演示中介绍了VR/AR的价值链。
首先,现实世界将提供大量数据,这些数据将形成不同的数据模型,当与数据模拟器相结合时,将产生更多的数据,使人们能够找到数据背后的规律并将其可视化。
将数据可视化与虚拟现实相结合,使人们能够获得身临其境的可视化数据,并通过VR设备进行体验。但他也指出,虚拟现实并不能把一切都变成虚拟的。
"场景可视化最终将数据传递回现实世界,这也与其他可视化不同。"增强现实将成为行业和情境可视化的重要工具,"Dieter Smalstecker说。"
<h2>六、高通中国董事长孟伟:未来世界将成为一个巨大的展示</h2>
孟建议XR主要包括VR、AR两大类。其中,XR将是下一代移动计算平台,整个XR行业正在迎来一个发展的黄金阶段,同时消费者对XR行业也有高度的关注。
他觉得未来将是一个新的现实世界,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将完全融合,整个世界将成为"显示屏"。而且,在技术发展的过程中,空间计算将对技术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高通一直关注着XR行业的发展,孟认为,其中,AR/VR一体化将出现单薄、无线连接的趋势。另一个感兴趣的产品,XR眼镜,预计将在5-10年内轻量化。此外,XR眼镜可以支持多种任务,以及沉浸式协作和流媒体。
孟说,空间计算是未来的计算,它主要是指用户在移动终端上的操作,包括发送消息、娱乐等。"未来,所有的信息都将在三维空间中映射到人身上,一切都将叠加在现实世界中。
此外,5G将成为XR的另一个元素,5G技术的发展将帮助用户实现无处不在的顶级XR体验,并支持XR设备在边缘的渲染能力。
"目前,Dragon已经配备了超过45台XR设备,"孟表示,高通将通过四大战略推动XR产业的发展,一是XR1、XR2等专用芯片平台;最后,高通还拥有XR生态系统和XR投资者联盟,以促进XR行业的发展。
<h2>结论:VR产业发展加速,国内VR企业盛开</h2>
在会议上,我们听取了许多学者对VR未来发展的看法。他们给出了自己独特的视角,从底层算法平台到最终的落地方案。
VR产业正迎来国内市场发展的黄金时期,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政府和企业都越来越重视赛道。
虽然越来越多的玩家涌向赛道,但要看到VR设备如何快速地与消费者打开壁垒,VR成本如何降低,如何提高VR显示效果的问题仍有待国内VR企业一一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