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村镇振兴,石田等十村、风景如画的村落——陈营村做强湘密产业走农大队综合发展之路

作者:十堰市人民检察院

十日新闻记者 吴世权王青

秋天,走进安阳镇陈英村,沿途花草绿,溪水清澈,稻田金黄色,四合院白墙德瓦,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图画呈现在我们面前。

"节假日时,很多城市人带着孩子去体验农场生活,我们村成了风景名胜!"谈到村里的新变化,陈营村党支部书记魏然告诉记者,去年该村接待了5万多名游客。

晨营村的变化源于2017年开始的美丽村庄的建设。该村交通便利,307条省道穿过该村。近年来,该村牢牢把握扶贫、乡村振兴的战略机遇,积极发挥政府主导、群众主体作用,推动村改造建设,先后对226户家庭屋顶和立面进行了统一风格的升级改造、拆除私人建筑、修建水泥路、建设文化广场、 高标准的公共厕所,设置了分类垃圾桶,村子看起来崭新。

建设一个美丽的村庄,不仅要让它变得美丽,还要让村民变得富有。晨营村有2000多亩田地,水源丰富,土壤十分肥沃,水稻种植高产优良,在当地享有盛誉。为了壮大湘密产业,帮助村民增收致富,该村于2018年成立了十城粮香农专业合作社,通过统一提供水稻种子、统一种植管理、统一贮藏加工、统一包装营销,打造晨英香蜜品牌,使陈英香米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大提升。目前,该村开发香米2000亩,价格从2015年的4元/斤到目前的10元/斤,家庭收入"芝麻开花节高"。

晨营村有着悠久的传统手工黄酒酿造历史,被誉为"黄酒村",每年农历9月9日前后,当地家庭开出锅酒,全村酒溢于股。为了延伸湘密产业链,增强"黄酒村"的实力,该村在势利的指引下,由顾香农专业合作社引进南洋理工学院技术团队,开展黄酒基础研究,建设黄酒产地。合作社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将原来农民单枪匹马地投入到合作集团发展中,利用传统技术酿造黄酒,通过统一酿造、统一包装、统一价格,借助濮阳区电商办公室、邮件乐购、湖北小蜜蜂电商公司等平台统一销售,带动260多户家庭发展黄酒产业, 年均收入3000元以上。"

工业发展,村美,晨英村致力于改变农业生产、管理体制,探索一条"农旅游"之路。村里举办一年一度的种植节、黄酒节、年度商品节等活动,以"走乡路、欣赏乡村风光、吃农家菜、住在农舍里、干农干活、尝乡情"为特色,把农村变成景区,把农产品变成旅游商品,到旅游扶农户, 以农场旅游为主,推动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型。魏然介绍:"去年的年度货节,我们组织了30多家农民,准备了陈英香米饭、黄酒、手工红薯面条、正宗土蜜,以及现场宰杀黄牛、猪、鸡等50多种农产品,很快售罄,村民们坐在门口就能赚到钱!"

"现在住在陈营村真的很开心,环境越来越好,水泥路、自来水、有线电视、宽带都连接在一起。农场闲暇时间跳舞、唱歌、扭曲的歌声并不热闹,白天越来越跑!说起祇英村这几年的变化,村民黄玉莲笑了。

记者须知

振兴农村,产业是关键。陈英村近年来立足湘密产业特点,致力于转变农业生产管理体制,采取"合作与农户和基地"的模式,走出"山米种植与黄酒酿造与农业大队融合"的发展道路,推动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型,真正让村民筷钱, 美好的生活。陈营村的变化告诉我们,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只有坚持精准,立足特色资源,关注市场需求,发展优势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才能使农村农民更加美好,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

村镇振兴,石田等十村、风景如画的村落——陈营村做强湘密产业走农大队综合发展之路

陈英村田园风光犹如风景如画的特约记者周嘉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