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们在庐山留下“虎溪三笑”的佳话,连老虎都嫉妒得长啸震林岳

作者:烹煮历史
他们在庐山留下“虎溪三笑”的佳话,连老虎都嫉妒得长啸震林岳

虎溪三笑图

结庐名山,寄情山水,是古代仕途失意的文人士大夫独善其身的理想出路。因此庐山是隐者的乐园,它的隐士文化流韵千古。

庐山隐士中,最有名的要数“浔阳三隐”陶渊明、刘遗民、周续之了。

三隐之首的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与庐山有着血浓于水的亲密关系,他是浔阳柴桑(九江市)人,庐山是他的故乡。他少怀济世之志,后五进仕门,却都因“有志不获聘”,四十一岁在彭泽令任上,因“不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挂印而去,归隐庐山。

渊明初隐的“上京”,即星子县白麓乡的玉京山鹿。这里依山面湖,可赏群峰嵯峨,观平湖烟云,有良田耕耘,通舟楫之便,有儿女绕膝。“六载去还归”,在故乡的怀抱中,无案牍劳形,无官场倾轧,“风飘飘而吹衣,舟摇摇以轻扬”,归去来兮的渊明一身轻松,满心愉悦。此时他眼中的庐山更是别有风韵,“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一派明秀天然中透出诗人平静恬淡的心境。

渊明是自然之子,赤子之心面对庐山的明山秀水,诗意也便葱茏。于是一座中国田园诗的高峰便在庐山的山水间悄然矗起。

渊明诗文采庐山自然灵气,却不肢解庐山,为一峰一瀑吟诗为文,而是把庐山作为一个整体意象,尽心为山水画魂。于是《归去来兮辞》《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桃花源诗》等一百三十余首优美冲和的精妙诗章,从他心中汩汩流出,润泽庐山,泽被后世,展现出一个别样意蕴的庐山,蔚成中国田园诗派的绝世风景,为后世所瞩目景仰。

元代元好问 “一句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醇”的评语,可谓一语中的,渊明若泉下有知,当视为知己。

渊明结庐归隐,却不清高自闭。他的隐,是一种心灵之隐,正所谓心远地自偏。他热爱生活,用心感悟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关注生活细节里的无穷意蕴和细小乐趣。在耕田、读书、饮酒、赋诗之余,他与乡野村夫相携往来,闲话桑麻,怡然自得。他好交贤士,尤其与因不满刘宋代晋隐于庐山西林的柴桑令刘遗民和因避战乱而隐庐山的儒者周续之交往甚密。彼时他们心意相通,引为知音,常常往来相访,谈儒论诗,诗酒唱酬,成就一段佳话,被后人合称“浔阳三隐”。有“浔阳三隐”把酒朗笑的身影,庐山在中国文人心头便是温暖的。

他们在庐山留下“虎溪三笑”的佳话,连老虎都嫉妒得长啸震林岳

风景如画的庐山

在世人心中,关于庐山,比“浔阳三隐”更为人向往的佳话莫过于“虎溪三笑”了。

这是一个流传千古的佳话。相传渊明与住持东林寺的禅宗六祖慧远、筑庐金鸡峰下简寂观的道士陆修静相交好,常与陆修静往东林寺,三人互释迷津,笑谈今古,相与甚欢。慧远在庐山修行,三十余年不但不下山入城,送客也从不越过门前虎溪。有次三人聚后,慧远相送,一路言笑忘情,不觉竟过了虎溪,引得后山老虎妒意大发,长啸震林岳。三人闻声惊觉,相视会心大笑。他们为在不经意间破除了不过虎溪的执念而笑,也为他们之间单纯自然的友谊而笑。这笑声,倾倒了后来无数鸿儒文人,慰藉了他们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孤独心灵,成为他们心中文人相亲的一朵莲花。他们愿意为这朵花描枝画叶,于是李白有“东林送客处,月出白猿啼;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别东林寺僧》)一诗怀古,东坡有《三笑图赞》传世,明朝成化帝宪宗朱见深绘有《一团和气图》,此图乍看如同一人,细看实为一儒、一僧、一道三人合抱相视而笑。凡此种种,令“虎溪三笑”这朵开在世人心中的花更加明媚,让人倾心。

遗憾的是,“虎溪三笑”的佳话据史学家考证只是一个传说。当时慧远与渊明虽同处庐山,但渊明顺应自然的人生观难以附会慧远“体神入化、落影离形”的轮回说,因此交往不多,而陆修静来庐山弘道时,渊明与慧远都已故去。虽然如此,我依然倾心于“虎溪三笑”所传递的那种文化知音携手庐山谱写“高山流水”的高谊,倾心于儒释道相互交融共处庐山的文化高度。

他们在庐山留下“虎溪三笑”的佳话,连老虎都嫉妒得长啸震林岳

白鹿洞书院

在庐山,最能体现这种文化包容心态的,莫过于东林寺、简寂观和白鹿洞书院了。

始建于公元386年的东林寺,是禅宗六祖慧远弘扬佛法的所在。公元381年,慧远来到庐山,后驻锡东林寺30余年。慧远是一位胸怀博大的佛学宗师,儒释道兼擅,《高僧传》谓其“内通佛理,外善群书”。在庐山,他以“苟会之有宗,则百家同致”的开放文化心态,促使儒释道和谐共存于庐山,同时他也是“善属文章,辞气清雅”的文章圣手,有《庐山记》和五言山水诗《游庐山》传世。慧远之后,庐山佛学大盛,唐朝钱珝有诗为证:“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只疑云雾窟,犹有六朝僧。”

他们在庐山留下“虎溪三笑”的佳话,连老虎都嫉妒得长啸震林岳

荒凉的简寂观

几十年后,庐山又迎来了道学宗师陆修静。他在金鸡峰下创建简寂观,修道传教、整理经典,一时道教勃兴,简寂观成为南朝庐山最大的道观。一千多年后,有一个叫商盘的清朝诗人来到庐山简寂观,睹观思人,思绪翩然,写下一诗“演经捣药已无踪,古观丹崖翠壁重。要识庐山先辈面,含情一抚六朝松。”

名列中国四大书院之首、南唐中期建于五老峰南麓的白鹿洞书院,南唐时初为“庐山国学”与金陵秦淮河畔国子监齐名,学者争相往之。北宋太宗皇帝御赐《九经》等书于书院。南宋淳熙六年,理学宗师朱熹造访书院,并自任洞主,制定教规,延师讲学,开辟了中国讲学式教育的先河,许多学识渊博胸罗锦绣的饱学之士从这里走出。夫子亲定的《白鹿洞规》“简要明白,遂成为后世七百年的教育宗旨。”此后,白鹿洞书院名动天下,成为宋末至清初数百年来中国一个重要文化摇篮。

东林寺、简寂观、白鹿洞,慧远、陆修静、朱熹,一佛一道一儒,三座文化高峰并峙千年,代表着庐山博雅兼容的文化品格。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