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学生时代的回忆(一)——漫长的一天

2014年9月29日晨,武汉,暴雨倾盆。

心情跟这天气一样,糟糕到极点。一早要早起去赶七点多的火车回重庆,没带伞,在旅馆附近匆匆买了把伞,冒着大雨,在一片灰茫茫中前行。前两天是在武大的校园里面让同学帮忙找了家旅馆住下,还没走出武大校园,搭上了一辆出租车。一路上特别堵,“今天是周一,上周五上班的人回去得早,把事情留在今天,都赶着回去,所以早上就堵”,师傅说着。我心情低落,又担心不能赶到火车,记忆中也没多说话。好在后来还是赶上了火车,上去找了座位坐下,然后脑袋清空了。

昨天的研究生推免复试我已经能预料到结果了。太差了,教授们围成一座,他们问了两个问题,都没答上,可能几分钟的功夫就让我回去等结果;英语面试的环节也没准备好,看得出来一个本来对我有所期待的老师后来变成了对我失望和疑惑。一路上什么都没想,只想睡觉让自己暂时地脱离意识。火车开了一整个白天,在车上没有食欲,没吃一点东西,除了接电话之外也就是尽力让自己睡着。

终于报的l导师电话打来了。

“啊,小w,这次排名确实很靠后,你要不考研过来吧”,

“啊,对不起,l老师给您添麻烦了,实在不好意思昨天表现太差了......”

"要不考研考一考吧?"

“但是昨天考研的网上报名系统已经关闭了,今年是不行了。”

“那你有什么打算?”

“我也不知道,可能去找工作吧。”

“那你明年再考吧,你先好好想一想,想清楚了打我电话。”

意料之中,此刻又有什么好说的,果然是没录取得上。那年我早就知道自己的条件足够保送,三月份的时候就联系了l导师。l的父辈跟我的外公那一辈是老乡老相识,他们那一辈人关系好,听家里说以前他们家借给过外公家里100块钱都没说让还的;l导师小时候到外公家来玩过,和舅舅关系挺好。13年春节的时候,l回到老家,一天晚上舅舅请他吃饭,同时也请了我一家和我大姨一家。这期间l说他们的研究所很好,从全国各地招研究生,来了以后可以让你上哈佛;他自己特别忙碌,一年大部分时间在欧洲,每年只有两个招生名额,保送生和考研生各一个;研究所的考研招生分数很高,比清华北大都高;他的研究课题是新的课题,最近三十年刚刚发展的。印象中,那天他讲了好多很不明觉厉的话题,一起吃饭的亲戚也是羡慕不已,想让我明年就报他做导师。

说回保研。那年我还是很有优势的。论绩点,班级第一,年级好像排18(那一届学院400+人);论综合成绩(gpa+素质加分项),班级第一,年级第五。那年前二十的同学基本都报了t大,个别排名30~40的同学也报了t大,结果都录取了;

那一年,保送名额不再区分校外保送和校内保送,只要有院校录取就可以了。我何尝不知道自己有多个保研志愿,可以把本科学校放在最后?那一年的年初我去查了l的研究方向,感觉确实很有前途;联系到l以后,他又说了既然是我就不再考虑别人。专业不完全一致,我专门发了自己的课程和成绩单给l,他说没问题。家里人知道我想报l之后,也很高兴,觉得我找了个好的导师,并且l肯定会帮忙的。

所以我就真的只报了l这一个志愿。其实我知道如果只报l录取失败自己将会很被动,但是我也没有想太多,虽然也有同学提醒过我。况且从沾亲带故的角度我也不能去私下再联系别的导师。

到了八月,实习结束去了l那边一趟,他的课题组每年会对有意保研的学生组织模拟面试。虽然我觉得那一次模拟面试我答得一般,但他说我表现挺好的。当天晚上l请我吃了一顿饭,期间跟我谈了很多话题,比如什么是做科研,他们那里本科生以后录取分数会直逼北大清华,30岁前要锻炼好身体,为什么有些人写了那么多专利都没用,找导师一定要找个好导师,我回去了之后毕业申请做毕业论文,我以后到了课题组来了要做啥做啥。当时给我一种感觉,他在单位很有影响力,而且他觉得我已经算是进了课题组了。

有一点要说明,l那边的保研复试不准备专业课,按l的说法,重点在于数学和力学。我知道,我既然选择了l的课题组,我也就没了其他的退路。

复试要等到9月底,这期间我复习着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基础课程。看到同学们复习着专业课,自己心里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就感觉自己不属于本科学院这个团体,莫名地慌张。9月底复试,一些学校肯定是没机会了,比如d大。

在漫长的焦虑和期盼中终于迎来了复试。复试那天教授坐满了一桌,l也在场。教授们问了我两个问题,其中第一个问题莫名其妙,事后多年我问了好些人,包括一些已经毕业的发了很多sci的师兄,他们很多都说自己不知道,并且为我当时的情况感到吃惊;第二个问题是关于一门实验课的,问我实验仪器的名字,我是真忘了,本来还想扯到相关的话题却被教授们打断了。其实第一个问题我答不上来的时候教授们已经哄堂大笑想赶我走了,一时间我感到很奇怪。l在场,没说话。

没录取上,内心非常失落,虽然一路上父母还有舅舅发了消息鼓励我,但我切切实实有空洞的感觉。61个人参加复试,我排倒数第四位。面试之前其实我悄悄留了个心眼,我把自己的材料交到教务老师那里的时候,我大概扫了一下名单,发现很多都是普通一本的同学,而且表现也没有很亮眼,最多是国家励志奖学金。论本科学校可能我算是最好的了,就算有两个同校同年级的同学一起,我的绩点之类的也比他们好看。当时教务的老师自己评论说他们这里的生源好,我心里想的是报名的985、211学生还是太少了。

让我花一年的时间再考研去他的课题组?开什么玩笑?我难道要花一年时间去追赶现在比我落后很多的人吗?而且就算我明年通得过初试,复试有把我刷掉怎么办?

那一天,失魂落魄,很漫长。

晚上,好友同学k接见了我,请我吃了饭。k是我见过的最优秀的同龄人,高考没发挥好而且是最后一个志愿来到了c大。k直博去了t大,现在已经在t大做了博士后。吃饭的时候,吃着吃着我落泪了,真的,我当时觉得对不起我的父母。

提前透露一下,后来我在参加本校的复试,同样是被问及两个问题,但那两个问题我觉得都挺基本的,我当时答得很清晰,我的导师当时在场,他说我答得很好,不用再问了。我在本校的复试成绩是第一名。

后来我再也没和l联系过,我舅舅说了l的爸爸给他打过很多次电话,说我没录取上很可惜啥的,但这又有什么用呢?而且打电话给我舅舅是什么意思,莫名其妙。

=====================================================================

洋洋洒洒写了两千多字,还是有些成就感的。是的,我恨l,我几乎每天都会恨,今生都不会再联系。别的地方保研非亲非故的都还讲究先来后到,我三月份就联系了他为什么却没录取我?他如果中途想招别人,为什么不能随便给个理由推掉我,让我有时间另寻出路?他这边没录取上的后果使我陷入了被动,我是压根没想到自己被本校录取。

未完待续。平时要上班,有空则更。谢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