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之所以令人津津乐道,就在于它的铁血、顽强和毫不妥协,无论是谁,说打就打,绝不含糊。
而这份铁血和顽强,其实并不在于不纳贡、不和亲,而在于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崇祯在国事无望的时候,毅然选择登上梅山,自缢而亡,那便是他给大明朝最后的交代、给洪武帝最后的答卷,行为虽不一定可取,但勇气可嘉,这便足了。
无独有偶,大明王朝还有一位王爷,他携五妃共赴国难,堪称明朝最后一位王爷,他死了之后,清军倾尽全力都找不到他的坟墓。
他就是明朝第十代辽王朱术桂。
朱术桂,万历四十五年生人,早年被封为辅国将军,封地荆州,也就是现在的湖北。

明朝王爷剧照
崇祯十五年,张献忠攻陷荆州,朱术桂匆匆忙忙逃入了大湖之中,才得以幸免于难。
后来,崇祯十七年,崇祯自缢,明朝灭亡。朱术桂逃亡金陵,拥护南明弘光帝,被封为镇国将军。
再后来,清军南下,金陵陷落,朱术桂与第九代辽王,也就是自己的亲哥哥朱术雅,一起逃亡南方,不幸的是,朱术雅在逃亡过程中与朱术桂走散,因此朱术桂袭封辽王。
逃亡在外的朱术桂听说,郑鸿逵拥立唐王为隆武帝,就前去投奔。
不久之后,他又得知自己的哥哥尚在人世,不禁喜极而泣,仍然将王爵还给了哥哥,堪称能明事理、可辩是非,隆武帝有感,改封他为宁靖王。
又不久,清军南攻,隆武去世,桂王便成为了永历帝,朱术桂又前去投靠,接受任命,成为了郑鸿逵军中的一名监军。
永历帝
又之后,他又辗转多次,最终投奔了郑成功,郑成功让他和其他的明朝宗室一起住在金门和厦门,在这里,他才算过上了一段较为稳定的生活。
再之后,郑成功去世,郑经继位,他的日子过得仍然不错。
直到永历十六年,郑经去世,郑克塽继位,他的好日子才到了头。
因为此时清朝已经基本稳住了中原,区区几个海岛自然也就不在话下了。
到这时为止,朱术桂其实就是一个毫不起眼的明朝王爷,国难之下,狼狈不堪,东躲西藏,前前后后投靠了许多人,到哪哪倒霉、碰谁谁就死。
他南北辗转,东西逃窜,几乎经历了明朝灭亡之后,明朝遗民所有的抵抗运动。
郑成功剧照
正因为如此,他的死,才可以代表明朝抵抗运动的终结,换句话说,他就是明朝最后的一位王爷。
更何况,他还死得如此爷们、如此有血性。
永历三十七年六月,施琅攻下澎湖,郑克塽自身难保,文武百官人心惶惶,投降言论大行其道,眼看着台湾顷刻之间,就要落入清军之手。
朱术桂下定决心,不做俘虏,以身殉国。
他先是分家产,赏赐下人。
然后将寝宫捐给佛寺。
朱术桂王妃剧照
最后,他召集袁氏、王氏、秀姑、梅姐、荷姐五位妃子,泪眼朦胧,哽哽咽咽对她们说道:“本王没有德行啊,颠沛半生,流离海外,本来想着度过余生,再去见列祖列宗,现在大势已去,我就要死了,你们各自谋一条生路吧!”
五妃无一人离开,一个个哭着说:“王能死节,妾愿失身,王生俱生,王死俱死,请赐尺帛,死随王所。”
说完,她们一个接一个,自缢而去。
朱术桂亲自殡殓,将五位妃子安葬在南门城外魁斗山之后,时人有感,称五烈墓,又称五妃祀。
妥当处理了五位妃子之后,朱术桂自杀,享年六十六岁,当地人深受感动,就将他葬在了湖内村的棚仔林中,为了混淆清军,不立墓碑,然后在四周修建了一百多座假墓。
五妃祀
据说,后来清军在那片区域大肆搜寻,都没有找到朱术桂所葬之地。
如果喜欢小编的文章,就帮忙点个赞,评个论,加个关注,鼓励一下呗。以后小编会多多的给各位老爷奉送更加精彩的历史类文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