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自己非凡的口才,让他人将相位拱手相让,古今中外可能只有蔡泽一人。
要说他是怎样获得相位的,先要说说战国时秦国的范睢。这范睢是魏国人,凭借自己非凡的才能和奇佳的口才,到秦国后,深受秦昭襄王的宠信,最终得到了秦国的相位,封为应侯。著名的“远交近攻”之奇计,就是他向秦昭襄王提出来的。但后来,他在赵国苏代的游说下,为保住权力,放弃了白起坑赵卒四十五万人,并可乘机灭亡赵国的机会,让秦王有点不快;再后来,他推荐给秦王的郑安平又投降了魏国,按秦国法律,凡荐人不效法者,与所荐之人同罪,按理说,郑安平降敌,既已族诛,应侯范睢亦该连坐,但秦王未责怪他,不过心理还是有想法的。在这种情况下,博学善辩的蔡泽来到了秦国,他暗暗分析了当时形势,决定谋取秦国的丞相之职。
蔡泽来到咸阳一旅店,为引起应侯范睢的注意,故意对店主说:“你饭必白梁,肉必甘肥,待我为丞相时,当重重地报答你。”主人说:“你是什么人,也梦想当丞相吗?”蔡泽说:“我姓蔡名泽,是天下雄辩有智之士,特来求见秦王。秦王若一见我,听我一番游说,必然高兴,驱逐应侯,而让我取而代之,相印立马可悬于腰间。”店主笑他太狂妄,便对他人说起此事。应侯门客听了,便告诉范睢。范睢听了,果然中计。他自负地说:“五帝三代的事,百家之说,我没有不听说的,众口之辩,遇我而屈,那个蔡泽,怎么能说动秦王夺我的相印呢?”于是,他让人到旅馆召见蔡泽。店主对蔡泽说:“你要大祸临头了!你说要取代应侯为丞相,今应府来召见你,先生若去必遭大辱。”蔡泽笑道:“我见应侯,他必定以相印让我,我根本不须见秦王。”店主说:“你太狂妄了,在我这里胡说八道,莫将我也连累了吧!”
蔡泽去进见范睢,范睢只顾自己坐在那里,并不叫蔡泽坐。那蔡泽只是作揖,并不跪拜。范睢绷下脸来,厉声斥责道:“外面相传,想取代我当丞相的那个人就是你吗?”蔡泽端立于旁说:“正是!”范睢说:“要夺我的相位,你有什么说法?”蔡泽说:“夫四时之序,成功者退,将来者进。您今日可以退了!”范睢说:“我自己不退,谁能让我退吧?”蔡泽说:“夫人生百体坚强,手足便利,聪明圣智,让德行播于天下,岂不是让世人敬仰的豪杰贤士吧?”范睢说:“说得对。”蔡泽说:“既已得志于天下,可以安享晚年,而世世代代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不正是所谓天大的吉祥吗?”范睢说:“说得对。”蔡泽说:“秦有商鞅,楚国有吴起,越国有大夫文种,虽然功成名就,却死得很惨,你想不想听一听这事?”蔡泽暗想,此人已经谈及要害,若说不愿听,便中他的计了,于是假装说:“有什么不愿听的呢?象咱秦国的商鞅事奉孝公,大公无私,定法以治国,为秦开拓土地千里;吴起事楚悼王,废贵族以养壮士,南平吴越,北却三晋;大夫文种事越王,使越国转弱为强,并吞强吴,为其君报会稽之怨仇。虽然不得安享晚年,但大丈夫杀身成仁,视死如归,功在当时,名垂后世,又有什么不好的呢?”此时范睢虽然嘴硬,却也不安于坐,起立而听之。蔡泽乘机说:“主圣臣贤,是国家的福份。父慈子孝,是家庭的福份。为孝子者,谁不愿意得慈父?为贤臣者,谁不愿得明君?比干忠而商朝亡,申生孝而晋国乱,身虽恶死,而无益于君父,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其君父不是明白慈祥的人呀。商鞅、吴起、大夫文种都是不幸而死,难道是以死而求后世之名的吗?比干为纣王所杀,微子却离纣王而去,召忽为公子纠自杀身亡而管促活着。难道那微子、管仲的名声,都居于比干召忽的下面吗?所以大丈夫处世,身名俱全者,上策;名可传而身死者,中策;惟有名声受到了羞辱而身全者,方为下策。”这段话说得范睢胸中爽快,不觉离开席位,走下堂来,赞道:“妙!”蔡泽继续说:“您以商鞅、吴起、文种杀身成仁津津乐道,但能与闳夭侍周文王,周公辅周成王相比吗?”范睢沉思了片刻,说:“商君等不如闳夭、周公。”蔡泽说:“今天大王信任忠良,厚待故旧,与秦孝公、楚悼王相比如何?”范睢沉吟少顷,说:“这个我说不准。”蔡泽说:“你自己思量一下,功在国家,算无失策,能与商君、吴起、文种可比吗?”范睢只好老实地说:“我不如他们!”蔡泽步步紧逼地发问:“今大王对功臣的亲近不如秦孝公、楚悼王、越王勾践,可您的功绩又不如商鞅、吴起、文种,然而你的禄位之盛,家庭之富,早已超过了他们三人。如不思急流勇退,不思自我保全,您想,他们三人尚且不能免祸,何况是您呢?翠鹄犀象,其生存的地方虽远于死亡的危险,最终却难免一死,是因为迷惑于诱饵呀。苏秦是很聪明的一个人,不是不知道保护自己,但也过早而死,是因为贪利不知道满足的原因呀。您以匹夫的能耐,受秦王厚爱,位至丞相,富贵至极,冤仇也报了,可贪恋势利,进不思退。我想,那苏秦之祸,恐怕也在所难免了。俗语云:‘日中必移,月满必亏。’您何不趁机归还相印,推荐有德才兼备的人去担任呢?被推荐的人贤能,而推荐的人更受人器重,您表面上看来是辞别荣耀,实际上是卸掉了重担,寻山川之乐,享乔松之寿,子孙世世,高为应侯。目前在您面前有两条路明摆着让您选择,你难道愿意选择那条深不可测的路去走吗?”范睢已完全为蔡泽的言词所征服,说:“先生自称是雄辩有智之士,确实如此,范睢岂敢不遵命!”于是,请蔡泽上坐,待以宾客之礼留于宾馆,以酒食款待。
翌日,范睢入朝,极力向秦王推荐蔡泽。秦王召见蔡泽,问以兼并六国之计,蔡泽从容应对,即日拜为客卿。范睢借口有病,欲交还相印,秦王开始不准。范瞧便装病不起。秦王只好拜蔡泽为丞相,以代范睢。
谁说口才无用?口才的优劣也是一个人智慧的具体体现,蔡泽靠口才取相位一事便是一大例证!
木公
听小伙谈徒步长征路有趣事,28天,近千公里,29日到达广西全州 中国状元趣闻录 广西科举史上的趣闻 红 军 的 后 代 懂 事 早 桂北游击队的故事岁月留痕之6:父 亲 轶 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