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蔡泽说服范睢,接替宰相之职

话说范睢为秦相,秦王极度信任他,范睢就是著名的“一饭之恩必偿,睚眦之仇必报”的典范,后期因为报恩,推荐了几个旧友为官,但是都犯事了。当时的战国人,为人都比较实在,如果是谁推荐的人,要是被推荐人事后证明不能任事,推荐者是有责任的。因此,范睢很是忧虑,不过秦王袒护他,依旧很是信任范睢。

有一天,秦王在朝中办事的时候叹息了一下,范睢就说:“臣闻‘主忧臣辱,主辱臣死’。今大王中朝而忧,臣敢请其罪。”因为听到秦王叹息,范睢的意思是是我们做臣子的办事不力,请大王治我的罪吧。秦王于是就说了一下忧虑的原因,因为他觉得楚国深谋远虑,是秦国的心腹大患,但是目前没有什么好办法,所以才叹息。其实秦王本意是想激励范睢,但是这时候的范睢本来就比较忧虑,听了这话就比较害怕,但是也没有什么办法。

这时候,我们的主人公,蔡泽就登台了。

蔡泽是燕国人,游学于四方,但是都没有什么机会。有一天他去一个著名的相面师叫做唐举的那里,跟唐举说,我听说您曾经给人相面,说那个人百日之内就会掌管国家,有这回事吗?唐举说,有的。蔡泽就问,那你看我呢?唐举说,先生您“曷鼻,巨肩,魋颜,蹙齃,膝挛。”“吾闻圣人不相,殆先生乎?”我听说圣人不在乎相貌,说的就是您吧。蔡泽知道唐举在开他的玩笑,就说,富贵我命里就有,不需要你算,我来是算我的寿命的。唐举说,先生再活个四十多年应该是没有啥问题的了。蔡泽道谢了就走了,跟驾车的人说,我大富大贵的话,四十多年,够了。由此可见,蔡泽还是比较有自信的。不过他运气比较衰,此后去了赵国,结果被赶出来了,然后到了韩、魏,结果在路上遇到盗贼,连釜鬲都被抢了。

蔡泽听说了范睢的事情,觉得机会来了,于是就去了秦国。他在求见秦王之前,先派人激怒范睢,说蔡泽这个人啊,厉害着呢,如果他来了秦国,肯定就会夺取你的位置。范睢听说了,就说:“五帝三代之事,百家之说,吾既知之,众口之辩,吾皆摧之,是恶能困我而夺我位乎?”范睢是个很有才能,也很自信的人,他相信不可能有谁能做到这一点。于是召见蔡泽。蔡泽其实就是这个目标,他想见秦王,也得看秦王愿不愿意见他。他本就打算从范睢这里入手。范睢见到蔡泽后,蔡泽表现得很傲慢,范睢本来就心里不痛快,于是直奔主题:“听说你扬言要代我为秦相,有这事吗?”蔡泽说是的。范睢说那我听一下你的高见。蔡泽说,你好糊涂啊,“夫四时之序,成功者去。”做官也要保全自己才算明智,您觉得秦国的商鞅,楚国的吴起,越国的大夫种,像他们那样死去,值得羡慕吗?其实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对的,但是后人只会看到他们尽了忠孝之功,谁去想他们的功绩,难道还羡慕他们不遇明君而死掉吗?身和名全部顾全才算上等,类似商鞅他们有功绩但是失去了性命是次一等,身和名全部失去了那是最下等了。这时候,范睢开始觉得蔡泽说得有理了。蔡泽于是趁热打铁,您觉得商鞅、吴起以及大夫种能力比您怎么样,功绩比您怎么样?范睢说,不如。那么您现在效力的君主仁慈,笃念旧情这些特质比起秦孝公,楚悼王以及越王怎么样?范睢说,不如。

蔡泽开始说重点了,既然您功绩,能力不如他们,但是您现在高官厚禄,财产巨富都胜过他们,而君主对您的宠信,和您的关系还不如秦孝公他们,我都为您感到危险啊。所谓“日中则移,月满则亏’”,易经有云,‘亢龙有悔’,说的就是能上不能下,伸出去不能屈回来的人。希望您好好考虑一下。范睢被打动了,对蔡泽说,“吾闻‘欲而不知,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有’,感谢先生教我。”于是“延入坐,为上客”。蔡泽搞定了范睢,接下来顺理成章了。

几天之后,范睢就入朝对秦王说了,我有位客人从山东来的,非常有能力,我见过的人当中,没一个比得上他,我也不如他。秦王于是就召见蔡泽,谈话之后非常欣赏他,于是任他为客卿。范睢顺势就提出辞职,秦王挽留,但是范睢去意已决,称病不出。秦王于是就任蔡泽为宰相了。

蔡泽这一番说辞,抓的时机非常准,所料的事情也都抓住了关键点,所以才能打动范睢,从而为自己打开局面,所谓“长袖善舞,多钱善贾”,也是高手中的高手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