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世称朱文公。生卒于1130~1200年。是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朱熹一生始终生活在物质的相对匮乏之中,朱熹之贫天下共知,但是他能安贫守道,为天下共仰。他提倡坚守善良的本心,抵制人欲的诱惑,唯有如此才能抵达圣贤之境。在他看来,个人的道德修养和气节是士人从政的首要条件。他认为,士人先要识廉退之节,士人从政、参政能够知礼义廉耻,不与“贪污者”为伍,既是廉政的基本要求,也是改善社会风俗的有效方式。朱熹的诸多廉政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每一位领导干部学习借鉴
视频加载中...
来源:海外网
发布:中国反腐败融媒体中心
责编:冰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