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蛙的大发现》我是根据作者来买的。松冈达英是我最早认识的童书作者之一,他的《蹦》和《哇》是我给橙子买的第一批童书,而且是最受欢迎的童书,远超同时期买的《我爸爸》《我妈妈》《好饿的毛毛虫》这些经典绘本。

为什么?因为这两本的互动性无出其右。
《蹦》是各种动物做出蹦的动作,《哇》则是动物们做出哇这个动作。只要我做出往上蹦或者大叫哇,那时还不到一岁的橙子总会咯咯笑个不停。她连站还站不稳,也想跟着我一起蹦。
因为对这两只青蛙印象太深刻了,看到松冈达英出的这本《小青蛙的大发现》,我毫不犹豫就买回来了。
可买回来看第一遍的时候,我大失所望,这是一本非常非常难的科普书,根本不适合给现在才3岁多的橙子讲,我一度想把它扔到书柜里。
因为乍一看这本书,很容易找不到重点。整幅画面全部都是各种各样的动物和植物,眼花缭乱。再加上这些动物和植物的名字全部用的都是非常规范的科学学名,如果不是出版社好心地在生僻字上标注拼音,我连读都读不出来。就算根据拼音读出来了,如果不百度一下,我根本不知道说的到底是什么动植物。比如钱博细蟌(cong)、中华螳蝎蝽。此刻我打出这些名字都和书对比了好几次,生怕打错了。
可这是松冈达英啊,是写出了《蹦》和《哇》这么好玩的童书的松冈达英啊,我决定沉下心来再看一次。这一次,我抛开了所有那些恼人的学名,只看图。我在心里默念这是蜻蜓、这是蝴蝶、这是一只鸟,这是一只虫子,管它叫什么名字,然后寻找《小青蛙的大发现》的主线。
我用极慢的速度看完了整本书,不禁感叹,对,这就是松冈达英。我差点就错过了一本极好的科普启蒙书,不管是三岁还是八岁,都可以给孩子读起来。
1
这本《小青蛙的大发现》是市面上比较少的讲生态系统的科普书,通过一只小青蛙的旅行,展示了池塘、河流和森林三大生态系统。
什么是生态系统?百度百科上是这么说的:
生态系统简称eco,是ecosystem的缩写,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
那什么是相互影响?什么是相互制约?什么是动态平衡?这本小小的绘本居然全部都解释清楚了。
2
先来看看书中提到的第一个生态系统——池塘。
在池塘中生活的生物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在空中飞的家燕、蝴蝶、蜻蜓、蚊子等;
第二类是在水中或是水面上生长的各类小虫子,如水黾(min)、豉(chi)甲等;
第三类是生长在水中的如红腹蝾螈、青蛙、虎斑颈槽蛇等。
作者通过小青蛙的经历,展示了一条生物链:青蛙吃蝗虫、蚊子等昆虫—虎斑颈槽蛇吃青蛙。
3
小青蛙觉得池塘很危险,想要离开池塘去河边看看。河边对比池塘,在这里生长的动物就多得多了。
首先河边有不同种类的水鸟,比如苍鹭、翠鸟、鸬鹚,而池塘边只有家燕;
其次是水中生活的动物也更丰富,有各类鱼、螃蟹、河虾和小龙虾;
同样的,各类昆虫和水中的小虫也多了很多。
小青蛙看到了翠鸟吃鱼,然后翠鸟告诉它,岸边的苍鹭想要吃它,这是另外一条食物链:青蛙吃蚊子—苍鹭吃青蛙。
4
河边比池塘危险多了,小青蛙选择离开河边,去森林里看看。森林里没有水,全是树木,在这里生活的动物们和水边的生物有很大的区别。根据从上到下的分层:
空中有各种鸟类;
半空中有各类昆虫和在树上生活的各种小虫子;
森林的陆地上有老鼠、鼬、蛇等各种动物;
还有很多虫类生活在森林的土地内,比如蜣螂、条虫、蚯蚓等。
小青蛙在森林里看到了更多的食物链:
第一条:蜻蜓吃空中的飞蛾—蜻蜓又被松鸦吃掉了。
第二条:老鼠吃果子、青蛙吃结果子的花上的昆虫—猫头鹰、苍鹰、蛇等动物吃老鼠和青蛙—鼬把蛇吃掉。
5
松冈达英将池塘、小河和森林三大生态系统展示了出来,这里的生物和生物、生物和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如果仔细观察,还可以发现更多的生态平衡的食物链:
动物们的粪便被蜣螂分解,那是它的食物和家,蜣螂除了吃粪便还会在粪便里产卵。
森林中腐叶被虫子和蚯蚓吃掉,然后转化成土壤中的营养,让树木长得更加茂盛。
那除了每一个生态系统内部的平衡,生态系统之间有联系吗?答案当然是有的。
森林里的土壤随着雨水流到河水中和池塘里,水草和浮游动物吸取土壤中的养分为生,水草释放氧气净化池塘中的水,养活池塘中的鱼类,浮游动物则是池塘中鱼类、龙虾等的食物,然后鱼类又成为了岸边鸟类的食物。
如果再仔细观察,还可以发现,生态系统中各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分布是呈金字塔的。以池塘和河流为例,最底层的浮游生物最多,其次是鱼类、龙虾等,岸边的鸟类最少。
这其实就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特点:
生长在最底层的生物因为太容易被吃掉了,所以它们必须加快繁衍速度,每一次繁衍的数目多。为了存活下来,数目多、繁衍快。比如蚊子一生产卵6到8次,每次产卵数目为200到300粒,从卵到成虫只需要14-18天左右。
在食物链顶层的生物则数目少、繁衍慢。比如鸬鹚,成年鸬鹚在每年4-6月生产,一次产卵3-5枚,从卵到成年,需要的时间长达3年半。
这才是这本书正确的打开方式:
第一步,先将一个一个的食物链解释清楚,这是本书最重要的部分,删繁就简,才能够找到主线。
第二步,学有余力之下,父母可以先百度出来动植物们的习性,再讲解更多相关知识。在每一页的最下面,作者就展示出来了:
先讲面,再讲点,才不会被各种复杂名称的动植物搞昏头,从而轻易放弃掉这本精彩的科普绘本。
6
最后,不得不提出一点,现在我们极少能够看到干净的池塘、清澈的河流、完全原生态的森林了,这是因为人类的介入破坏了生态平衡。人类污染水源,让水中的生物不能生存,自然影响到了岸边的水鸟。人类砍伐森林,让动物们失去了生长的自然环境,人类捕捉鸟类、捕捉蛇,破坏了食物链。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这听起来是一句口号。可是结合这本《小青蛙的大发现》,再回头来看这句话,才能够深刻体会,没有人类的介入,这些生态环境是多么地自恰。人类最应该做的,就是什么也不做,维持生态环境最自然、最原始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