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我们脚下这片土地曾经野象成群,虎啸山林

数年前我第一次去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参观的时候,我被成捆的象牙惊呆了,而工作人员告诉我,这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为了防止碳化,大部分已出土的象牙都已经回填了。

我从来没有想过,我生活的这片土地竟然曾经是如此富有野性,我开始好奇是什么时候又是什么原因导致大象从这里消失的呢?

我们脚下这片土地曾经野象成群,虎啸山林

我寻遍网上,终于找到两本美国学者撰写的书(很遗憾没有找到国内学者的相关著作),分别是《大象的退却——一部中国环境史》和《中国环境史——从史前到现代》(后一本可读性更强),解答了我的疑惑。原来在四千年前,北至华北,西至四川的广袤大地上都分布着大象,当时的气候较现在温暖,也更湿润,适合大象的生存,而那时候人类文明尚处于鸿蒙时期,生产力低,对环境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我们脚下这片土地曾经野象成群,虎啸山林

而后随着地球气候略微变冷以及,更为重要的,人类活动的挤压,大象开始自北向南的退却。不过即便在三千年前,北方的象群数量依然可观,比如河南之所以简称为“豫”,就是因为当时有很多大象(据说现在河南很多办公大楼前的瑞兽都是石象而非石狮或麒麟)。一千五百年前的时候,大象已经从北方消失,退到了长江流域以南。一千年前的时候,退到了岭南和西南地区。当然这当中有所反复,但大趋势如此。直至目前,中国的野生大象仅存于云南和缅甸、老挝的边境地区。

与大象有着相同遭遇的是曾经广泛分布于中华大地的犀牛,到20世纪初也从中国彻底消失了。因为象牙和犀牛角都是容易保存和发现的遗存,中国数千年以来不间断的文字记载也提供了佐证,所以可以较为容易的勾勒出它们大致的分布范围。

另外一种具有指标意义的动物是虎。同大象一样,老虎也需要保存完好的森林才能生存。数千年以来,老虎的分布区域也逐渐退化。中国原产三种虎,分别是东北虎、新疆虎和华南虎。野生东北虎目前只有在中俄边境地区偶见,新疆虎(又称中亚虎)在上个世纪灭绝,华南虎也是上个世纪灭绝的,但情况还不太一样,它是被有组织有计划地消灭的。

我们脚下这片土地曾经野象成群,虎啸山林

直到建国初期,中国还有大约4千多只野生华南虎,这个数字很可观,目前全球老虎最多的国家印度才只有2千多只。但让人悲哀的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掀起了浩浩荡荡的“打虎运动”,有老虎活动的地方均成立了“打虎队”,鼓励猎人和民兵猎杀老虎,有时甚至动用军队进山围剿。短短20年,老虎在中国就遭到了灭顶之灾,现在老虎的分布区域几乎和中国的国境线重合。

我们脚下这片土地曾经野象成群,虎啸山林

这就奇怪了,为什么大象、犀牛、老虎这些野生动物纷纷从中国的国土上消失(当然这个名单还很长,普氏野马,中国豚鹿,高鼻羚羊,台湾云豹,白臀叶猴,小齿灵猫……),难道我们中国人和野生动物有仇?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中国几千年以来的农耕文明必然的结果。很简单的道理,农业需要耕地,耕地来源于自然(主要是森林),耕地多一块就意味着森林少一块,尤其是明清以来,伴随着土豆、红薯、玉米等高产农作物从美洲传入我国,人口数量激增,加剧了人地矛盾,当然就只能进一步向自然界“开荒拓土”了。原本中国除西北以外的广袤土地都被森林覆盖,但经过几千年的开垦,中国的原始森林已经所剩无几了,栖息地的破坏成为野生动物灭绝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我们脚下这片土地曾经野象成群,虎啸山林

而更可怕的是,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之上的小农思想,将任何可能破坏农业的因素都视为有害物,从大象老虎到小小的麻雀,统统被视为“害兽”“害鸟”,都是要予以消灭的对象。再加上象牙、犀牛角、虎骨、虎皮等一直以来都是有利可图的稀罕物,因而不断遭到人们猎杀,到近代随着枪支的泛滥,大型野生动物的命运也就注定了。

我们脚下这片土地曾经野象成群,虎啸山林

我们中国这块土地,用得天独厚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了,地大物博,四季分明,生物极具多样性,而千百万年来就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的诸多物种已经消失或濒临灭绝,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好在近年来国家加大了环境保护力度,“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逐步成为社会共识,希望今后不再有一种生物从这块土地上消失,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让中华大地永葆生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