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节奏的生活和高压的工作环境,让越来越多的父母没有办法陪伴自己的孩子。也有的父母认为,孩子大了,已经读初中了,不那么需要陪伴了,还是多挣钱才能满足孩子日渐增长的开销。很多父母忽略了对中学生的陪伴,也有的父母是不知道如何跟中学生相处,低质量的陪伴,让亲子关系剑拔弩张!

缺少陪伴的中学生到底有多可怕?让工作20年的资深班主任来告诉你……
一、缺少陪伴的中学生,更容易沉溺网络。
刚做班主任时,就发现了班级里有一个白白胖胖的男孩叫王迹,他的眼睛小小的,每次看过去,就像是笑着的,又像是睡着的。他一个人坐在角落,好像周遭的一切都跟他无关,没有一门课能够及格。他的小学同学一直跟我说,他小学五年级以前成绩都是名列前茅的。当问及成绩下降的原因,同学们都说,他有网瘾。我家访了解情况,才知道:五年级时,王迹的爸爸妈妈离婚了,他的爸爸在温州做生意,基本上是很少回家的。王迹平时跟爷爷一起生活,可爷爷年纪大了,只能管孩子吃饱穿暖。王迹跟爷爷没有话说,就一头扎进了网络了。他每天吃完饭,就坐在电脑前,渐渐地对学习丧失了兴趣。他爷爷一再跟老师说,我们家王迹真的很聪明的,老师你们要多费心。跟王迹聊天,他坦言自己一开始玩游戏时,也会心生愧疚,也想过戒掉网络。可是离开网络,回到现实,我就觉得自己空虚,我妈妈现在都不给我打电话,我爸爸心情不好,也总是骂我。只有在游戏里,我可以忘记烦恼,不会难过,也不会觉得时间难熬。
带了一届又一届学生,发现单亲家庭和父母都是做生意的家庭,孩子更容易沉溺游戏,主要原因,就是孩子缺少陪伴,只能在游戏里寻找精神的寄托。
二、缺少陪伴的中学生,更容易交到狐朋狗友。
李青放学后,一点儿也不着急回家。而是在公交车站跟一帮人闲聊。通常他要坐的386路车已经过去三趟了,车站只有零星的几个学生了。他才一边跟聊着,一边慢腾腾地上了车。李青不想早点回家,因为他知道,这个点爸爸妈妈都还在加班,他回去也只能一个人呆在空荡荡的屋子。他特别喜欢跟别人聊天,不管认不认识。很快李青就跟社会上的一帮闲散青年混的很熟。他们不是一起打球,就是结伴各种玩乐。李青跟着他们学会了吸烟、喝酒、打架斗殴。直到政教处的老师把李青的父母叫到学校,他们才知道自己的儿子竟然参与了两个学校的群殴。面对学校的处罚,两口子当时泣不成声。他们责怪儿子的不通话,儿子则用更加冷漠和厌恶的眼神看着他们,恶狠狠的说:“你们就知道赚钱,你们一点儿也不关心我的死活。在学校里的事情都是那些你看不上的朋友帮我解决的。”
李青的父母万万没想到,自己拼命赚钱就换来儿子的怨和恨。原来李青父母,学历不高,是从安徽老家到浙江打工的。他们的大儿子只能丢在家里。为了让小儿子能在城里读书,夫妻两个不怕苦、不怕累,脏活累活都干了,也只能付个首付。他们以为,靠他们赚钱,能把儿子送进城里的中学,已经是很了不起了。没想到,3缺少陪伴的儿子,竟然在外面结识游手好闲的朋友,变得连自己都不认识了。
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更希望能在同伴哪里获取温暖。他们可以为了同伴,什么事情都干!
三、缺少陪伴的中学生,更容易早恋。
当晶晶的妈妈,把美工刀、创可贴和消毒水放在我办公桌上时,我太吃惊了。晶晶是个美丽的女孩,喜欢画画。她画画很有耐心,常常一动不动地能画上好几个小时。平时也觉得她乖巧懂事。没想到,她竟然会有自残行为。当我掀开她的衣袖,发现她的手臂上一道又一道的细长划痕,我太震惊了。当问及为什么要这么做时,她说,我爸爸妈妈又生了一个小弟弟,我在他们的眼里就是多余的。他们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弟弟身上,我觉得他们一点也不在乎我。我发现刘杰很关心我,他跟着妈妈,又重组了家庭,她的妈妈也又生了一个弟弟。我觉得我们两个太有缘分了,就每天跟他聊天,聊着聊着,我就对他产生了依赖,我们恋爱了。
为什么要自残,是刘杰告诉我说,这样做,能缓解压力,他说不高兴时就割一下,压力就减轻了。
初中阶段,是孩子第二次发育,不仅仅是身体的发育,还是精神和心理的发育。父母作为孩子的领路人,一定要陪孩子度过这一特殊的阶段!不然就会出现难以弥补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