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三部关于“丢枪”的电影,体现出三位电影大师的不同电影风格

作者:轨道电影

我有一位同学是警察,在一次枪械知识普及时提到过他们局长曾经有一把手枪,在战时,里面至少要有两枚子弹,一颗留给敌人,一颗做好牺牲的准备。

即使和平年代,警察也面临着很多的风险,尤其是刑警,面对无数穷凶极恶的歹徒,他们也时常做好牺牲的准备,对于他们来说,手枪可能是他们最亲近的朋友。

在中国,因为枪支管制的原因,我们基本上不可能接触到手枪,可是有这样一部反应警察丢枪的电影上映于1992年,也是陆川导演的第一部长篇电影,《寻枪》。

三部关于“丢枪”的电影,体现出三位电影大师的不同电影风格

而之后的数月,香港导演杜琪峰也同样交出一份答卷,虽然名称《机动部队》(英文全称police tactical unit,简写为ptu)完全看不出丢枪的内容,但却靠寻枪一个线索,揭开了我们并不熟悉的香港机动部队的面容,他们带着一顶蓝帽子,隶属于香港警务处行动执行部,相当于内地的防爆警察,电影中也可以看出,除了防爆任务,维持治安、反恐、反黑也属于他们的职责,这可能就是机动部队所蕴含的含义吧。

三部关于“丢枪”的电影,体现出三位电影大师的不同电影风格

提及这两部电影,又不得不说一下他们的鼻祖,日本导演黑泽明1949年的《野·良犬》,由年轻的三船敏夫和志村桥出演,那时帅气的三船敏夫和成熟的志村桥还没有凭借《罗生门》一炮而红,嫩的可以掐出水,但是通过这部电影,可以全面反应出黑泽明随后三四十年一直坚持的类型化电影的雏形,一生中,他和志村桥合作过29次,和三船敏夫合作过25次,虽然这并不是他们第一次合作,但可以看出黑泽明对两位爱将的喜爱,从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似乎有种王家卫之于梁朝伟,宁浩之于黄渤的感觉,可以说,黑泽明就是电影界的楷模,随后的所有寻枪类电影都有借鉴甚至向其致敬的含义。

三部关于“丢枪”的电影,体现出三位电影大师的不同电影风格

在我国《枪支管理法》第四十四条中有明确规定,枪支被盗、被抢或者丢失,不及时报告的,由公安机关对个人或者单位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警告或者15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由此可见,对于警察枪支被盗的罪责非常严重,可是试想一下,一旦丢枪,很多人的本能反应是先找一下,看是否是因疏忽或遗忘而记错。

在《寻枪》中,丢枪发生在西南小镇,姜文饰演的马山是在妹妹婚礼上喝大了,记不清枪放在哪里,所以他首先怀疑是八岁的儿子拿走,或者忘在了单位,被战友或者其他人拿走。在排查了一遍之后,马山还是向上级(局长)反映了这个问题,得到的答复是“性质非常恶劣,一定被别有用心的人拿走,需要尽快找到”,因为枪里有三颗子弹。这一点最早在《野·良犬》就体现过,枪内有七颗子弹,而且随着犯人游佐犯案,每一次有人遇害子弹就会少一颗,这就是电影的“悬念之钩”,为了破案必须尽快找到手枪,这在《ptu》中没有刻意强调子弹,而是设置了同事帮助隐瞒丢枪不报,给他设置了凌晨四点必须找回的悬念。

三部关于“丢枪”的电影,体现出三位电影大师的不同电影风格
三部关于“丢枪”的电影,体现出三位电影大师的不同电影风格
三部关于“丢枪”的电影,体现出三位电影大师的不同电影风格

关于丢枪原因,《野·良犬》是直接被小偷盗走,村上又是刚入职的刑警,所以经验不足,为此,他设置提交了辞职报告,但是却被上司直接撕掉,这个责任并不在自己,所以可以被原谅。而《寻枪》是喝醉,《ptu》是自己摔倒失去了意识,从主观上他们都不想丢枪,但是却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三部关于“丢枪”的电影,体现出三位电影大师的不同电影风格
三部关于“丢枪”的电影,体现出三位电影大师的不同电影风格
三部关于“丢枪”的电影,体现出三位电影大师的不同电影风格

《野·良犬》为我们展现了日本完善的档案制度和追查体系,在70年前,所有的犯罪人员档案都储存在档案室,甚至有照片和清晰记载,而因为有经验丰富的佐藤课长帮助,村上很快就锁定了犯罪嫌疑人游佐,因此悬念又转换为能否取回枪支,防止更多人受害。《ptu》虽然也锁定了持枪者,可是整部影片却充满了各种由意外构成的片段,警员肥沙数次和杀人犯擦肩而过,毒贩与警察的持枪互射是因为他们心虚,而最后手枪竟然在失枪的同一地点找到。《寻枪》则始终在找寻嫌疑人,因为人员少,很容易排查,可是犯人同样在眼皮底下溜走数次,而马山靠着机智成功破获了案件,以身殉职体现了警察的那份责任和担当。

三部关于“丢枪”的电影,体现出三位电影大师的不同电影风格
三部关于“丢枪”的电影,体现出三位电影大师的不同电影风格
三部关于“丢枪”的电影,体现出三位电影大师的不同电影风格

三部电影主题完全不同,《野·良犬》主题是”选择和命运”,黑泽明是不相信命运的,他认为每个人一生都在选择之中,所以共同经历战争洗礼的佐藤和游佐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同样都在火车上钱包被盗,却让两人一个成为了警察一个变成了杀人犯,而游佐逃跑开枪是因误解村上,杀人也同样是他在误解下的一种选择,这种邪念让他一步步进入深渊,也看出加强思想教育的重要性。

三部关于“丢枪”的电影,体现出三位电影大师的不同电影风格
三部关于“丢枪”的电影,体现出三位电影大师的不同电影风格

《ptu》主题是“人生的意外和误解”,开头以枪击案开篇,结尾由真实发生的案件结束,肥沙以为马仔要用枪报复,其实是自己晕倒,枪滑了出去,在被杀的时候竟然摸到了那把枪。马仔们与老大擦肩而过,没有发现身上插着刀的老大,肥沙与打电话的杀人犯擦肩而过,没有发现真正的杀人凶手。大眼误以为在车上翻东西的小孩就是肥沙,秃头误以为大眼杀死自己的儿子,毒贩误以为警察要逮捕他们,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意外和误解构成,最后竟然找回了手枪,破获了案件,而《ptu》成为了杜琪峰电影尝试中非常成功的作品,在《香港电影夜与雾》中,也曾提到过正反人物的对立关系,有时是两人,有时是三人,甚至也有多人的电影,无疑就是《ptu》。

三部关于“丢枪”的电影,体现出三位电影大师的不同电影风格
三部关于“丢枪”的电影,体现出三位电影大师的不同电影风格

《寻枪》主题是“梦幻与现实”,人生有很多不如意,马山脑中经常浮现各种幻想,儿子和他对话,情人和他对话,结果呢?面对现实,没有人能帮他,他需要根据疑点来推测,以智商与匪徒搏斗,尽管他从识破刘结巴不结巴,可还是一次次让他逃脱,而刘结巴要杀人的原因看似非常正当,因为周小刚贩卖假酒害死了人,可是他没有文化,没有想到用法律来伸张正义,而是用一腔热血与歹徒搏斗。影片批判的也是这种理想主义情怀,做人需要脚踏实地,用知识武装自己,学会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这就是现实。

三部关于“丢枪”的电影,体现出三位电影大师的不同电影风格
三部关于“丢枪”的电影,体现出三位电影大师的不同电影风格

《野·良犬》反映出警察非常艰辛的一面,佐藤告诉村上“这是你的第一个案子,你会一辈子记得的,以后可能会变淡,却至关重要”。丢枪虽然是不幸,却让村上收获了成长和经验,面对游佐的最后三颗子弹,他没有退缩,而配乐竟然非常欢快,枪声一响音乐戛然而止,没射中继续播放,让人心惊胆战之时却忍俊不禁。《ptu》则体现出了警察间的信任,为了同事的前途,可以适当隐瞒,这种隐瞒是拿自己的责任作为赌注的,这个度的掌握尤为关键,幸好影片给了圆满结局,而整个破案过程还是充满了紧张的悬疑感。《寻枪》里儿子扔给马山一本《福尔摩斯探案集》,让他好好学习,除了陆川,这部电影出彩的很大原因在于姜文,他对人物的把握非常到位,这部电影太有姜文个人的特点了,电影里面加入的喜剧和悬疑元素都很成功,三颗子弹打完,观众们心中的紧张也释放了,马山是死是活都是光荣的。

三部关于“丢枪”的电影,体现出三位电影大师的不同电影风格
三部关于“丢枪”的电影,体现出三位电影大师的不同电影风格
三部关于“丢枪”的电影,体现出三位电影大师的不同电影风格

三部作品其实是黑泽明、杜琪峰、陆川的“实验之作”,无疑都非常成功,且具有浓厚的个人风格,对于他们之后的职业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我个人很喜欢《野·良犬》,虽然是70年前拍的,但是黑泽明在光线布置、拍摄技巧、场面调度、背景音乐都做了一次大师级的展示,现在看也依然有很强的观赏性,大师的名号绝非空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