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琼和舒成两家合影(左起:汤森、林琼、林白、舒成)。(附图为被调查者的女儿)
福州日报记者 林宇见习记者 万哲华
1921年,福州市中心蒙古营的满族正白旗家庭生下了一个名叫舒成的女婴。十多年后,她积极参加抗日救援运动,后来在南京发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整治运动",为抗日救援和民族解放贡献了福州妇女的力量。
同样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福州妇女的还有林琼,生于1914年。她有勇气、有能力抵挡国民党反动派在胆大妄为的上饶集中营一年多的审判,在狱中弘扬进步思想,扩大共产党的影响力。
"林和书成相遇是因为革命,因为革命成了家庭。舒澄的小女儿林巧梅说,林琼作为书成的党介绍人之一,引导书成走上了革命之路,两人后来成为姨妈,并取得了好话。
进入革命,高达一半的女性天空
1933年11月20日,在混乱时期,第19路军发动了针对蒋介石抗日运动的福建事件。当时,19岁的林琼作为"学生抗日社团"唯一的女性代表,走上了抗日救赎之路,并于1936年正式成为共产主义者,在运动中勇往直前。
为了躲避敌人的搜寻,林琼在组织安排下迁往厦门、上海,发展党员,积极开展女职工、夜校师生和各界人士参加"918事件五周年纪念"示威活动,被军民打伤送回福州。在家乡,她不顾痛苦,参加了组建福州妇女救世大会、野战妇女宣传队、救援队等团体,积极参与抗日救援运动。
1937年,卢沟大桥事件爆发。在福建省第一中学读书的舒成遇到了林琼。同年11月,16岁的舒成在王毅、林琼的介绍下入党,后来成为中国解放先锋队福州市总部党委书记,辍学,专职从事地下革命。
1938年4月3日,福建省反敌支援协会野战妇女宣传队成立,林琼担任宣传股组长,书成担任干事。在"福建省抗敌支援协会"的法律旗帜下,两人奋进同志迅速动员人民群众参加抗日救灾活动,很快,全省防敌支援协会妇女宣传队扩大到7个旅,每个旅有100多人,她们深入省内各市,通过戏剧、歌唱、演讲等方式开展抗日救援活动。
1939年4月,国民党反共形势愈演愈烈,反日救援运动一度,林琼、舒成调往闽南新四军部。
在监狱里,唱歌墙被用作武器
1939年,林琼来到闽南,负责《反敌日报》和《浙江妇女》的编辑工作。1941年1月25日,在国民党反动分子掀起第二次反共浪潮,制造闽南事件,在宿迁等省份追捕地下党员和爱国者后,林琼被逮捕并关押在上饶集中营的毛家岭监狱。
敌人曾四次审问林琼,逼迫她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员,林琼利用自己在浙江省战时儿童保育协会的"合法"身份,无所畏惧,始终与敌人作战。她和她的朋友们以歌唱为武器,在监狱墙上的报纸上争取宣传立场,宣传反日思想。林在回忆中说,监狱里的看守听到这些愤怒和悲伤的歌声时,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在被囚禁一年零九个月后,林被保释并离开了集中营,因为他的身份不明。出狱后,林琼立即前往重庆,向时任南方局书记周恩来汇报上饶集中营的情况,并为党中央制定全面营救新四军将领的最佳方案提供第一手资料。从那时起,林琼一直在邓英超的指导下从事女性工作。
北投部队单枪打入龙潭虎洞
另一边,来到新四军的舒成,1939年底随陈毅前往江苏,在江南开垦基地。
1941年7月,为了在南京组织新的阵地,打击日本的强奸,为新四军提供信息,时任中共肃原区委鲁南特别委员会妇女部部长舒成承担了重任,通过道路封锁, 只为潜入敌方伪"心"——南京,从事地下革命工作。
这时,舒澄成功获得了王伪政府颁发的"好人证",成为一名日语教师,而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金陵女子大学附属高中生姜秀英的"表弟",住在她家。以此为掩护,具有丰富斗争经验的舒成迅速组建了中共南京特别委员会,组织了青年救助会,建立了秘密情报线,并进行了广泛的群众反日救亡运动。
当时,日军在陷落地区大力开展"鸦片中毒运动",中国人民深受其害。来自林则徐家乡的舒成于1943年冬发动了"禁毒运动"。从1943年12月到1944年4月,成千上万的爱国青年和人民围着南京的鸦片博物馆,在公共场合焚烧缴获的烟头和烟头,即使面对日本宪兵的刺刀。
南京轰鸣的"清毒运动"给阵亡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极大的鼓舞,公开的"禁毒运动"和各地悄悄开展的反日行动......舒成也在与敌人围成一圈的危险之中。
解放后,舒成在林琼的介绍下,和林琼的弟弟林白组成了革命大家庭,在岗位上继续红灵奋斗,"豆饭是革命打在江山的岁月,雄心勃勃地继续发展中国生活的真诚和诚实"是他们一生的最好写照。
来源:福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