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林瓊、舒成:城内外,播下紅火

林瓊、舒成:城内外,播下紅火

林瓊和舒成兩家合影(左起:湯森、林瓊、林白、舒成)。(附圖為被調查者的女兒)

福州日報記者 林宇見習記者 萬哲華

1921年,福州市中心蒙古營的滿族正白旗家庭生下了一個名叫舒成的女嬰。十多年後,她積極參加抗日救援運動,後來在南京發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整治運動",為抗日救援和民族解放貢獻了福州婦女的力量。

同樣在中國革命史上留下福州婦女的還有林瓊,生于1914年。她有勇氣、有能力抵擋國民黨反動派在膽大妄為的上饒集中營一年多的審判,在獄中弘揚進步思想,擴大共産黨的影響力。

"林和書成相遇是因為革命,因為革命成了家庭。舒澄的小女兒林巧梅說,林瓊作為書成的黨介紹人之一,引導書成走上了革命之路,兩人後來成為姨媽,并取得了好話。

進入革命,高達一半的女性天空

1933年11月20日,在混亂時期,第19路軍發動了針對蔣介石抗日運動的福建事件。當時,19歲的林瓊作為"學生抗日社團"唯一的女性代表,走上了抗日救贖之路,并于1936年正式成為共産主義者,在運動中勇往直前。

為了躲避敵人的搜尋,林瓊在組織安排下遷往廈門、上海,發展黨員,積極開展女職工、夜校師生和各界人士參加"918事件五周年紀念"示威活動,被軍民打傷送回福州。在家鄉,她不顧痛苦,參加了組建福州婦女救世大會、野戰婦女宣傳隊、救援隊等團體,積極參與抗日救援運動。

1937年,盧溝大橋事件爆發。在福建省第一中學讀書的舒成遇到了林瓊。同年11月,16歲的舒成在王毅、林瓊的介紹下入黨,後來成為中國解放先鋒隊福州市總部黨委書記,辍學,專職從事地下革命。

1938年4月3日,福建省反敵支援協會野戰婦女宣傳隊成立,林瓊擔任宣傳股組長,書成擔任幹事。在"福建省抗敵支援協會"的法律旗幟下,兩人奮進同志迅速動員人民群衆參加抗日救災活動,很快,全省防敵支援協會婦女宣傳隊擴大到7個旅,每個旅有100多人,她們深入省内各市,通過戲劇、歌唱、演講等方式開展抗日救援活動。

1939年4月,國民黨反共形勢愈演愈烈,反日救援運動一度,林瓊、舒成調往閩南新四軍部。

在監獄裡,唱歌牆被用作武器

1939年,林瓊來到閩南,負責《反敵日報》和《浙江婦女》的編輯工作。1941年1月25日,在國民黨反動分子掀起第二次反共浪潮,制造閩南事件,在宿遷等省份追捕地下黨員和愛國者後,林瓊被逮捕并關押在上饒集中營的毛家嶺監獄。

敵人曾四次審問林瓊,逼迫她承認自己是共産黨員,林瓊利用自己在浙江省戰時兒童保育協會的"合法"身份,無所畏懼,始終與敵人作戰。她和她的朋友們以歌唱為武器,在監獄牆上的報紙上争取宣傳立場,宣傳反日思想。林在回憶中說,監獄裡的看守聽到這些憤怒和悲傷的歌聲時,感動得流下了眼淚。

在被囚禁一年零九個月後,林被保釋并離開了集中營,因為他的身份不明。出獄後,林瓊立即前往重慶,向時任南方局書記周恩來彙報上饒集中營的情況,并為黨中央制定全面營救新四軍将領的最佳方案提供第一手資料。從那時起,林瓊一直在鄧英超的指導下從事女性工作。

北投部隊單槍打入龍潭虎洞

另一邊,來到新四軍的舒成,1939年底随陳毅前往江蘇,在江南開墾基地。

1941年7月,為了在南京組織新的陣地,打擊日本的強奸,為新四軍提供資訊,時任中共肅原區委魯南特别委員會婦女部部長舒成承擔了重任,通過道路封鎖, 隻為潛入敵方僞"心"——南京,從事地下革命工作。

這時,舒澄成功獲得了王僞政府頒發的"好人證",成為一名日語教師,而作為中國共産黨黨員,金陵女子大學附屬高中生姜秀英的"表弟",住在她家。以此為掩護,具有豐富鬥争經驗的舒成迅速組建了中共南京特别委員會,組織了青年救助會,建立了秘密情報線,并進行了廣泛的群衆反日救亡運動。

當時,日軍在陷落地區大力開展"鴉片中毒運動",中國人民深受其害。來自林則徐家鄉的舒成于1943年冬發動了"禁毒運動"。從1943年12月到1944年4月,成千上萬的愛國青年和人民圍着南京的鴉片博物館,在公共場合焚燒繳獲的煙頭和煙頭,即使面對日本憲兵的刺刀。

南京轟鳴的"清毒運動"給陣亡地區的人民帶來了極大的鼓舞,公開的"禁毒運動"和各地悄悄開展的反日行動......舒成也在與敵人圍成一圈的危險之中。

解放後,舒成在林瓊的介紹下,和林瓊的弟弟林白組成了革命大家庭,在崗位上繼續紅靈奮鬥,"豆飯是革命打在江山的歲月,雄心勃勃地繼續發展中國生活的真誠和誠實"是他們一生的最好寫照。

來源:福州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