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在玉山普宁寺,我遇见了活着的阎立本

作者:乐途旅游网

到了玉山,听说有几个传人。因时间关系,仅有的两天时间走了四五个地方,但,阎立本的故地是一定要去的,这一去玉山普宁寺,还真是遇见了活着的阎立本——

在玉山普宁寺,我遇见了活着的阎立本

提起阎立本,首先得说说普宁寺。普宁寺始建于唐代总章年固(公元668元),由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法嗣智常禅师开山,此寺位于赣东玉山县城冰溪河南,是玉山县佛教历史最早、业林规模最大的寺院。普宁寺,原为唐朝右丞相、画家阎立本家宅,后舍宅为寺,故范围广阔,建筑雄伟壮观,阎立本死后,修墓于寺后,今为江西省文物古迹而受保护,此寺初名普宁禅院。

在玉山普宁寺,我遇见了活着的阎立本

我沿着这满地黄花,步入阎立本之墓。大地像是有灵,在他的墓前铺满了自然之黄花,追忆这位大画家的生灵。

在玉山普宁寺,我遇见了活着的阎立本

民国二十三年(公元 1934年),因修建浙赣铁路,路横贯寺中,以致破坏,范围缩小,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日本人侵,占取玉山城,寺院复遭焚毁,而后又由永修大额 重修。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由僧人永明大师主管,直至解放前夕,尚有僧人27名常住寺中,及至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有僧人常住,文革期间,寺院被砖 瓦厂占有,僧人离散。

在玉山普宁寺,我遇见了活着的阎立本

唐代书画大家兼宰相阎立本葬于江西省玉山县城冰溪河南武安山东北坡。此山林木葱笼,四季常青。冰溪河似环形玉带,绕山缓缓流过。墓坐西南,朝东北。背依武安山,左靠黄谷山,墓前百余米为普宁寺。阎墓墓前青石墓碑高有两米,宽一米,圆弧顶。中刻有“大唐相国本寺檀越立本阎公之墓”,左刻“大清乾隆十五年冬月吉日住普宁寺沙门心田同本寺大众重立石。”碑前没有祭台。

在玉山普宁寺,我遇见了活着的阎立本

2002年照荣大和尚住持以来,重修殿宇,扩大规模,先后修建了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万佛楼、新斋堂、大围墙、钟鼓楼和僧寮。如今寺院 范围有40亩,2007年评为江西省重点寺院,使寺貌日新,道风日隆。为了弘扬佛法,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成就初学,继佛慧命,困此还规划修建法堂、 西方接引殿、阎立本文化长廊、海会塔等。仰愿十方大德仁者齐发心,为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上报四恩、下济三苦,恢复祖师古道场,共建和疆社会贡献智慧和力 量!

在玉山普宁寺,我遇见了活着的阎立本
在玉山普宁寺,我遇见了活着的阎立本

今大雄宝殿是1991年由江西省政协委员,省佛教协会副秘书长云居山真如寺首座和尚达定法师主持兴建,历3年而成。现普宁寺规模宏大,建筑壮丽,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各殿共塑佛像180多尊。

在玉山普宁寺,我遇见了活着的阎立本

阎立本,陕西西安人。父毗、兄立德俱擅长工艺和绘画,驰名隋唐。立本继承家学,并师法张僧繇、郑法士,而能“变古象今”。传说他曾见僧繇画,寝卧对之,十日不能去工人物、车马、台阁,尤擅写真,笔力圆劲雄浑,善于刻画性格神情。兼能书法。所画太宗像,及《秦府十八学士》、《凌烟阁功臣二十四人图》、《外国图》等,称誉当时。阎立本曾官至中书令,武后参与朝政后,他被贬职来玉山冰溪镇效隐居,在暖水三山之左设斋读书。当时,他将住宅改为普宁寺,将读书之处改为智门寺,将购建的南庄改为普园禅院。公元 673年,阎立本病逝,普宁寺僧乃筑其墓于寺后。

在玉山普宁寺,我遇见了活着的阎立本

听说玉山有位阎立本画作传人,于是,我决定去拜访他——周平险,号三清道人,江西省玉山县人。少年的周平险喜爱画画。1985 年,他只身一人来到杭州,寻找了一份工作。所在工作单位 近邻就是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院)。工作之余的他经常 在美院教室门外窥听美院教授的讲解,认真仔细观望老师作 画示范过程。尔后,他奔走杭州各大书店,用速写本照着画 册细细地勾勒揣摩,利用节假日去展览馆观看各种画展,并 在每个夜晚拼命的练习。1990年考进浙江电影制片厂,从事动画制作。他总 是乐此不疲追求绘画技艺,捕捉每一个最美的画笔瞬间。

在玉山普宁寺,我遇见了活着的阎立本

从1989年开始,周平险创作了《信江神女图》、《钟 馗嫁妹图》、《三清山神韵图》、《春朝竞秀图》、以及 《金陵十二钗》图等一系列作品,其中《信江神女图》、 《钟馗嫁妹图》均被国内外人士誉为“东方的维纳斯”和“状 物传神之作”。 喻友辉先生这样评价周平险老师——他的工笔画多变手法表现奇特:人物画笔灵活细 腻,洒脱流畅;花鸟画传统笔墨技巧娴熟;山水画色彩丰 富,交相辉映。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省、市等大型书画展并 获奖;2001年入选江西省文化产业库名录,并被国家文化部审评为优秀专业书画家。原江 西省副省长孙希岳观赏了他创作的纵170厘米、横88厘米阎立本画像,纵70厘米、横2386厘米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长卷 工笔画,深有感触地说:玉山有这么一位年青画家舎弃大都市优厚生活,挖掘玉山历史人文资源,执着家乡文化事业建没,实为不易。赞周平险工笔画“有思想、胸怀广,底气足,前途大”。

在玉山普宁寺,我遇见了活着的阎立本

以上及以下这些画作都是他 的临摹作品,他说,认真研究收集、整理、复原创作阎立本传世画作,是 他回报家乡是最大心愿。从2004年初,通过四年多时间全面收集整理阎立本历史资料的筹备工作,他开始投入复 原、创作阎立本据史记载所有画作的系列工程。由于年代久 远、战乱兵火,阎立本存世画作大都流存海外,而且一些画 作已经毁失,只能参阅仅存文献史料和文物图像。为取得这 些古迹遗存,春光荡漾的北京有他的声音,夏雨迷离的敦煌 有他的汗水,秋风送爽的西安有他的背影,冬日凛冽中的川 藏有他的足迹。

在玉山普宁寺,我遇见了活着的阎立本

周平险深入挖掘阎立本画作精髓,从字到画无不透射着阎立本画意的精髓,如今,他创办的阎立本书画院现以按法定程序登记注 册,具有法人资格了。值此,历史上唐代宰相阎立本、五代 画僧贯休、明代书画家程福生、清代宰相钱维城、近代张乐平、柳子谷等著名书画艺术 家,可在玉山融为一体。阎立 本书画院已成为玉山旅游、观赏架构了一道亮丽的名片。

在玉山普宁寺,我遇见了活着的阎立本

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是一本厚重深沉的书,更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唐贞观年间,宫庭画家、宰相阎立本。这本被历史封存了一千多年的书,竟被玉山县一位年轻的书画家、阎立本书画院院长周平险打开、挖掘出来,面对散发出耀眼光芒的东方画圣阎立本,这位比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达芬奇还早八百多年的中国美术史上的代表人物,周平险用心、用情、用力去阅读、钻研,由浅及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穿越时空,跨过地界,使这古今二人,画坛老、少,在玉山县阎立本书画院握手言欢,怀古抚今,让历史重放光彩,让现实更加壮丽。

————————

图文: 朱文鑫

微信:wenxin473257

微博:新_照不宣

qq:2661877161

如需合作,请联系我。欢迎转发。

我采集了关于玉山县的旅游灵感,这里适合与所有人共同体验。

全年来玩最佳。

乐途旅游网与乐途灵感旅行家:朱文鑫 更新:2017.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