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张自忠殉国后,日军飞机在葬礼上空盘旋了3圈,未投一弹离去

1940年5月28日,重庆的街头出现了这样一幕盛况:十万军民夹道护送一具灵柩,在场的百姓无一不伤心落泪,重庆全城都笼罩在巨大的悲痛之中。抵达朝天门码头时,蒋介石亲自扶灵,拾阶而上。冯玉祥等政府要员佩戴黑纱肃立迎灵。

国民政府发布国葬令,将其牌位列入祀忠烈祠。护送灵柩期间,有日军飞机在上空盘旋了3圈,队伍竟未有一丝一毫的慌张,一改往日慌忙躲避的景象。奇特的是,这次日军飞机也并未进行轰炸。

如此轰动的场面都来源于灵柩里躺着的那个人,他就是抗日名将张自忠,曾先后参与中原大战、长城抗战和临沂保卫战等多场重大战役,立下赫赫战功,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33集团军总司令。

张自忠殉国后,日军飞机在葬礼上空盘旋了3圈,未投一弹离去

张自忠

与大多数贫苦出身的革命将领不同,张自忠生在一个官宦人家,父亲张树桂官至五品,虽称不上大富大贵,但家境也算殷实,生活富足。

张自忠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6岁入私塾读书,17岁考进了临清高等小学堂,一直以来先生教的内容都是《四书五经》孔孟之类的文学知识,忠孝仁义的传统道德在张自忠心里埋下了种子。

课余时间,张自忠沉迷于热血武侠打仗的小说,他常常捧着一本《三国演义》或者《说岳精忠传》看得津津有味,到了饭点母亲喊他过去吃饭,他都无动于衷。

每个男孩子心中都有一个英雄梦,小说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使少年张自忠备受鼓舞,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他人生的走向。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同年,张自忠考进了天津北洋法政学堂,这是当时中国北方最有名的法律学校,他在这所充满思想碰撞的学府了解到了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学说”和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张自忠殉国后,日军飞机在葬礼上空盘旋了3圈,未投一弹离去

孙中山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等一系列振聋发聩的口号使张自忠的思想迅速的发生了转变,他不再拘泥于仁义礼智信之类的孔孟学说。1911年底,张自忠投笔从戎,瞒着家人加入了中国同盟会,加入了轰轰烈烈的民主革命运动。

1916年9月,由同乡好友推荐,张自忠投奔于直系军阀冯玉祥的麾下,被委任为中尉差遣。由于张自忠上过大学,能文能武,所以升迁得很快,没几年就当上了师长。

在张自忠任学兵营营长的时候,还收获了一个外号“张扒皮”。那是1923年的冬季,部队大练兵的时候,大雪纷飞,天寒地冻,极端恶劣的天气使许多官兵都产生了畏难情绪,训练偷懒不愿意起床。

张自忠殉国后,日军飞机在葬礼上空盘旋了3圈,未投一弹离去

冯玉祥

张自忠心里很着急,决定带领士兵克服困难,有一天早上,天上依旧飘着鹅毛大雪,他将全营的士兵都集合起来,问:“如果下雪天敌人发起攻击怎么办?”士兵回答道:“坚决抵抗!”

看着士兵们渐渐上套,张自忠接着说:

“现在下了一场雪,你们就不想操练了,还谈什么打仗?我们当军人的第一条就是不能怕苦。现在,请大家都把棉衣脱了,跟我一起跑步!”

话音刚落地,张自忠就率先脱掉了自己的棉衣,在雪地上跑了起来,士兵们都愣住了,反应过来时也纷纷脱掉棉衣,追赶着张自忠。此后,“张扒皮”的绰号就在西北军中流传开来。

1938年1月,板垣师团在青岛一带登陆,欲攻克临沂,与津浦路上的矶谷师团会合,妄图一举拿下徐州。为了守住临沂,张自忠主动请缨率第59军奔赴临沂,支援第40军。

59军昼夜疾行,到达临沂之后,军队已经非常的疲劳,张自忠命令休整两天。3月14日凌晨,59军向日军的精锐第5师团右侧发起猛攻。兵贵神速,打得敌人出其不意,一夜之间,歼灭了敌军数千人。

张自忠殉国后,日军飞机在葬礼上空盘旋了3圈,未投一弹离去

敌方反应过来的时候,对我军进行了猛烈的反扑,双方开始混战,甚至一度短兵相见,在沂河两岸反复冲杀,59军伤亡惨重,连长、排长几乎全换了人。

这样惨烈的战斗一直打到了16日凌晨,战区发来电报:我军伤亡惨重,建议撤退。张自忠却说:

“我军伤亡大,日军伤亡也不小,现在敌我双方都在苦撑,就看谁能撑到最后了,我59军不打败敌人誓不罢休!不退!”

事实证明,张自忠的判断是对的。战斗进行到晚上10点的时候,59军破釜沉舟,向敌人发起了空前猛烈的进攻,战士们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个个都杀红了眼。

终于在17日凌晨4点,占领了日军全部主阵地。与此同时,49军抓住时机,摸到日军后方,狠狠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配合59军的正面进攻,又是三天三夜的激战,终于将渡河的日军击溃。

张自忠殉国后,日军飞机在葬礼上空盘旋了3圈,未投一弹离去

我军以自身伤亡6000余人的沉重代价歼灭日军2000余人,成功挡住了敌人第一波进攻。随后在50多天的阻击战中,张自忠等将领率领的“杂牌军”,在武器装备和兵力的巨大悬殊下,成功打退了日军精锐部队“板垣师团”的三次进攻,为台儿庄大捷奠定了基础,对整个抗日局面影响极大。

1940年5月,为了控制长江流域的交通,进而切断重庆的运输线,日军集结30万大军向湖北枣阳、宜城发动了进攻。“枣宜会战”拉开序幕。张自忠作为第33集团军总司令,决定亲自率军东渡襄河抗击日寇。

临行前,张自忠亲笔昭告各部队、各将领:

“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至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

这番话即使放在今天也让人热血沸腾,热泪盈眶。

随后,张自忠率领2000余人东渡襄河与日军进行了数十次的厮杀,日军伤亡惨重。后来,由于蒋介石收到了假情报,对局势进行了错误的判断,日军大规模进攻时,我方主力未能及时躲避。

张自忠殉国后,日军飞机在葬礼上空盘旋了3圈,未投一弹离去

更不幸的是,张自忠的电报密码被日军破译,日军对我军部署了如指掌,5月14日,张自忠与大量日军迎头碰上。15日,张自忠的部队减员至1500人,被6000余人的日军包围在沟沿里村。

敌我力量极其悬殊,张自忠与战士们奋力抵抗到次日下午,期间日军发起了9次冲锋,我军顽强坚守直至最后一人,观察到我军阵地上已经没了大动静,日军对其喊话:缴枪不杀,速速投降,留你一条性命。

张自忠愤怒地端起机枪对着日军进行了一阵扫射,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日军见劝降无果,便迅速地冲上了阵地将张自忠包围,5月16日下午4时,张自忠被冲到面前的日军刺杀,以身殉国。

日军核实了张自忠的遗体,他身上共有8处伤口,其中炮弹伤2处,刺刀伤1处,枪弹伤5处。面对如此令人佩服的对手,日军对他产生了崇高的敬意。随后用了上好的棺木为他入殓,并下令全军行礼,停止空袭一日。

得知张自忠殉国后,38师师长黄维刚带领敢死队,拼死抢回了张自忠的遗骸。28日早上,国民政府为张自忠颁发了“荣字第一号”荣哀状,下午蒋介石等政府要员为张自忠举行了隆重的祭奠仪式。他的夫人李敏慧也因此绝食自杀,随张自忠而去。

张自忠殉国后,日军飞机在葬礼上空盘旋了3圈,未投一弹离去

黄维刚

1982年4月16日,张自忠被追认为革命烈士。2009年9月10日,张自忠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张自忠将军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他的精神永远鼓舞着我们,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