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黄炎培与中国百年职业教育

光明日报记者 苏伟 张春磊 刘春磊一直

回顾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一百年的发展,我们应该从黄彦培先生开始。他毕生致力于职业教育的倡导、研究、试验和推广,在对职业教育理论和职业教育实践的长期探索中,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体系。

早在1914年,黄炎培就以记者的身份,到安徽、江苏、浙江省考察当地教育情况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后来,他前往美国、日本、菲律宾等国家访问。

在考察中,黄炎培认为,中国老教育的弊端在于教育与职业的分离,学校与社会的脱节。他立志以国家的兴衰为己任,投身教育事业,唤起人民群众,倡导教育与职业相结合的新型教育形式。

从国内外教育考察回来后,黄炎培对所查资料进行了详细的整理和调研,为人才培养的原则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他认为,职业教育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并广泛宣传其职业教育理念和理论,得到了各地有识之士的广泛认可和支持。

1917年5月6日,黄炎培与蔡元培、梁启超、张伟等48人一起,在上海成立了中国职业教育协会。中国职业教育协会对国内外的教育、经济和社会情绪进行广泛调查,开展职业教育实践。1918年5月15日,黄炎培等爱国人士在中国职业教育协会创建的基础上,开创了中国现代第一个如此"事业"两个字的名字,被誉为当时"最具实验性的学校"——中国职业学校(现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从而开创了中国现代职业学校教育的百年历程。

中国职业学校从一开始只设立了铁艺、木工、纽扣三个板块,逐步形成了机械、民商三门类,培养了一大批实用型人才,为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为解决民生问题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爱国主义和奉献精神是中国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首要基本含义。在上海抗日战争期间,师生们募集资金,捐款捐献。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迁往重庆,培养了一大批上战前线的年轻爱国者。学校的优秀校友,蒋竹轩(蒋杰)、徐晓轩、彭立仁等,都是史册上的革命烈士。

1952年,黄炎培出任国务委员会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在"民办制"方针的指导下,中国职业学校正式转入轻工业部。1960年,学校迁至南京,更名为南京机电学校。1999年,学校升格为职业学院,更名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9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成为国内首所公立本科职业学院。2020年6月更名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从中国职业教育协会到中国职业学校,黄炎培一直致力于倡导、研究、试验和推广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的长期理论探索和职业教育实践中,形成了更加完整的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体系。"让失业者有工作,让失业者快乐"的职业教学理想,"手脑,手无所不能"的学校理念,"敬业的音乐组,责任后"的培训方针,"一个实事,一学"的教学方法,"人格与铁的金德育标准","尊重个性,择优教学"的教学原则,"实事求是,实事求是"的职业道德标准, 与"与时俱进,努力创新"的价值取向,共同构成了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精髓。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职业教育协会成立100周年的贺信中强调,在新形势下,中国职业教育协会要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基于自身的特点和优势。

作为中国百年职业教育的奠基人,黄炎培在长期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发展职业教育的思想思想,依然闪烁着灿烂而睿智的思想之光,对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启迪作用, 也为广大职业院校办学实践提供了重要指导。

光明日报(2021年10月18日,第7版)

来源:Guangming.com-光明日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