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美国教授杜威,胡适和蒋梦麟的老师,却只喜欢蒋梦麟,不喜欢胡适

作者:灵枫历史阁

小和尚河边洗手,救“蚂蚁”于大河之中的故事,我们自小听说。可那终究是故事,现实中的人,谁不是忙忙碌碌,哪有功夫低下头来观察一只蚂蚁。

不过,民国时期,几个才子相约出游,他们便观察了如蝼蚁一般的生物——屎壳郎。

他们津津有味之际,还悟出了人生哲理。

美国教授杜威,胡适和蒋梦麟的老师,却只喜欢蒋梦麟,不喜欢胡适

一、师生三人,观察屎壳郎

这一天,胡适、蒋梦麟与杜威在北京的西山游玩。

杜威是美国教授,刚好是胡适与蒋梦麟的老师,来到中国,自是要好好感受风光。

只不过,三个学究的脑袋终究与一般人不同。

美国教授杜威,胡适和蒋梦麟的老师,却只喜欢蒋梦麟,不喜欢胡适

别人关注的,是美好风光,是游人发生的趣事,可偏偏这三个人却驻足在一个山坡面前。不知内里的人,或许会以为他们在沉思,在讨论问题,可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他们是在看一颗“屎壳郎”。

在开放的山坡上,出现屎壳郎本身就是一件奇事,而这样三个大男人,观察屎壳郎便更是奇事一桩。

不过,他们三人的观察,并非毫无缘由,而是屎壳郎的表现,太过“优秀”。

此时的屎壳郎,正在拼尽全力推一颗小泥团。

美国教授杜威,胡适和蒋梦麟的老师,却只喜欢蒋梦麟,不喜欢胡适

每一次,它将泥团往上推一点,自己就会往后倾斜一些,等到泥团最接近顶上时,这屎壳郎便会和泥团一同落下。

可即便如此,屎壳郎一直不放弃,先用前腿再用后腿,最后采用边腿。

周而复始,一直失败,它便一直继续,重头来过。

看了好一会,胡适与蒋梦麟不禁感叹,这颗屎壳郎太有毅力,非常人所能比。

美国教授杜威,胡适和蒋梦麟的老师,却只喜欢蒋梦麟,不喜欢胡适

听到这句话,杜威笑一笑,说道:

“它的毅力固然可嘉,它的愚蠢实在可怜。”

生而为人,总会遇到失败,需要不抛弃不放弃的毅力,但同时也需要正确的方法与道路。若一直的努力,只是劳而无功,岂不可惜。

二、不识千里马,博士学位成谜

其实,胡适与蒋梦麟,虽然都是杜威的学生,但一个是手心,一个是手背。

胡适是清末时期,庚子赔款的官费生,早些年在康奈尔大学就读,后来才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在美国留学期间,杜威的名气十分响亮,胡适慕名而来,成为他的学生。

美国教授杜威,胡适和蒋梦麟的老师,却只喜欢蒋梦麟,不喜欢胡适

一开始,胡适觉得杜威不善言辞,讲课太慢,所谓的名教授,似乎也不过如此。可随着课程越上越多,胡适渐渐发现,杜威虽然说话慢,但十分精确,每个词语都经过斟酌。

若将杜威上课的语言,稍加整理,就能够成为一篇用词严谨的文章。

这样的老师,谁能不爱?

胡适也自此倍加推崇杜威,一有时间便要去听他的课,甚至还经常不请自来参加座谈会。

美国教授杜威,胡适和蒋梦麟的老师,却只喜欢蒋梦麟,不喜欢胡适

只不过,胡适喜欢杜威,杜威却没能对胡适另眼相看,不过当他一普通学生而已。

为此,胡适在日记中,还埋怨其“不识千里马”。

博士毕业那年,胡适的论文在答辩中被标为“大修通过”,随后他便回国了。

至于胡适是否顺利拿到博士学位,就不得而知了。

美国教授杜威,胡适和蒋梦麟的老师,却只喜欢蒋梦麟,不喜欢胡适

后来,胡适成为校长之后,有心人将此事翻出来,称他是个“假博士”。尽管事情闹得沸沸扬扬,胡适也没有太多声明,只谴责无事生非。

至于强有力的自证证据,胡适更是没能拿出来。

于是,胡适的“博士”之位,也就成了很多人心中的疑惑。

美国教授杜威,胡适和蒋梦麟的老师,却只喜欢蒋梦麟,不喜欢胡适

三、同窗之谊,跳窗证婚

相比胡适,蒋梦麟就幸运许多,他受到了杜威的青睐。

在哥伦比亚期间,蒋梦麟同时就读哲学与教育学,深得杜威真传。

都说,学生之间有情谊,更有竞争。

美国教授杜威,胡适和蒋梦麟的老师,却只喜欢蒋梦麟,不喜欢胡适

一个不受杜威待见,一个深受杜威喜欢,按照常理来说,胡适与蒋梦麟的关系自然不太好。可事实却恰恰相反,他们二人关系甚笃,胡适还曾为了蒋梦麟,得罪妻子江冬秀。

当时,蒋梦麟与胡适,同在北京大学就任。因为工作原因,蒋梦麟将家中原配妻子与子女都留在老家,孤身住在北京。

美国教授杜威,胡适和蒋梦麟的老师,却只喜欢蒋梦麟,不喜欢胡适

就在这时候,他与好友的遗孀陶曾谷的情感不断升温,逐步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

为人师表,蒋梦麟的做法并不合适。可是,情感往往不受控制。即便阻力重重,他也坚持结婚。

为了能给陶曾谷面子,他特意请来胡适给自己证婚。

美国教授杜威,胡适和蒋梦麟的老师,却只喜欢蒋梦麟,不喜欢胡适

虽然蒋梦麟的这次结婚并不光彩,但毕竟是同窗兼同时,胡适满口答应

临到婚礼那天,江冬秀把家门一锁,偏不许胡适去参加那场“忘恩负义”的婚礼。无奈之下,胡适为了履行诺言,最终偷偷跳窗参加婚礼。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