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上饶特色小吃——铅山灯盏馃

灯盏馃是江西省铅山县独有的一种特色小吃,它是用大米等原材料经过浸、磨、煮、煎、揉、蒸等一道道工序制作而成,由于成品形似“灯盏”,故而得名“灯盏馃”。铅山“灯盏馃”自明朝嘉靖年间传于世,至今400余年历史。灯盏馃亦于清明、冬至之日做,含祭祀先人之意,犹企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之福。时至今日,数百年已过,灯盏习俗熄火相传,成铅山特色。此外,异乡客人到铅山,任何宾馆酒店都为您准备了这样美味的小吃。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铅山“灯盏馃”的制作技艺。

上饶特色小吃——铅山灯盏馃

灯盏馃材料准备

1、主料:大米、香菇、豆芽、笋、青豆、萝卜、地瓜、墨鱼、虾米、猪肉。

2、配料:食用油、加碘盐、味精、酱油、辣椒、葱、香菜。

3、其他用料:石灰或食用碱、水。

4、所需工具:磨(机械磨)、水桶、盆子、锅、锅铲、灶、木柴、蒸笼、砧板、菜刀、竹筛。

5、用料说明:主料中大米是必备的,其他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往往有时买不到或由于季节、地域的关系没有,也不必全都准备,有猪肉等部分即可;配料中的材料也由个人喜好而定,常用的油盐味精是不可少的。

二、灯盏馃制作灯盏馃皮

<b>1.</b>取晚稻大米2斤。因为晚米质地酥软,品味更佳。

2.用水清洗大米2-3遍,同时用小盆子装上干净的石灰水,除去石灰渣,把大米浸入石灰水中,让大米发涨变软,便于磨米。浸米时间为2-3小时,时间长了大米中水溶性维生素和无机盐会损失,不利于营养吸收。

3.把浸好的米掏出来,大米会变成淡黄色,这是发生了化学反应,属正常现象。把米放在石磨或磨米机器上磨,加上适量的水,米就变成了米浆、馃浆。

4.洗好锅以后,点燃柴火,锅里放2两食用油,等油开始冒烟时,倒入馃浆,放少许盐,随后用锅铲一直搅动馃浆,防止馃浆因贴近锅底而烧焦。经过煮、煎、熬等过程,馃浆逐渐成团状,用锅铲推压生馃,多次反复进行,十分钟后,此时火势要小一些,火力要均匀,尽量把生馃放在锅中翻滚成球状,这样一方面使受热均衡,另一方面容易搅动。

5.生馃盛上来放到砧板上,开始准备“做馃”,手上搽一点食用油,使得馃不至于粘手,先把馃不断地揉合,压紧,成球体状;然后取出部分揉成圆柱体即条状,把馃一个个用手捏好,每个大小如乒乓球一般或稍大一些。

6.把像乒乓球大小的一个个生馃放在手上不停地揉合,揉实,形状像球体,接着双手摊开握着馃,大拇指在上,其余指头在下,指头一边转动生馃一边持续地用力压,成型后形状像旧时代的灯盏,外面是半球型的,中间是空的,把其他的都按照同样的方法做,然后放在竹筛上冷却。

灯盏馃制作灯盏馃馅料

<b>1.</b>将馅料清洗干净,用菜刀把它们分类切碎,同时灶里开始烧火,放上新鲜的猪肉,熬油。

2.把分类切碎好的馅料一样样放到锅里炒熟,炒的时候放猪油、盐、酱油、味精。放馅料时一般先放萝卜、青豆等,再放虾米、墨鱼,由于需要的火候不同,而放入炒的顺序也不同,随后搅拌在一起,让它们同时炒熟,盛上来,放在盆子里。

灯盏馃蒸灯盏馃过程

<b>1.</b>把锅洗干净,倒入水,放上蒸笼在锅内,蒸笼也可用其他竹制品替代。首先把灯盏馃皮一个个放在蒸笼上摆好,再把熟的馅料一勺一勺填入其中,当灯盏馃皮的第一层填满馅料时,还可以在空隙处再放馃皮,这样一锅大概就可以蒸2-3层的灯盏馃。

上饶特色小吃——铅山灯盏馃

2.盖好锅盖,为了防止热量散去,常用湿布料围住锅沿边。开始蒸的时候,火候可以很大,注意是水蒸汽蒸馃,下面的水要适量,不要碰到馃皮,经过约15-20分钟,可以掀开锅盖,尝尝味道如何,没有熟就再加把火,熟了的灯盏馃色泽鲜嫩,略显淡黄色。

灯盏馃品尝灯盏馃

灯盏馃熟了以后,一般用筷子一个个夹上来,放在碗里,如果用勺子会把馅料舀得不匀称、不美观。

品尝灯盏馃前,在碗里的馃上面放上猪肉油、酱油等,还可以放干辣椒、葱等佐料。

上饶特色小吃——铅山灯盏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