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独家 | 同仁堂搅局凉茶业

凉茶市场,已被加多宝、王老吉竖起了厚厚的壁垒,十多家意欲进军该市场的药企都倒在了壁垒前面。经过多年酝酿,同仁堂推出黄罐凉茶欲分一杯羹,尚不知这个百年品牌的力量是否足够攻城掠寨。

3月22日成都糖酒会上,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仁堂”)正式发布旗下凉茶和玛咖乌龙茶,并邀请影视明星高圆圆现场助阵。

独家 | 同仁堂搅局凉茶业

两款茶饮视觉设计上,与同仁堂御医品牌形象保持了非常一致的调性,同仁堂凉茶选择了黄罐,玛卡乌龙茶选择了黑底金字罐,也区别于市场上凉茶巨头的红罐和金罐。价格方面,黄罐凉茶售价5.5元,玛卡乌龙茶售价8.5元,远高于加多宝、王老吉平均每罐3.5元的价格。

面对济济一堂来自全国各地的经销商,同仁堂给出各种优惠政策。截止糖酒会结束,同仁堂公布数据显示,两款茶饮首批订单总金额达3亿元。

市场空间看似很大

对于首次涉足快消品市场的同仁堂,首批订单金额算得上开门红。但接下来怎样走向市场,走进大街小巷,才是真正的挑战。

凉茶市场的格局早已成形。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最近公布的《2015年度饮料行业整体运行报告》显示,2015年凉茶市场销售收入突破500亿元,同比增长10.6%,位居饮料行业第四大品类;其中,加多宝以52.1%的市场份额夺得头牌,王老吉居第二。而据中国商业联合会数据显示,2014年王老吉市场份额为40.7%,加多宝为37.4%。

独家 | 同仁堂搅局凉茶业

凉茶行业加多宝和王老吉两寡头竞争的格局至今无改变,市场进入门槛高筑。“从品牌角度讲,任何一个品类的产品,只要有两个品牌垄断了市场,如加多宝和王老吉,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肯德基和麦当劳,伊利和蒙牛,那么双寡头以外的产品就很难拥有更大的市场份额。”曾任职汇源、娃哈哈的快消品营销专家肖竹青认为,就凉茶产品来说,现在再创立一个新的品牌,无论是市场、广告投入,还是消费者互动、品牌记忆等元素,都很难赶超加多宝和王老吉。

独家 | 同仁堂搅局凉茶业

但这个市场的规模很大、毛利率很高、产品比较单一,看起来可进入的空间很大。如此诱人的一块肥肉,谁不想尝尝呢?更何况,同仁堂这几年的日子也并不舒坦——在国家反腐的宏观背景之下,其此前占主导性份额的虫草、燕窝、海参等滋补养生类产品,销售都受到了影响。而进军凉茶行业, 同仁堂在技术上无任何障碍。

倒下十多个同行

作为药企,同仁堂转型升级不是个案,它也不是第一个进入凉茶市场的搅局者。

2015年4月,以经营麻醉药、安全套、情趣用品等为主的人福医药推出清慕三花凉茶。其最初的雄心是,计划三年投资3亿元,以期达到10亿元实现盈亏平衡。但清慕三花凉茶上市后,销售状况并不理想,销售人员披露,“受限于市场销售局面还未打开,目前量还不多”。

独家 | 同仁堂搅局凉茶业

3月29日,人福医药表示,目前清慕三花凉茶还在培育期,公司会根据销售情况再推进布局,现有投入并不大。一改最初的高调,似乎是在逐渐淡化这一业务。

无独有偶,曾经放言要做凉茶业第一大品牌的香雪制药“上清饮”也陷入停产传闻。香雪制药从2007年开始推广上清饮,然而通过业绩报表可以发现,截至2010年6月,3年半的时间内,上清饮共亏损2670万元。

独家 | 同仁堂搅局凉茶业

的年销售量从2007年的1396.67万罐跌至2009年的332.19万罐,两年时间里销售收入萎缩21%。香雪制药2010年年报显示,饮料(含凉茶)营业收入为2600万元,占主营业务总收入的5.3%,与招股说明书中的主营业务之一是凉茶的说法严重不符。

业内人士认为,上清饮在凉茶行业没有占得一席之地的原因是,经营团队并没有根据上清饮的特点来定位其品牌的发展之路,营销策略失当的情况。

香雪制药销售部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称,上清饮还在生产和销售,但是目前做团购,也当做赠品送给客户。

此外,近年来曾相继试水凉茶业务的医药公司至少十几家,其中不乏广药集团、云南白药、白云山、华润三九、太极集团等大品牌药企,但大部分凉茶品牌都只是昙花一现。

同仁堂的底气

走在“前车们”走过的路上,同仁堂凉茶的自信源于哪里?

同仁堂健康副总经理张宏表示,同仁堂凉茶有百年老字号的品牌背书,不是要做搅局者,而是要将这个市场做大,从前期的试运营来看,经销商也是认可的。北京浩嘉维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琳说,作为经销商,的确看中的是同仁堂的品牌效应,虽然凉茶已经双雄并立,但老字号品牌现在进入凉茶市场恰逢其时,成功率很大。

独家 | 同仁堂搅局凉茶业

同仁堂号称凉茶延续了其百年制作工艺——同仁堂凉茶的含糖量远远低于市场上的同类产品,其总黄酮含量每100ml达到46mg,远高于市场上的同类产品,含糖量仅为同类产品的一半,并且无添加剂。

独家 | 同仁堂搅局凉茶业

快消品销售中最为关键的是渠道,同仁堂也有其优势。目前同仁堂在全国拥有一千八百多家终端零售店铺,六十余家旗舰专卖店。同时,同仁堂还在京东、一号店、天猫、淘宝、好药师等众多第三方平台入驻。“这是我们坚实的后盾。”同仁堂健康第三方渠道事业部推广总监张丽萍说,开拓第三方渠道是本次新品发布的重点之一,他们的渠道策略是先以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作为样板市场,计划今年把北京和华北地区全部铺设完成。第二步再向其他地区拓展,商超和餐饮渠道在计划中会占到70%左右。

如何夹缝中求生?

即便如此,业界对同仁堂涉足凉茶行业依然存在“不好听”的声音。“短期看,同仁堂凉茶取得阶段性成果比较容易。但从长远来看,同仁堂凉茶还要受到市场检验。”北京志起未来咨询营销集团董事长李志起说。

“同仁堂做凉茶成功的可能性很低。”肖竹青则直接表示,做凉茶如今已经有门槛了,第一门槛就是团队,加多宝在全国每个省有超过1000多人的营销团队,而同仁堂健康不具备这样的团队。

独家 | 同仁堂搅局凉茶业

目前,加多宝和王老吉还在不断为这个行业加码竞争壁垒。加多宝的营销水准一直为业内所称道,其在与市场、消费者常年密切接触中,对如何调动公众情感共鸣可谓是游刃有余。王老吉在渠道深耕上则另辟蹊径,3月16日,它与重庆火锅产业集团正式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使重庆火锅产业集团旗下约3000家知名品牌火锅门店,预计每年消化2亿罐王老吉凉茶。

独家 | 同仁堂搅局凉茶业

同仁堂如何在夹缝求生?目前同仁堂已成立“凉茶上市作战小组”,战略主攻北方市场;并且有了事前调研、试饮的市场试水;也重金聘请了形象代言人;还与海尔合作订制了一款“数字化一体机”(外形类似自动售货机,除了售卖凉茶和玛咖,还可通过 3d 影片立体展示产品),计划投放在一二线城市的写字楼里;线上销售亦进行了广泛布局。

独家 | 同仁堂搅局凉茶业

接下来考验的是,同仁堂在战略上的定力,以及战术上的快和准。显然,朝三暮四、捉手捏脚是做不成品牌的,而产品的流转、渠道的布置、品牌的宣传就需要快与准。让消费者在第一时间在最便利的地方接触到黄罐凉茶、买到黄罐凉茶,就是同仁堂的胜利。

欢 迎 订 购

《中国职业经理人》

职业化经营管理者首席读本

微信号:capm-m

价格:20.00¥

国内统一刊号:cn50-1185/f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8160

邮发代号:78-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