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女子误入偏远小镇,暴露人性之不堪,看完电影《狗镇》我沉默了一个揭开人性底线的故事纯靠心中的道德束缚,人性到底是黑是白?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深度解读人性

作者:青芒读历史

《狗镇》,这是一部关于人性的电影,出自著名导演拉斯·冯·提尔。一个年轻的美貌女子格蕾丝,逃亡到一个闭塞的偏远小镇。她身怀一个性命攸关的秘密,这个秘密不能被泄露出去,否则她就会遇到大麻烦。然而,镇民不久就知道了她的秘密,为了继续留在小镇上,也为了让镇民们继续帮她保守秘密,格蕾丝被迫答应镇民各种无理、乃至下流的要求.到最后,得寸进尺的男人们,轮流对她做出了更加出格的行为。

女子误入偏远小镇,暴露人性之不堪,看完电影《狗镇》我沉默了一个揭开人性底线的故事纯靠心中的道德束缚,人性到底是黑是白?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深度解读人性

一个遥远闭塞的农村小镇,叫做道格维尔镇,贫穷落后,几乎与世隔绝,极少有外人进来。一天,有一个年轻漂亮的少女格蕾丝,误闯入这个小镇,她无依无靠,饥寒交加。这个小镇的作家汤姆,一下子被格蕾丝的美貌吸引了。他自告奋勇,恳求镇上的民众收留格蕾丝。

作为交换,格蕾丝答应帮镇民们做些农活和家务,换取生活的物资和住所。格蕾丝的美貌,惊艳了小镇所有人,娇艳的脸蛋,苗条的身材,肌肤如雪。镇民从未见过如此美的女子,相比之下,小镇妇女们的容貌感觉一下子暗淡了许多。

在小镇干活的时候,格蕾丝勤奋、能干,还善解人意,小镇居民开始接纳格蕾丝,同时还会因为让她做了太多杂活而感到有一丝内疚和感激。

格蕾丝感激自己来到了一个世外桃源,这里的人淳朴、好客,与人为善,她打算在这里终老。

女子误入偏远小镇,暴露人性之不堪,看完电影《狗镇》我沉默了一个揭开人性底线的故事纯靠心中的道德束缚,人性到底是黑是白?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深度解读人性

不久,小镇突然出现了一份通缉令,镇民们一看,发现格蕾丝竟然是警察要抓捕的人。不过面对调查,全镇民众都说没有见过格蕾丝这个人。警察询问无果,便离开了小镇。

在这之后,镇民的心态发生微妙的变化,他们认为自己在冒着极大的风险收留格蕾丝,所以格蕾丝应该付出更多。

一开始,镇民把更多重活、杂活派给了格蕾丝,并且再没有一丝内疚和客套,格蕾丝接受了。

然后,有胆子大的镇民,开始偷偷摸格蕾丝的大腿,格蕾丝妥协了,她不敢声张。

再后来,一个镇民查克,看准了了格蕾丝的隐忍,闯入了她的房间,以暴露她的身份作为威胁,玷污了她的身体。

女子误入偏远小镇,暴露人性之不堪,看完电影《狗镇》我沉默了一个揭开人性底线的故事纯靠心中的道德束缚,人性到底是黑是白?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深度解读人性

最后,镇上的男人们,纷纷模仿查克的行径,格蕾丝陷入万劫不复之地。更令人气愤的是,镇上的妇女纷纷认为,这一切,都是因为格蕾丝的勾引,似乎长得好看,是格蕾丝的原罪。

《狗镇》这部电影,无疑是试探人性之下限的深刻之作。笔者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格蕾丝刚来到小镇时,镇民对她彬彬有礼,而一知道格蕾丝的”秘密“之后,却马上开始作恶呢?

是因为他们抓住了格蕾丝的”软肋“吗?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从电影的叙事背景说起。

电影把叙事背景定格在一个偏远闭塞的小镇,这里与世隔绝,法治精神的影响微乎其微。这里的镇民有一套自己的生活习俗,对于大事的决策,他们会直接聚集在教堂前,投票决定,少数服从多数。所以,我们可以认为,这个封闭小镇其实是一个”法外之地“,镇民们为人处事,全靠模糊的道德感。

那么,纯靠心中的道德束缚,人性到底是黑是白?电影显然给出了令人绝望的答案。

女子误入偏远小镇,暴露人性之不堪,看完电影《狗镇》我沉默了一个揭开人性底线的故事纯靠心中的道德束缚,人性到底是黑是白?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深度解读人性

镇民们一点点试探格蕾丝的底线,最后把格蕾丝当成了发泄欲望的奴隶。

镇民们的”恶“,有两点令人发指之处:

一是他们认为,这是收留格蕾丝所应得的”回报“,如果没有他们的包庇,格蕾丝早被抓走了。

二是他们认为自己对格蕾丝所作的”恶“,不算是恶,因为大家都这么干,三人成众,群体行为,稀释了个体的负罪感。

《狗镇》这部电影,是一次关于人性的实验。实验的结果令人沮丧:人性深处的脏,远超我们的想象。

女子误入偏远小镇,暴露人性之不堪,看完电影《狗镇》我沉默了一个揭开人性底线的故事纯靠心中的道德束缚,人性到底是黑是白?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深度解读人性

很多人不是善良,他们只是没有条件作恶的失败者。

道格维尔镇的镇民们,正是如此。他们贫苦落后,一穷二白,相貌平庸,令人提不起兴趣,互相之间没有诱惑的吸引,也就没有作恶的动机。美艳的格蕾丝闯入小镇之后,镇民们感受到了诱惑的滋味,但他们一开始相当克制,因为他们知道,一旦冒犯格蕾丝就是触犯法律,这意味着惩罚。当他们得知格蕾丝原来是通缉犯时,欲望之火立刻被点燃,因为镇民们开始知道,就算侵犯了格蕾丝,她也不敢声张,所以不用担心对她作恶后受到惩罚。

当作恶没有后果时,某些人的真实面目,马上就凶相毕露。

我们不可否认,这个世界上依然有很多人性的光辉。但另一方面,人性之中,难免有“恶”的成分,这是178分钟的《狗镇》告诉我们的真相。

张爱玲也曾说过,我相信人,但从不相信人性。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性之恶的根本原因是——欲望。

戴维·巴斯的著作《欲望的演化》告诉我们,人类有两项基础大欲:生存和繁衍(性),这是深植于人类基因链条的指令。

女子误入偏远小镇,暴露人性之不堪,看完电影《狗镇》我沉默了一个揭开人性底线的故事纯靠心中的道德束缚,人性到底是黑是白?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深度解读人性

人类的本能,总是优先满足自己的生存,然后是家人的生存,再接着是家族的生存。在古代极度饥荒的时候,为什么会出现”人吃人“的惨剧?因为保证自己生存,是欲望发出的最高指令。为了自己的生存和繁衍,人在极端情况下是会不择手段的。

在快饿死时候,人性和狼性可能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填饱肚子显然比保持善良更紧迫。

那为什么现代文明社会,大多数人看起来善良,或者至少不会作恶呢?

那是因为作恶的严重后果,让他们无法承受:作恶一旦触犯法律,轻则数年牢狱之灾,重则以命换命。

女子误入偏远小镇,暴露人性之不堪,看完电影《狗镇》我沉默了一个揭开人性底线的故事纯靠心中的道德束缚,人性到底是黑是白?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深度解读人性

大多数人,不作恶不是因为善良,而是因为害怕惩罚。真正考验一个人是否善良的方法,是看他在不用承担后果的情况下,是否依然坚守人性的底线。在《狗镇》里,女主角格蕾丝的特殊身份(逃犯),就是导演设定的一种特殊情况,镇民们认为对格蕾丝“作恶”不用承担后果。面对这样的情况,结果很冰冷,狗镇上没有一个人能继续保持善良,他们纷纷纵容自己的欲望之火,变成了面目狰狞的施害者,就连镇上高贵的作家汤姆,最终也因私欲撕下了伪善的面具,要求与格蕾丝发生关系。理由也非常冠冕堂皇:别人都可以,所以我也要。

只有法律,才能把人性这头狼,关在笼子里。

永远不要高估人性,永远不要低估欲望。

女子误入偏远小镇,暴露人性之不堪,看完电影《狗镇》我沉默了一个揭开人性底线的故事纯靠心中的道德束缚,人性到底是黑是白?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深度解读人性

与《狗镇》相似的,是黑泽明的著名小说《罗生门》,它也让我们充分领略到了:什么是人性的两面性。武士、武士的妻子、强盗和樵夫,四个人为了掩盖自己的私欲,纷纷编造谎言,说出了4个完全不同版本的”事情经过“。再次印证了一个简单的道理:有欲望的地方,就有谎言。不过,在故事的最后,也依然有人性光辉的一面:那个曾经贪婪的樵夫,看到了路边的一个弃婴,他抱起了婴儿,走向自己家门,他将给孩子一个家。

关于人性的是非善恶,也许是一个永远存在争议的话题。当然,我们相信,人性虽有两面,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它正在往光辉的那一面走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