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南北风云——如何评价刘骏(下)?刘骏之过,绯闻缠身,杀戮过重

作者:Piconderoga7

上一篇我们讲了刘骏的那些功劳,光看那些,刘骏似乎是一代明主啊?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争议呢?

南北风云——如何评价刘骏(下)?刘骏之过,绯闻缠身,杀戮过重

很多人提到刘骏,都会津津乐道于他的乱伦丑闻。传闻中的堂姐妹殷淑仪我在之前讲过了,可信度存疑。那么刘骏和他生母路太后的超级人伦丑事该怎么解释呢?这可是多部史书记载的,应该确凿无疑了。那我们就来看看这些史书怎么记载的。《魏书》中这么记载这段事“骏淫乱无度,蒸其母路氏,秽污之声,布于欧越。”但《魏书》你懂得的,立场是和刘宋完全对立的,对南朝帝王评价不高并有诋毁抹黑,从对手口中传出这种瓜可信度是有问题的。

南北风云——如何评价刘骏(下)?刘骏之过,绯闻缠身,杀戮过重

《魏书》不可靠,那《宋书》的记载应该可信了吧,尤其那句“宫掖事秘,莫能辨也”。

南北风云——如何评价刘骏(下)?刘骏之过,绯闻缠身,杀戮过重

这下没得洗了吧!其实还是有疑点的,就是《宋书》作者沈约的身份了。沈约的父亲不是别人,正是在盱眙之战中让拓跋焘吃苦头的沈璞。但沈璞还有一层身份,那就是刘劭的心腹,他拥立刘劭,抵抗刘骏,直到刘劭败亡后才投降,最终被刘骏当做刘劭同党而诛杀。沈约当时年纪尚小,逃跑成功逃过一劫,但沈约因为自幼丧父家境衰败生活贫困。可想而知,让仇人的儿子执笔史书,刘骏怎么可能有好形象。

南北风云——如何评价刘骏(下)?刘骏之过,绯闻缠身,杀戮过重

这样看来,刘骏的丑闻似乎很难经得起推敲,那他其他为人所诟病的地方是不是也是被人诽谤呢?

南北风云——如何评价刘骏(下)?刘骏之过,绯闻缠身,杀戮过重

作为刘义隆并不受宠的那个儿子,刘骏从小在外坐镇,这种情况下性格自然是有影响的,没啥安全感也是极为正常的。然后因为父亲被兄长所杀,刘骏意外登上了皇位。这个皇位虽好,是否坐得久就另当别论了。所以在刘骏眼中,宗室更得提防,杀戮有时就成了一个极好的手段。

南北风云——如何评价刘骏(下)?刘骏之过,绯闻缠身,杀戮过重

从起兵讨伐刘劭开始到驾崩离世,刘宋宗族先后有,刘劭、刘濬、刘铄、刘义宣、刘浑、刘诞和刘休茂。这其中刘劭、刘濬死有余辜,刘义宣之死也可看做是北府军力和刘骏新生的雍州集团的博弈,也情有可原的话,那么剩下几人则基本都是因为刘骏的猜忌被杀或起兵导致被杀,这一点刘骏完全没得洗。

南北风云——如何评价刘骏(下)?刘骏之过,绯闻缠身,杀戮过重

典签制度在刘骏手里发扬光大,更多也是为了提防宗室。即便是刘骏活着的兄弟,也基本都处在监视中,除了七弟建平王刘宏受到重用,其他基本都不被信任和重用,更是没有镇边的任命。出发点是好的,但矫枉过正后,对宗室过多的猜忌,也为刘宋之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南北风云——如何评价刘骏(下)?刘骏之过,绯闻缠身,杀戮过重

事实上,刘骏的杀戮不仅仅只是针对宗室。王僧达、颜竣、沈怀文等也都没逃脱被刘骏诛杀的命运,虽然说这些人有些出自门阀士族,颇有些恃才傲物,但他们和刘骏关系好时也是位极人臣,一朝不得刘骏心意后就是被贬被杀,也是令人唏嘘的。

南北风云——如何评价刘骏(下)?刘骏之过,绯闻缠身,杀戮过重

如果说上面这些还有种种借口可以解释,那么平定刘诞后下令屠城则是将刘骏的残忍暴露无遗,刘骏命沈庆之将广陵军民悉数斩杀。好在沈庆之心有不忍,上疏力谏。刘骏这才将命令改为将城中女子全部犒赏军士,身高不足五尺的男子予以赦免,但其余依旧悉数处死。死者多达数千人,尸体尽被堆作京观。

南北风云——如何评价刘骏(下)?刘骏之过,绯闻缠身,杀戮过重

到了刘骏统治的晚年,刘骏又居傲自满,大兴土木,扩建宫室,奢华之际,到了大明六年(公元462年),更是毁掉刘裕住过的屋子,兴建了玉烛殿,并且自以为名士派头,瞧不起没文化的祖父。此外好酒奢靡、贪财好利,和进京刺史们一块儿赌博,限令他们进献贡奉,直到把他们的钱赢光才停止,当然刺史们不可能凭白被宰,这笔钱就转嫁到百姓身上。

南北风云——如何评价刘骏(下)?刘骏之过,绯闻缠身,杀戮过重

事实上,刘骏对待群臣也是颇为无理,经常戏弄群臣,根据各人的相貌安排每人的外号。须多者统一称之为羊;颜师伯缺几颗牙齿,称他为“齴”;刘秀之吝啬,称为“老悭”;王玄谟是北方人,孝武帝就呼其为“老伧”。

南北风云——如何评价刘骏(下)?刘骏之过,绯闻缠身,杀戮过重

当然了以上这些比起刘骏在选接班人时的眼光相比,影响实在是小太多了,因为糟糕的眼光,直接导致了刘宋逐渐败亡。

南北风云——如何评价刘骏(下)?刘骏之过,绯闻缠身,杀戮过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