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北京“果盘子”更爱亚洲水果,销量占进口水果超6成

作者:Beiqing.com

新京报快讯(记者 陈琳)越南的龙眼、红毛丹,泰国的榴莲、菠萝蜜,巴基斯坦的芒果、土耳其的樱桃和苹果……在北京新发地,这些都是旺销的进口水果。5月15日,新京报记者走访新发地进口水果交易区,看见一辆辆大货车直接进场交易。据新发地统计,目前亚洲18个国家和地区的103种水果在市场上有售,2018年总交易量为73.6万吨,占进口水果总量的60%。

发现

商户:不到半小时开出十多张收据

走进北京新发地进口水果交易区,各式水果让人眼花缭乱。要看样品,可以直接进冷库,泰国的山竹、榴莲、龙眼,越南的红毛丹、火龙果,巴基斯坦的芒果,以色列的石榴……商户坐在冷库前开票,零星小件批发直接从库里提货,大批量走货则直接从停在交易区内的大货柜里卸货。

“我们现在一天,榴莲得走两三个货柜,一个货柜25吨。以前两三天才能卖一个货柜。热销的还有山竹、龙眼,每天的交易量都差不多。”新发地进口水果“大王”赵新文的泰和创业国际贸易公司,在进口交易区占据了极佳的位置,一个面积达几百平方米的冷库外,一排十多个车位都是他的。在与记者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有批发商前来进货。不到半个小时,商户就开出去十多张收据。

新发地:榴莲、山竹、火龙果成寻常水果

北京“果盘子”更爱亚洲水果,销量占进口水果超6成

新发地销售的进口水果,绝大部分都是亚洲水果。

“过去,榴莲在市场上一天就卖几车,现在几十车都供不应求。”不只榴莲受到宠爱,百香果、火龙果、奇异果等一系列进口水果,在新发地越来越受欢迎。新发地农贸批发市场总经理张月琳说,随着消费者对时令水果需求的不断攀升,除日常水果的供给之外,榴莲、山竹、火龙果等进口水果,也成了消费者餐桌上的常见品种。他手中的一份数据量化了这种“受欢迎”的程度:2018年,新发地进口水果交易额近300亿元,有6.3万个货柜,进口水果交易量突破了114万吨。其中,亚洲水果总交易量为73.6万吨,占据了进口水果总量的60%。

据张月琳介绍,目前新发地市场内亚洲水果有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103种进口水果,包括香蕉、樱桃、火龙果、芒果、葡萄、榴莲和西瓜这7类产品交易额及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

电商:泰、以、新三国农产品最受欢迎

北京“果盘子”更爱亚洲水果,销量占进口水果超6成

进口水果区,工人正在包装泰国龙眼,将送到电商销售。

新发地的数据只是进口水果在北京线下的缩影,在电商渠道,这个数字仍然充满想象。从天猫数据观察,水果消费呈升级趋势。“挑遍全世界”是水果消费升级的典型现象。

据统计,中国消费者最喜欢的亚洲国家生鲜农产品中,泰国、以色列、新加坡位列前三。天猫生鲜数据显示,亚洲国家生鲜产品销量涨势明显,土耳其海参增长256%,越南百香果增长592%,泰国菠萝增长达891%。

而泰国也成为最会“玩”跨境电商的亚洲国家,2018年跨境商品同比增长125%,榴莲干、芒果干、大米等都是网上热销产品。

讲述

新发地在东南亚8国建了农产品基地

北京“果盘子”更爱亚洲水果,销量占进口水果超6成

新发地市场每年有来自42个国家和地区的进口水果,其中有18个亚洲国家和地区的103种进口水果,极大地丰富了首都消费者的果盘子。

张月琳介绍,随着进口农产品在京销量的逐年增长,为了降低经营成本,提高流通效率,让进口农产品以更优惠的价格进入北京市场,新发地支持商户在海外发展农产品基地。目前,已在菲律宾、越南、泰国等8个东南亚国家建立了自己的农产品基地,累计达26.9万亩,主要产品包括榴莲、香蕉、火龙果、西瓜、毛豆等。

夏天,北京市民最喜欢来一盘毛豆下酒,这些毛豆中,很多都来自缅甸。新发地“毛豆大王”谷志龙2015年前往缅甸考察毛豆种植,从缅甸独特的自然气候、生态环境,以及低廉的土地和人工成本中得到启发,2016年建100亩毛豆试验田,2018年,毛豆种植面积扩大到了一万亩。从租地、种植、采摘、分拣到运输、出关、销售、品牌都逐步走上了正轨。“国产毛豆的上市期为5月底至11月上旬,缅甸的毛豆上市期为每年的11月中旬至次年的5月下旬,刚好形成季节互补。”谷志龙说。

除了毛豆种植之外,谷志龙还试种了500亩小荷兰豆、1000亩豌豆和少量的小菠萝,他准备探索出成功经验后,将这些品种都发展到万亩级别的规模。

农产品成为中国与亚洲的纽带

农产品也成为了中国与亚洲国家交往的纽带,亚洲国家考察团近期也频繁到访北京新发地。比如,巴基斯坦出口商代表团来到新发地,推荐在巴基斯坦有着“水果之王”称号的芒果;土耳其农业部副部长携考察团一行到访新发地,专程推销土耳其的大樱桃和乳制品、鸡肉和鸡爪等农产品。

据张月琳介绍,部分东南亚和中亚国家的水果,是通过边民互市进入中国,比如中缅边境一线居住着大量的边民群众,“边民互市贸易”长期作为两国边民日常生活和经济活动的重要形式。其他大部分亚洲进口水果,都是经由国际贸易分陆运、海运、空运进入中国市场。

商户

张忠义:进口香蕉份额越来越大

北京“果盘子”更爱亚洲水果,销量占进口水果超6成

在张忠义的香蕉库里,码放的都是来自东南亚的香蕉,工作人员正在查看香蕉成熟程度。

张忠义做了20多年的香蕉生意,2011年,他带着自己的果品公司正式进驻新发地,2015年就被评上了新发地的“香蕉大王”。

张忠义的库房码放的基本上都是来自东南亚的香蕉,“越南香蕉我们每周到50条货柜,一条柜25吨。”另外,还有来自菲律宾、柬埔寨、缅甸等国家的香蕉。

据介绍,张忠义原先经营的基本都是国产香蕉,近几年,进口香蕉的份额越来越大,到了2018年,进口香蕉占到了7成。这一方面有政策优势——泰国、越南的水果进入中国免关税,另一方面,进口水果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2019年,张忠义的永信恒昌果品公司的年度工作计划之一,就是重点发展同菲律宾、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等国家相关产业的合作关系,建立优势香蕉基地产业合作和直接供应。

徐柱:在越南建起了火龙果基地

北京“果盘子”更爱亚洲水果,销量占进口水果超6成

新发地董事长张玉玺考察商户在越南的火龙果基地

来自安徽利辛县的徐柱,在北京新发地打拼了20余年,早就成了新发地的“猕猴桃大王”。但近几年,他并没有专营猕猴桃,而是“不务正业”地做起了进口水果生意。2017年,他光从东南亚进口水果,销售额就达到8个亿。

几年前,徐柱就意识到进口水果的重要性,同时也不断有利好传来。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中国从东盟进口商品基本实现零关税。2012年,更是发生了一件轰动整个中国水果行业的事件:一家泰国企业将榴莲销售到中国南方市场,四个月收获了1亿元。

进口水果的巨大商机让徐柱信心倍增。2013年,徐柱进军进口水果板块,通过对市场行情、消费需求等多方面考虑,决定启动越南火龙果板块的业务,“因为这是一个常年都有的水果,入门也相对简单。”徐柱回忆说,当时他们到广西去收购越南火龙果,一天25吨,通过陆运到北京。“也就是两天的时间,但刚开始并不是很畅销。不过市场需要培育,幸亏有了当初的坚持,这个市场才稳定并成熟发展起来。”随着火龙果生意走上正轨,徐柱在潘切市建了火龙果基地,并投资1500万元,建设了占地两万平方米的冷库生产线与加工厂房,目前,每年能销售5万余亩的火龙果,平均每天销售2-3个冷柜。

新京报记者 陈琳

编辑 吕银玲 校对 李世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