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档》一书由著名曲艺理论家、作家高玉琮先生主编,曲协主席姜昆担任顾问并亲自撰写序言。书中详细介绍了23对相声名家搭档的艺术经历和成果。内容详实生动,有很强的资料性和趣味性。
高玉琮先生曾是《今日头条》知名创作者,发表过很多相声、曲艺方面的理论和趣闻史实。我有幸结识高先生,私信、微信交流颇多,受益匪浅。高先生于去年10月24日不幸逝世,周年忌日将近,陆续转载高先生最后的大作,也算是对先生的深切怀念吧。

(本书主编高玉琮先生)
书中有关相声搭档的文章分别为演员本人或熟悉演员的业内专家执笔。本篇介绍常宝堃赵佩如两位大师的文章是由刘雷先生撰写的。
(接上期)
在常宝堃还很小的时候,赵佩如就已经在北京、天津两地有了名气,曾多次上电台说相声。而且就在几年以前,由李寿增给赵佩如量活,爷儿俩的配合那叫一个默契,很受观众的欢迎。这回自己马上就要与赵佩如合作了,常宝堃的心里除了高兴,就是和赵佩如一样,感到荣幸之至。按照党子威的要求,常宝堃和赵佩如分别说出了上述想法。
可关于二人的合作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尚未解决,就是谁来捧哏,谁来逗哏。常宝堃自从开始说相声,只在两个段子里捧过哏,即《报菜名》和《小孩语》。父亲常连安把这两个对口段子改成三个人说的群口段子,父亲来泥缝,二弟常宝霖逗哏,常宝堃捧哏。除此之外,常宝堃再没捧过哏。可赵佩如多数时候也是逗哏。这回赵佩如表示要给常宝堃捧哏,常宝堃表示不同意。结果,这就成了争执的焦点。
最后还是党子威当了裁判。他提出,两个人原来都是逗哏的,以后不可能两个人都在台上逗,没有捧的,怎么办?看段子。就像前辈“粥李豆腐张”一样,说《粥挑子》时,李德钖逗哏,张德泉捧哏;说《豆腐堂会》时,张德泉逗哏,李德钖捧哏。这个办法好!二人都表示同意。不久,党子威就写出了一篇名为《常宝堃赵佩如欲结伴献艺》的文章,在报上一经刊登,立刻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常宝堃与赵佩如的合作是在天津的曲艺园子燕乐开始的。第一次做搭档,二人表演的段子是《打灯谜》,演出效果非常好。这对搭档在当月就红遍了天津卫。当年八月,二人在天津最著名的杂耍园子小梨园演出。那时候一场曲艺综合场的演出,少说也得有十几个节目。大轴是刘宝全或骆玉笙,压轴是张寿臣和侯一尘,倒三是“荣派”单弦创始人荣剑尘,倒四就是常宝整和赵佩如。二人除了在天津最好的杂耍园子里演出,还到各家电台播音。北京不少有名气的曲艺园子也经常邀请二人前去演出。到了1940年下半年,二人的名气几乎与常宝堃的师父张寿臣并驾齐驱。当时常宝堃只有十八岁,赵佩如也刚刚二十六岁,两个人的事业可谓如日中天。
同样是在1940年,常宝堃、赵佩如仅在天津广播电台特殊电台演播的曲目就达一百多段。他们表演的段子数量多,类型也多,有贯口活、柳儿活、怯口活、绕口活,还有子母哏、一头沉等。一年里能如此多产,这在相声界可谓空前绝后。
还是在1940年,常宝堃组建了兄弟剧团。该剧团的成立还有两位功臣,一位是魔术师陈亚南,另一位就是赵佩如。剧团演出的是笑剧,艺人在表演中直接进入角色。他们还采用了诸多相声包袱的处理技法,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化。
(常宝堃赵佩如荷花女等演出《打面釭》)
后来,相声业内普遍认为,日后出现的相声剧与兄弟剧团开创的笑剧有着直接的联系。赵佩如在团里主演了《孝子》《前因后果》《前台与后台》《活僵尸》《一碗饭》等近二十部笑剧。
天津解放后,兄弟剧团又排演了《枪毙袁文会》。当年的天津人没有不知道袁文会的,他是天津的混混儿头子,也是青帮头子,还是大汉奸,可以说是欺压天津曲艺界的一大恶霸。1946年,袁文会被国民党政府以汉奸罪逮捕,1951年被人民政府执行枪决。赵佩如在《枪毙袁文会》这个戏中扮演袁文会,表演得非常成功,以至于有一次他走在大街上,被看过这部戏的观众指着鼻子大骂。对于这件事,常宝堃说:“大哥,您把袁文会演活了。咱哥儿俩天天形影不离的,连我都以为您就是袁文会了,更何况看戏的呢。再说啦,大哥您这长相、身材,跟袁文会也是八九不离十。”这句话把赵佩如逗笑了。话说赵佩如确实有几分像袁文会,但袁文会是一脸凶气,赵佩如的面相则很和善。
“常赵”组合越走越顺。当年评选天津相声界最优秀的五对艺人,亦即“五档相声”,结果常宝堃、赵佩如得票第二,仅居张寿臣、侯一尘之下。
1951年3月,第一届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总团曲艺服务大队奔赴朝鲜战场,常宝堃任第四中队队长。4月23日,常宝堃率全体队员出色地完成了慰问任务,正准备翌日返回祖国。
(常宝堃烈士在朝鲜战场为战士们表演相声)
不料想,就在那天演出结束后返回驻地的路上,突然遭遇空袭,常宝堃和弦师程树棠被弹片击中,当场牺牲。赵佩如被炸昏了过去,还被炸飞的泥土覆盖了全身。当他醒来,发现常宝堃、程树棠已经不在人世,他哭得昏天黑地,又一次昏厥了过去。
常宝和程树棠两位烈士的遗体被送回国内,天津城几万市民立于街道两侧为二人送行,送葬的队伍延绵数里,天津市市长黄敬以及廖承志、田汉等众多京津两地的文化名人也位列其中。
(常宝堃的师父张寿臣先生亲致悼词,泣不成声,)
常宝堃生前曾提出,希望把天津的曲艺艺人组织起来,成立天津最大的曲艺演出团体。他的这一愿望很快便得以实现。由常连安任团长、赵佩如任副团长的天津曲艺工作团不久后成立,这就是后来在全国都享有盛誉的天津市曲艺团的前身。
著名曲艺理论家啸峡曾说:“在中国相声史上,最值得研究,也是贡献最大的合作伙伴,首选就是常宝堃、赵佩如。”这一观点在相声界得到了普遍认同,也是大家对这对搭档的充分肯定。
(本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