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银行柜员丽丽就接待了一位大爷,来咨询自己的定期存款。
她面带微笑,耐心的给他解释了三遍,老人还是没有听清楚。是不是老人家听力不好呢?她就稍微提高了声音,不曾想老人一下子站起来就开始破口大骂,说态度太差,素质太低,怎么有本事做好服务行业。
整个大厅的客户都聚集过来,指指点点,让她有苦难言。后来还是经理出面再三道歉,丽丽也陪着笑脸低声下气,老人的气才消了。
在别人眼里,银行柜员每天按时上下班,工作轻松。实际上随时都要面对无缘无故乱发脾气的客户,像今早这样的委屈,不知经历多少了。
客户的无理取闹、工作上的繁琐让她觉得迷茫而焦虑,这真的是我想要的工作吗?
像丽丽这样的服务行业,每天和不同性格的人打交道,受委屈是难免的,时间久了,负面情绪越来越多,自然也会生出逃离的念头。
面对一份压抑不喜欢的工作,该走还是该留,是每一个职场人的困惑。
如果你刚好处在这样迷茫的时期,还没有决定要走,那么推荐你来读一读由奥田弘美和中村恒子合著的这本《人间值得》。

《人间值得》一书中写到:如果你出现类似的想法,是因为你想得太多思考得太长远的缘故。
那么,该怎么度过这段迷茫的时期呢?
一、调整心态,不要对工作抱有太高的期望。
我们的一生中,需要工作的时间实在太长了。
如果我们对工作抱有过高的期望,一旦工作不符合我们的期望,就会产生怀疑,觉得前途迷茫,对未来产生焦虑和恐惧。
小陈最近跟我说:“工作3年了,天天重复着同样的事情,现在闭着眼睛都能完成手上的工作,似乎一抬头就能看到自己十年几十年后的状态,感觉就是在混日子,我的工作到底有没有发展前途,我是该继续还是该辞职呢?”
为了改变自己心里越来越强烈的纠结,小陈决定自己尝试着来做。
先从改变自己的工作态度开始,认真负责的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慢慢试着从单调重复的工作中找到乐趣,尽力把工作做的更精细,更专业。在做表格的时候,会给表格加点小创意,让领导眼前一亮;手上的每个策划案,都会仔细的推敲每一个细节。
他发现,当他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工作中的时候,自己根本没有时间想象以后的日子,也没有了那些迷茫。
由此可见,工作中抱有太高的期望,会蒙蔽我们的双眼,让我们看不清事情的本质。如果我们调整心态,让自己不再期待,就能收获一路的惊喜。
二、工作中不要一味的在意别人的眼光。
每个人看待事情的眼光和角度不一样,我们不能事事拿自己的眼光去看待别人,自然也不能接受别人用他们的眼光要求我们。
小陈以前就很在意别人怎么看他。每天小心翼翼的迎合别人,哪怕委屈自己也不愿意对别人说不。
比如:同事经常让小陈帮忙做一些自己的工作。而小陈为了给同事们留一个好的印象,自己只好加班加点赶活,累得是自己,做出来的工作却是别人的,不做又怕同事们说他小气不肯帮忙;做好了,大家满意,做不好,还要受埋怨,只好把委屈往心里咽。
后来他觉得这样太累,决定先从自己太在意别人眼光的态度进行调整。从那以后,埋头专注于自己的工作,不去想别人怎么看,工作成绩和能力都飞速的提升,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肯定。
同事之间互相帮忙理所当然。没有时间时候要学着锻炼自己说不。不必在意别人的眼光,想要别人看得起你,就要有足够的能力超越他,否则再怎么讨好都没有用的。只有弱者,才会低头。
所以,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眼光,那些都是你职场生涯里的绊脚石,踢开它,你才能轻装上阵。
三、专注于眼前,试着把工作做好。
谁也不能保证你的下一份工作会让你喜欢,对吗?所以,专注于眼前的工作,把它尽力做好。
如果有一天遇上你喜欢的工作,相信你也有能力胜任。要知道,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同学小李一年前觉得工作无趣,纠结于是否该辞职。犹豫不决时候,朋友给他建议:先尽力做好眼前的事。
于是他努力做出改变,工作之余学习了更多专业技能和管理知识,让自己没有闲暇时间多思多想,等他学完之后,他的能力在部门已经出类拔萃,很快得到领导的赏识,现在已经升职为部门经理,高度不一样,所看待问题的眼光就不同,他现在不再纠结该不该辞职,而是把重点放在怎样做好眼前的工作上。
能遇上自己喜欢的工作最好,没遇上就尽力做好眼前的工作。不断做着,也许有一天你会发现,眼前的或许不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适合你的。
在该不该辞职这个问题上,无论你是积极心态还是消极心态,都应该告诉自己,并不是因为眼前的工作糟糕才导致自己如此,而是应该知道,是自己的工作态度,决定了工作的好坏。
如果不知道工作该走还是该留,就调整自己的心态,学会降低自己对工作的期望,尽力去做好眼前的工作,认真做好每件事,锻炼和储备好自己的能力。
尝试着抛开那些茫然的念头,努力的主动去改变自己,用心、上进、为将来做好准备,相信你会远离这份茫然,得到更多更好的选择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