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走還是留,猶豫不決,3步法教你如何正确對待工作

一大早,銀行櫃員麗麗就接待了一位大爺,來咨詢自己的定期存款。

她面帶微笑,耐心的給他解釋了三遍,老人還是沒有聽清楚。是不是老人家聽力不好呢?她就稍微提高了聲音,不曾想老人一下子站起來就開始破口大罵,說态度太差,素質太低,怎麼有本事做好服務行業。

整個大廳的客戶都聚集過來,指指點點,讓她有苦難言。後來還是經理出面再三道歉,麗麗也陪着笑臉低聲下氣,老人的氣才消了。

在别人眼裡,銀行櫃員每天按時上下班,工作輕松。實際上随時都要面對無緣無故亂發脾氣的客戶,像今早這樣的委屈,不知經曆多少了。

客戶的無理取鬧、工作上的繁瑣讓她覺得迷茫而焦慮,這真的是我想要的工作嗎?

像麗麗這樣的服務行業,每天和不同性格的人打交道,受委屈是難免的,時間久了,負面情緒越來越多,自然也會生出逃離的念頭。

面對一份壓抑不喜歡的工作,該走還是該留,是每一個職場人的困惑。

如果你剛好處在這樣迷茫的時期,還沒有決定要走,那麼推薦你來讀一讀由奧田弘美和中村恒子合著的這本《人間值得》。

走還是留,猶豫不決,3步法教你如何正确對待工作

《人間值得》一書中寫到:如果你出現類似的想法,是因為你想得太多思考得太長遠的緣故。

那麼,該怎麼度過這段迷茫的時期呢?

一、調整心态,不要對工作抱有太高的期望。

我們的一生中,需要工作的時間實在太長了。

如果我們對工作抱有過高的期望,一旦工作不符合我們的期望,就會産生懷疑,覺得前途迷茫,對未來産生焦慮和恐懼。

小陳最近跟我說:“工作3年了,天天重複着同樣的事情,現在閉着眼睛都能完成手上的工作,似乎一擡頭就能看到自己十年幾十年後的狀态,感覺就是在混日子,我的工作到底有沒有發展前途,我是該繼續還是該辭職呢?”

為了改變自己心裡越來越強烈的糾結,小陳決定自己嘗試着來做。

先從改變自己的工作态度開始,認真負責的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慢慢試着從單調重複的工作中找到樂趣,盡力把工作做的更精細,更專業。在做表格的時候,會給表格加點小創意,讓上司眼前一亮;手上的每個策劃案,都會仔細的推敲每一個細節。

他發現,當他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工作中的時候,自己根本沒有時間想象以後的日子,也沒有了那些迷茫。

由此可見,工作中抱有太高的期望,會蒙蔽我們的雙眼,讓我們看不清事情的本質。如果我們調整心态,讓自己不再期待,就能收獲一路的驚喜。

二、工作中不要一味的在意别人的眼光。

每個人看待事情的眼光和角度不一樣,我們不能事事拿自己的眼光去看待别人,自然也不能接受别人用他們的眼光要求我們。

小陳以前就很在意别人怎麼看他。每天小心翼翼的迎合别人,哪怕委屈自己也不願意對别人說不。

比如:同僚經常讓小陳幫忙做一些自己的工作。而小陳為了給同僚們留一個好的印象,自己隻好加班加點趕活,累得是自己,做出來的工作卻是别人的,不做又怕同僚們說他小氣不肯幫忙;做好了,大家滿意,做不好,還要受埋怨,隻好把委屈往心裡咽。

後來他覺得這樣太累,決定先從自己太在意别人眼光的态度進行調整。從那以後,埋頭專注于自己的工作,不去想别人怎麼看,工作成績和能力都飛速的提升,得到了上司和同僚的肯定。

同僚之間互相幫忙理所當然。沒有時間時候要學着鍛煉自己說不。不必在意别人的眼光,想要别人看得起你,就要有足夠的能力超越他,否則再怎麼讨好都沒有用的。隻有弱者,才會低頭。

是以,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眼光,那些都是你職場生涯裡的絆腳石,踢開它,你才能輕裝上陣。

三、專注于眼前,試着把工作做好。

誰也不能保證你的下一份工作會讓你喜歡,對嗎?是以,專注于眼前的工作,把它盡力做好。

如果有一天遇上你喜歡的工作,相信你也有能力勝任。要知道,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

同學小李一年前覺得工作無趣,糾結于是否該辭職。猶豫不決時候,朋友給他建議:先盡力做好眼前的事。

于是他努力做出改變,工作之餘學習了更多專業技能和管理知識,讓自己沒有閑暇時間多思多想,等他學完之後,他的能力在部門已經出類拔萃,很快得到上司的賞識,現在已經升職為部門經理,高度不一樣,所看待問題的眼光就不同,他現在不再糾結該不該辭職,而是把重點放在怎樣做好眼前的工作上。

能遇上自己喜歡的工作最好,沒遇上就盡力做好眼前的工作。不斷做着,也許有一天你會發現,眼前的或許不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适合你的。

在該不該辭職這個問題上,無論你是積極心态還是消極心态,都應該告訴自己,并不是因為眼前的工作糟糕才導緻自己如此,而是應該知道,是自己的工作态度,決定了工作的好壞。

如果不知道工作該走還是該留,就調整自己的心态,學會降低自己對工作的期望,盡力去做好眼前的工作,認真做好每件事,鍛煉和儲備好自己的能力。

嘗試着抛開那些茫然的念頭,努力的主動去改變自己,用心、上進、為将來做好準備,相信你會遠離這份茫然,得到更多更好的選擇機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