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毒家|外戚乱政:王老太用人唯亲活活整死企业

在一厂房前地上摆满了鞭炮、厂门口站着十来人,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喜庆的笑脸。很快几个年轻人拿着香烟点燃了鞭炮,噼里啪啦的响个不停,声音震耳欲聋!

这个厂子就算开业了。

老板是个三十多岁男子、常年在广东打工、时间长了、父母老了,孩子也大了就不再想外出,留下来多陪陪家人!妻子是个销售人员在本行业很有能力、就想着老公可以做自己行业的供应商。

两人就此决定开了这个厂子、妻子可以依靠多年的关系网跑销路,老公负责厂子的生产。

鞭炮声结束,一个五十多岁老太面带笑容端着糖果开始向来围观的众人散发。

老板顺手拿过一个糖看了看对岳母说:妈我昨天买的那些糖呢?拿出来发呀。

岳母走近老板低声道:那些好糖留着给自己人吃。

老板尴尬笑了下道:没必要的,买的足够多的!

岳母:那也不行。

说完走开结束这段对话

老太是老板的岳母。和老太站一起还有一个老者是岳父、一个西装笔挺的年轻人是老板的小舅子刚毕业两年也到厂里来帮忙。

很快大家就要入席吃开业饭,厂子不大有十几个工人还有不少请的客人。

老太让女婿专心陪客人自己来照顾厂里的工人。老太照顾起来果然有模有样很是热情。

很快就开始正式投入生产,由于工作比较轻松老太一家也参加工作。

老板娘姓王、娘家在偏远山区生活并不富裕起初父母在省城打工现在老公办起了厂子就把家人也安排进来。本来老板娘想把工作辞了安心做自己的生意、由于工作业绩突出老板不允许加上自己在公司不影响销售就一直上着班。 王老头负责看厂门还有采购食堂所需。 弟弟也到了厂里上班。

虽说是今 天开业不过厂里人已经在一起有段世间互相也都有了了解。有一半是老板娘家里找来的亲戚。

在酒席上老板自然要说点。简洁明了,很快进了大家酒准备离开。此时王老太站了起来略显腼腆道:我来说几句。

然后开始说了起来大意就是让大家齐心协力把厂子干好。

然后以茶带酒结束宣言。

酒足饭饱第二天开始干活、老板分配任务、此工作分白夜班、一班十二小时、分两个班长。班长上面就是厂长是老板的堂弟。

堂弟以前也是个老板可是后来生意失败在家无所事事才到厂里来原本这点小钱根本看不上可是从小就跟老板关系极好。

王老太一听表情立马变了。紧接着老板特意强调任何人在工作中都必须听从厂长的安排。王老太从侧面狠狠望向女婿然后皱褶眉头低下头,等到没人的时候问女婿为什么没有给自己儿子安排职位,女婿告诉她小王年龄还小没有经验先磨炼一段时间。

第二天王老太就把这件事情告诉女儿。女儿悄悄告诉母亲,这次办厂资金困难有好多钱都是从老公家亲戚那借的为了照顾亲戚们的情绪厂长只能让他堂弟做。

女儿最后告诉母亲会让弟弟跟着跑业务不会让他只做普通工人。母亲脸色才略微好转。

厂子一天一天在运转,白夜班24小时工作很辛苦,不过工作的天数是依靠定单量来决定。厂子第一年万事开头难,销售额有限所以每个月最多也就能工作个十来天,剩下的时间简单的装车发货就好。

休息的时间每天也就装三两车货,除去以后就剩一些杂活对于十几个工人而言很是轻松。大家相聚一堂,没事的时候打打牌聊聊天。王老太也会作为主人照顾大家的起居饮食。

经过特许王老太在人手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免去工作。

自从厂子开了起来经常会有亲戚从老家过来王老太就会高傲的留他们吃饭在‘自己’的厂子休息,告诉他们这是自己女儿的厂子当看到别人羡慕的眼神时心中别提多开心。

可是也有例外虽然每天见到厂长面带笑容可是背地里没有一句好话。

王老太内心深处早已把这个厂子当成自己家的了,而厂长只是外人。明面上王老太不能和厂长做对可是暗地里:

王老头看着大门只要有不喜欢的人敲门就会装作不知道,厂长经常晚归为此爬了几次墙头。

公用的电瓶车钥匙会被王老太藏起来,每次用你必须找她要,如果你着急很有可能就记不得放到什么地方了。

厨师是王老太的侄女,王家不吃生姜所以无论做什么菜不可以放生姜,也有人不吃辣椒还有人不吃酱油所以食堂做菜偏向自然风。

重活累活留给外人,自己亲戚都做些轻松的工作。

这些事情虽然不是和厂长正面冲突可是工人已有怨言,如此下去人心不稳。厂长想要不顾情面训斥王老太一伙可是转念一想王老太一伙身份特殊不宜大闹就把这件事情告诉老板让堂哥去解决。

老板生性内向没有一点脾气属于相信‘天下无贼’的那种。不爱说话但很是孝顺早已把妻子一家当成自己的亲人,即使是对自己的工人也从来没有训斥过何况是自己的岳母,在点到为止的责备以后幻想和睦的未来。

女婿说完以后虽然表面上王老太有所收敛却在暗地里开始打小报告厂子里只要有风吹草动立马就会传到老板耳朵里不论多小的事情。每当老板接到电话也知道有些事情自己没有必要插手可是王老太就会把电话打到女儿那在形势压迫下老板只得打电话给弟弟。

厂长接到电话说不出话来,他对自己的哥哥很是了解知道哥哥的电话只是为了应付妻子绝对没有责备自己的意思,可是看着哥哥作为老板完全没有主见什么事情都要受王老太一家干扰,王老太一家根本不利于企业发展,这次办厂哥哥借了好多钱如果失败翻身都很难,心中百感交错。

终于有一日一车货比较着急老板特意打电话给堂弟让其快点发货,当货物装的接近尾声的时候正好赶上饭点。王老太来热情招呼大家先吃饭再装车。堂弟说不行这货比较急,赶巧这个时候堂弟出门有事!

半个小时候后堂弟回来只见装车的只有几个工人王老太一伙都已经去吃饭。堂弟再也忍不住了立马跑到厨房直接就把桌子给掀了闹的十分尴尬。

老板老板娘赶紧过来处理,老板说尽好话老板娘训斥堂弟最后综合各方面事情就这么过去了。

堂弟和几个工人一起喝闷酒把心中不满一并说出:王老太一家穷的很,本来就在省城给人家看门现在女婿办厂到厂里就把厂子当成自己家的了,以前王老太没来厂子之前没地方去还住在女儿家帮忙照顾外孙可是现在来到厂子可以白吃白住白领工资哪还顾的上外孙。

酒尽过后说了好多王老太家不堪往事。

很快风声就传到王老太耳朵里对堂弟恨之入骨。

接下来王老太处处找堂弟麻烦还有故意找那些和堂弟玩的好工人的麻烦。

几个工人很是忍受不了和王老太大吵一架辞职不干。

见几个得力工人要走堂弟找到哥哥告诉他如果王老太一家再留在厂里迟早要把企业搞黄。

老板就回家找老婆商量,妻子做企业管理十来年深知其中利害关系但她也是家中长女父母辛辛苦苦把自己养大,现在能尽的孝道就是把一家人留在厂里,如果让他们离开回到偏僻的老家于心不忍,老板娘只恨自己没有能力去更好的安排家人, 相信家人只是一时不适应将来肯定会好的,最后伟大的亲情战胜了理智。

此事就以几个工人离职做完结。剩下的都是王老太家人,厂子的气氛也变得和悦起来连食堂的伙食也好了起来。

厂长努力再三结果依旧如此原本以为哥哥能拿出一家之主的样子可是未能如愿,心生去意可是就这么走了又于心不忍。

一次产品出现问题王老太传堂弟收了人家回扣造成产品不合格。为此哥哥又在王老太一家的指令下就此事跟弟弟谈话。

堂弟心灰意冷没有辩解借此机会就离开了。小王接替了厂长的位置。

现在可好所有不合的人都走了。王老太脸上整天带着笑容。

正好家里还有几个亲戚没有工作想要让他们来接替离开的工人这也是要老太早就答应好别人的事情,可是女婿告诉她厂里生意不好请不起那么多人王老太再三努力也没有成功。

接下来开工的日子只能依靠现有的几个人。王老太也没法闲着只能也参加工作由于得力工人离开,剩下的人比以前更加忙碌,王老太想休息可是条件不允许每天只能不停的抱怨。完全没想到把工人撵走自己却要顶上来辛苦工作。

祸不单行小王坐上经理的位置由于年纪轻没有此方面经验很快也就出了大纰漏,非但没能及时告诉老板反而瞒着自己解决。能力决定一切,后果不堪设想产品质量出了严重的问题需要很大的索赔。

最后坚持半年后生意越来越差。

终于企业走向终点。

老板最后还是把仅有的钱用来给工人发工资王老太是第一个领的工资。

晚上王老太问女婿她入股的几万块钱什么时候能给她。

女婿告诉她自己现在没钱等有钱了一定会给他。

女婿刚说完屋里的人集体怒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