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毒家|外戚亂政:王老太用人唯親活活整死企業

在一廠房前地上擺滿了鞭炮、廠門口站着十來人,每個人臉上都洋溢着喜慶的笑臉。很快幾個年輕人拿着香煙點燃了鞭炮,噼裡啪啦的響個不停,聲音震耳欲聾!

這個廠子就算開業了。

老闆是個三十多歲男子、常年在廣東打工、時間長了、父母老了,孩子也大了就不再想外出,留下來多陪陪家人!妻子是個銷售人員在本行業很有能力、就想着老公可以做自己行業的供應商。

兩人就此決定開了這個廠子、妻子可以依靠多年的關系網跑銷路,老公負責廠子的生産。

鞭炮聲結束,一個五十多歲老太面帶笑容端着糖果開始向來圍觀的衆人散發。

老闆順手拿過一個糖看了看對嶽母說:媽我昨天買的那些糖呢?拿出來發呀。

嶽母走近老闆低聲道:那些好糖留着給自己人吃。

老闆尴尬笑了下道:沒必要的,買的足夠多的!

嶽母:那也不行。

說完走開結束這段對話

老太是老闆的嶽母。和老太站一起還有一個老者是嶽父、一個西裝筆挺的年輕人是老闆的小舅子剛畢業兩年也到廠裡來幫忙。

很快大家就要入席吃開業飯,廠子不大有十幾個勞工還有不少請的客人。

老太讓女婿專心陪客人自己來照顧廠裡的勞工。老太照顧起來果然有模有樣很是熱情。

很快就開始正式投入生産,由于工作比較輕松老太一家也參加工作。

老闆娘姓王、娘家在偏遠山區生活并不富裕起初父母在省城打工現在老公辦起了廠子就把家人也安排進來。本來老闆娘想把工作辭了安心做自己的生意、由于工作業績突出老闆不允許加上自己在公司不影響銷售就一直上着班。 王老頭負責看廠門還有采購食堂所需。 弟弟也到了廠裡上班。

雖說是今 天開業不過廠裡人已經在一起有段世間互相也都有了了解。有一半是老闆娘家裡找來的親戚。

在酒席上老闆自然要說點。簡潔明了,很快進了大家酒準備離開。此時王老太站了起來略顯腼腆道:我來說幾句。

然後開始說了起來大意就是讓大家齊心協力把廠子幹好。

然後以茶帶酒結束宣言。

酒足飯飽第二天開始幹活、老闆配置設定任務、此工作分白夜班、一班十二小時、分兩個班長。班長上面就是廠長是老闆的堂弟。

堂弟以前也是個老闆可是後來生意失敗在家無所事事才到廠裡來原本這點小錢根本看不上可是從小就跟老闆關系極好。

王老太一聽表情立馬變了。緊接着老闆特意強調任何人在工作中都必須聽從廠長的安排。王老太從側面狠狠望向女婿然後皺褶眉頭低下頭,等到沒人的時候問女婿為什麼沒有給自己兒子安排職位,女婿告訴她小王年齡還小沒有經驗先磨煉一段時間。

第二天王老太就把這件事情告訴女兒。女兒悄悄告訴母親,這次辦廠資金困難有好多錢都是從老公家親戚那借的為了照顧親戚們的情緒廠長隻能讓他堂弟做。

女兒最後告訴母親會讓弟弟跟着跑業務不會讓他隻做普通勞工。母親臉色才略微好轉。

廠子一天一天在運轉,白夜班24小時工作很辛苦,不過工作的天數是依靠定單量來決定。廠子第一年萬事開頭難,銷售額有限是以每個月最多也就能工作個十來天,剩下的時間簡單的裝車發貨就好。

休息的時間每天也就裝三兩車貨,除去以後就剩一些雜活對于十幾個勞工而言很是輕松。大家相聚一堂,沒事的時候打打牌聊聊天。王老太也會作為主人照顧大家的起居飲食。

經過特許王老太在人手充足的情況下可以免去工作。

自從廠子開了起來經常會有親戚從老家過來王老太就會高傲的留他們吃飯在‘自己’的廠子休息,告訴他們這是自己女兒的廠子當看到别人羨慕的眼神時心中别提多開心。

可是也有例外雖然每天見到廠長面帶笑容可是背地裡沒有一句好話。

王老太内心深處早已把這個廠子當成自己家的了,而廠長隻是外人。明面上王老太不能和廠長做對可是暗地裡:

王老頭看着大門隻要有不喜歡的人敲門就會裝作不知道,廠長經常晚歸為此爬了幾次牆頭。

公用的電瓶車鑰匙會被王老太藏起來,每次用你必須找她要,如果你着急很有可能就記不得放到什麼地方了。

廚師是王老太的侄女,王家不吃生姜是以無論做什麼菜不可以放生姜,也有人不吃辣椒還有人不吃醬油是以食堂做菜偏向自然風。

重活累活留給外人,自己親戚都做些輕松的工作。

這些事情雖然不是和廠長正面沖突可是勞工已有怨言,如此下去人心不穩。廠長想要不顧情面訓斥王老太一夥可是轉念一想王老太一夥身份特殊不宜大鬧就把這件事情告訴老闆讓堂哥去解決。

老闆生性内向沒有一點脾氣屬于相信‘天下無賊’的那種。不愛說話但很是孝順早已把妻子一家當成自己的親人,即使是對自己的勞工也從來沒有訓斥過何況是自己的嶽母,在點到為止的責備以後幻想和睦的未來。

女婿說完以後雖然表面上王老太有所收斂卻在暗地裡開始打小報告廠子裡隻要有風吹草動立馬就會傳到老闆耳朵裡不論多小的事情。每當老闆接到電話也知道有些事情自己沒有必要插手可是王老太就會把電話打到女兒那在形勢壓迫下老闆隻得打電話給弟弟。

廠長接到電話說不出話來,他對自己的哥哥很是了解知道哥哥的電話隻是為了應付妻子絕對沒有責備自己的意思,可是看着哥哥作為老闆完全沒有主見什麼事情都要受王老太一家幹擾,王老太一家根本不利于企業發展,這次辦廠哥哥借了好多錢如果失敗翻身都很難,心中百感交錯。

終于有一日一車貨比較着急老闆特意打電話給堂弟讓其快點發貨,當貨物裝的接近尾聲的時候正好趕上飯點。王老太來熱情招呼大家先吃飯再裝車。堂弟說不行這貨比較急,趕巧這個時候堂弟出門有事!

半個小時候後堂弟回來隻見裝車的隻有幾個勞工王老太一夥都已經去吃飯。堂弟再也忍不住了立馬跑到廚房直接就把桌子給掀了鬧的十分尴尬。

老闆老闆娘趕緊過來處理,老闆說盡好話老闆娘訓斥堂弟最後綜合各方面事情就這麼過去了。

堂弟和幾個勞工一起喝悶酒把心中不滿一并說出:王老太一家窮的很,本來就在省城給人家看門現在女婿辦廠到廠裡就把廠子當成自己家的了,以前王老太沒來廠子之前沒地方去還住在女兒家幫忙照顧外孫可是現在來到廠子可以白吃白住白領工資哪還顧的上外孫。

酒盡過後說了好多王老太家不堪往事。

很快風聲就傳到王老太耳朵裡對堂弟恨之入骨。

接下來王老太處處找堂弟麻煩還有故意找那些和堂弟玩的好勞工的麻煩。

幾個勞工很是忍受不了和王老太大吵一架辭職不幹。

見幾個得力勞工要走堂弟找到哥哥告訴他如果王老太一家再留在廠裡遲早要把企業搞黃。

老闆就回家找老婆商量,妻子做企業管理十來年深知其中利害關系但她也是家中長女父母辛辛苦苦把自己養大,現在能盡的孝道就是把一家人留在廠裡,如果讓他們離開回到偏僻的老家于心不忍,老闆娘隻恨自己沒有能力去更好的安排家人, 相信家人隻是一時不适應将來肯定會好的,最後偉大的親情戰勝了理智。

此事就以幾個勞工離職做完結。剩下的都是王老太家人,廠子的氣氛也變得和悅起來連食堂的夥食也好了起來。

廠長努力再三結果依舊如此原本以為哥哥能拿出一家之主的樣子可是未能如願,心生去意可是就這麼走了又于心不忍。

一次産品出現問題王老太傳堂弟收了人家回扣造成産品不合格。為此哥哥又在王老太一家的指令下就此事跟弟弟談話。

堂弟心灰意冷沒有辯解借此機會就離開了。小王接替了廠長的位置。

現在可好所有不合的人都走了。王老太臉上整天帶着笑容。

正好家裡還有幾個親戚沒有工作想要讓他們來接替離開的勞工這也是要老太早就答應好别人的事情,可是女婿告訴她廠裡生意不好請不起那麼多人王老太再三努力也沒有成功。

接下來開工的日子隻能依靠現有的幾個人。王老太也沒法閑着隻能也參加工作由于得力勞工離開,剩下的人比以前更加忙碌,王老太想休息可是條件不允許每天隻能不停的抱怨。完全沒想到把勞工攆走自己卻要頂上來辛苦工作。

禍不單行小王坐上經理的位置由于年紀輕沒有此方面經驗很快也就出了大纰漏,非但沒能及時告訴老闆反而瞞着自己解決。能力決定一切,後果不堪設想産品品質出了嚴重的問題需要很大的索賠。

最後堅持半年後生意越來越差。

終于企業走向終點。

老闆最後還是把僅有的錢用來給勞工發工資王老太是第一個領的工資。

晚上王老太問女婿她入股的幾萬塊錢什麼時候能給她。

女婿告訴她自己現在沒錢等有錢了一定會給他。

女婿剛說完屋裡的人集體怒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