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智囊•上智部•迎刃卷•0197费宏胡世宁•论资排辈

作者:智囊智囊
智囊•上智部•迎刃卷•0197费宏胡世宁•论资排辈
智囊•上智部•迎刃卷•0197费宏胡世宁•论资排辈

原文

铸印局额设大使,副使各一员,食粮儒士二名。

及满,将补投考者不下数千人,请托者半之,当事者每难处分。

费宏为吏部尚书,于食粮二名外,预取听缺者四人,习字者四人,拟次第补,度可逾十数年。

由是投考及请托者皆绝迹。

土官世及,辄转展结勘,索赂土官,土官以故怨叛,轻中朝诸人。

胡公世宁令土官生子,即闻府;子弟应世及者,年且十岁,朔望或有事调集,皆携之见太守,太守为识年数状貌。父兄有故,按籍为请官于朝。土官大悦服。

[冯述评]

不唯省临时结勘之烦,且令土官从幼习太守之约束,而渐消其桀骜之气,真良策也。

译文

铸印局中的编制是设大使一名,副使各一名,食粮儒士二名。

当他们的任期届满,前来候补投考的不止数千人,有半数的人都托人情拉关系,负责的人很难处理。

当时费宏任吏部尚书,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便在食粮儒士二名之外,预取候补四名,习字四名,将来依次递补,等补完大概要等十几年。

于是再也没有人投考及请托了。

明朝时土官世袭循例须经多方审核,审核的人往往索取贿赂。土官因而怨恨叛乱,且轻视朝中的官员。

胡世宁乃下令:土官若生儿子须立即向郡府报告;而接受世袭的子弟,年满十岁之后,每逢初一、十五日或有集会时,都要带来见太守,太守为他记下年纪状貌,待父兄去世,就按他的名籍向朝廷请官。土官因而心悦诚服。

[冯评译文]

这不只省略临时审核的麻烦,而且使土官从小就习惯接受太守的约束,而逐渐消除他们暴戾不驯之气,真是好办法。

费宏,知名神童,状元,明朝首辅。他少年聪慧,有济世之才。

胡公世宁,即胡世宁,明孝宗时期的进士,为官清廉,嫉恶如仇。以前讲过的,不多说了。

费宏这个方案看上去很死板,但是实际上这个方案是最稳妥的方案。

其实现在用的还是这种方案。

关注我们

微信号 : zhinangzhinang